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夏朝,一段极其神秘,带着谜一般面纱的历史。时至今日,依旧有很多人质疑——夏朝是否真的在中国的历史上存在过?

在前人以及绝大部分今人的认知里,夏朝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坚毅如司马迁,不愿意有半点虚假的著作《史记》里就有夏朝的兴衰史。夏朝的出现在中华历史上有非常重大的建立,他是封建王朝的起源,如果没有夏朝,中国封建王朝的起源,实在是无从找起。

在夏朝出现之前,是三皇五帝时代,天下、王位的归属,都是依靠选贤举能——"禅让制"。五帝依次禅让,最后舜更是让贤与大禹,而大禹便是夏朝的开国者。

此前天下为公,举贤让能,正是此后几千年追寻的理想社会!但是从夏朝开始,大禹之后,王位继承实行家族世袭制,大禹让位给了他的儿子"启",从此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夏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统治王朝成立。而且这种封建统治制度一直延续了几千年,直到四千年后清朝灭亡,封建统治才宣告结束。

王位世袭制是怎么开始的?这样的传承制度为什么能持续几千年之久?

大禹治水的故事如今家喻户晓:当时黄河泛滥,大禹因治理黄河,三过家门而不入,在他的治理下,黄河洪水终不再泛滥,黎明百姓也在滔天巨患中幸存下来。

万众所归之下,舜帝让位于他。继承帝位之后,大禹立即召集部落会盟,要征讨"三苗"(当时姜姓小部落国,已有奴隶划分)。历史记载参加会盟的"执玉帛者万国"。

可见当时的夏朝在各个部落之间是非常有号召力的。实际上是因为古人生产力非常低下,温饱尚不能解决,抵御天灾的能力非常有限,大禹治水是古人对抗天灾史无前例的胜利,所以大禹在人们心中建立了极大的权威。

阴差阳错之下都没能延续的禅让制

一直认为王位传子制就是从大禹开始的,但实际并不是,大禹年老后,为了尊重禅让制,原本是打算把王位禅让给皋陶。

皋陶是东部一个部落的一个首领,舜在位的时候,他曾经掌管刑法,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他制定的法律使人民脱离野蛮逐渐开化,且教育人们,作为父亲要勇敢担当,母亲要仁慈对待儿子,兄弟之间要相互友善对待,子女要孝顺父母,他对社会安定起到了非常大的积极作用,是孔子思想的基石。

非常遗憾的是,大禹还没来得及把王位禅让给皋陶,皋陶就先他去世了。而后,大禹又决定禅位给益。益是大禹治水的得力助手,又是皇帝的孙子,继承王位实至名归。大禹死后,益给大禹守孝三年,不曾想三年后出山,大禹的儿子已经在各部族首领的拥护下变成王了。

启即位之后使用国号为姓,改自己的名字为夏启,启死后,又传位给他的长子康。

从此长达四千年的王位传子制开始了,历史公认封建统治开始于启,从此家天下变成了公天下。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世袭制的局限性,劣根性,以及很多不合理之处是显而易见的:皇帝的接班人只能在皇帝的后裔里选择,若是继位者是贤德之人,如果皇帝的儿子出现白痴,昏庸之徒,那后果则不堪设想——历史上不乏昏君误国亡国的例子,而之前的禅让制显然王帝可以有更广泛的选择,更有条件保证王帝的素质、质量。

让品德更崇高,更有才能的人做皇帝,显然比让所谓有王族血统的人做皇帝更为合理。

当然,即使是贤德的皇帝,谁又能肯定皇帝可以终身如一日爱民如子,年轻贤德而励精图治,渐渐沉迷声色犬马,最终祸国殃民的皇帝在历史上也不少。

所以,自此华夏提出了一个概念——"大同社会",即理想中有付出即有同等回报,有能力有品德的人有相对于的领导地位,每个人都有生活的意义。

而历史里也不乏很多追求大同社会的人。然而,大同社会一直只存在于梦想,或是在文人墨客的诗词里,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历史上无数的人想去实现它,结果却造成了社会更大的紊乱。

相比于禅让制,世袭制更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世袭制对于祖国疆土的奠定,整个中华民族的统一,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1)世袭制更有利于创造平稳的社会环境。

