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藩王”的来历

洪武三年四月,明太祖朱元璋为确保朱家的江山可以屹立万年,长治久安就想办法提升皇室的实力和地位。经过一番思考,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封自己的儿子为藩王,镇守各地,这种措施不仅集中权力于朱家之手,而且还可以镇压各方,防止动乱。朱元璋就决定把自己24个儿子和1个从孙封为藩王,分别派往北疆边境和全国各个重要的地方。这些藩王地位非常高,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建立王府,设置官属,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和兵马。

朱元璋说:“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

“藩王”的威胁

明太祖朱元璋规定各藩王的护卫甲士3000人到1.9万人之间。但是由于边塞情况复杂,镇守边塞的藩王需要担任抵抗塞外侵入者的扰乱,所以有九位塞王(辽、宁、燕、谷、代、晋、秦、庆、肃)护卫甲士需要的更多。燕王朱棣的军队人数达到了10万人之多,宁王朱权的军事实力也非常强悍,可谓是“带甲八万,革车六千”。

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非常受到朱元璋的青睐和重视,因为晋王和燕王镇压边境要塞,所以久经沙场,曾多次出塞打击塞外残余的势力。而且,朱元璋给了他们非常大的权力,比如,对于其他地方的军队会有所限制,但是晋王和燕王两个藩王军中的小事可以自己决策,自己解决,遇到大事才有必要向朝廷报告。尤其是燕王,经过几次战役,战功卓著,特别是征讨蒙古首领乃儿不花,晋王因为害怕不敢去,燕王朱棣受命出征,大获全胜,满载而归,朱元璋非常高兴,令其“节制沿边士马”,也就是说燕王可以控制沿边的兵马,地位极高,权力极大。

成祖讳棣,太祖第四子也。洪武三年,封燕王。王貌奇伟,美髭髯。智勇有大略,能推诚任人。二十三年,同晋王讨乃儿不花。晋王怯不敢进,王倍道趋迤都山,获其全部而还,太祖大喜,是后屡帅诸将出征,并令王节制沿边士马,王威名大振。

朱元璋的“削藩”

据史料记载,在朱元璋册封藩王的时候,一位名叫叶伯巨就提示朱元璋,藩王权势过大,如果今后成长起来再削夺诸藩,估计会引起如同汉代“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的悲剧场面。所以提醒朱元璋要“节其都邑之制,减其卫兵,限其疆土”。朱元璋并没有理会他的建议,还把他杀了。但是朱元璋也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就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为了避免藩王之间串通一气,相互勾结,对皇权造成威胁。在分封之中,朱元璋规诸王不得留在京城。不允许各藩王之间相互往来,藩王进京时,必须一王离京,另一王才可启程。

“靖难之变”的导火线——建文帝削藩

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之后,大明江山由他的孙子朱允炆掌控。随着各地藩王势力不断的增加,朱允炆认为他们一定会对自己的皇位构成很大的威胁,燕王走皇道入宫,见到自己不前来拜见。就招来大臣齐泰、黄子澄等人商议,建文帝朱允炆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决定削藩。

为了提防燕王造反,朱允炆派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都指挥使谢贵、张信为北平都指挥使。’在大多数藩王都被削弱之后,这件事的发生让情况紧张了,齐