四千多年前,那时没有九年义务教育,如若人人都认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人人都想成为王帝,但素质却参差不齐,推举也难免有失偏颇,那部族之间难免争战不休。

世袭制之后有了私人财产合法化,这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世袭制伴生的是强大的国家军队。在此之前打仗主要都是部族里的劳动力,青壮年上阵,往往是田刚种一半,首领一声招呼,就有可能得提着镰刀去打仗,或者打猎途中参与战争。

世袭制出现之后,专业的国家军队才得以出现,在每次大规模的战役之前,国家会发出征兆,提前训练青壮年,再加以专业的小规模战将领导,战役的规模和精度依然更上一个台阶。

(2)禅让制更可能掀起战争

远古时代,远不是想象中的民风淳朴,禅让很大概率不过是争权夺位的借口。小孩子读的神话里,是炎帝把位置传给了黄帝,在《史记》的五帝本纪——皇帝篇中有道:"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意指炎帝欺凌周围弱小部落诸侯,所以诸侯都支持归顺黄帝。

自然,历史会略微偏向于胜者而记录,但正史永远是最值得相信的,也是最可靠的,在炎帝和皇帝三战之后,心服口服,与黄帝协同作战,击败蚩尤,而后将帝位传与黄帝。

在神话记载中,则为这段故事,抹上了传奇色彩:炎帝先是和皇帝发生战争,而炎帝战败后,居然没有想要报仇,而后还和皇帝一同击杀了邪将蚩尤,之后刑天欲和黄帝争帝位,被砍了头颅,而后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但在史书有记载,《路史·蚩尤传》:"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后来有人这样大胆的假设这段历史:

皇帝打败炎帝,炎帝被驱赶出中原,被迫带领部落,移居蛮夷瘴气之地——九黎,炎帝死后,炎帝的孙子蚩尤带兵杀回中原,在逐鹿与皇帝发生战争,不敌,被杀,蚩尤的部下刑天不愿投降,起兵造反,最后也被黄帝砍了脑袋。

那时可还没有以礼治国的孔子,这样的社会背景能出现和平的禅让制?即使是教育普及率已经很高的今天,在很多边远的村落,仍有贩卖人口这种事情。在一线城市的城中村,也还有收保护费的,这些都能说明——没有规矩,人类的素质与野兽无异。

所以四千年前,在礼、纪都不完善的背景下,人人遵纪受礼,王位禅让不伴随着战争,这几乎无法让人相信。

禅让制下的残忍屠杀

无数历史记载,远古部落之间,争权夺势是很平常的事情,从来就不是想象和记叙里的如此和平。

有野史记载分析:尧传位给舜的时候,是被威胁退位的,之前都是前一任死了之后才退位,可是尧传位给舜之后,还活了很多年,而且没有朋友亲人前去探望,实际上他是被囚禁起来了,是舜怕自己谋位的事情败露,而囚禁的他,并禁止别人去探望。

后来治水的鲧在百姓心中已经很有威望,但他最后因为治水不力,被舜杀死,神话说的他被绑在山上让秃鹫活活啄食而死。鲧的儿子就是下一个皇帝大禹,这三个人什么关系?舜就是大禹的杀父仇人呀,他们是和平禅让?很不可信。

大禹的父亲鲧本是华夏部落的首领,而舜原是东部夷族部落首领,他们两个村子经常打架的。大禹继承王位之后,马上就杀了舜的两个妻子,关于这件事还有个《泪洒斑竹》的典故。

大禹死后,大禹的儿子启又和益发生了残酷的夺位之战,《竹书纪年》记载,益即位后,随即被启杀死,而后启即位。也有史记载,益即位后,很多部落不臣服于益,之后他们之间发生了几年的战争,最终启获胜。

当然,野史毕竟是野史,可信度极其低。三国时,汉献帝被曹丕逼着禅位的时候,曹丕曾说:汝可知何为禅位!

正统的历史从来都宣扬自己是遵行仁义礼仪,背后也可能是逼宫退位,政治未必高尚,有政治不可避免会有战争,有战争就有死亡,禅让一制,终退出历史舞台,或许也是命运吧。

结语

无论愿不愿意承认,从古至今,想要制止错误的制度,那么就应该有更加完善,更加优越的新制度来代替,这个制度能让人信服,让人支持。在新制度的面前,旧制度必定失去信仰,于是,世界便继续地进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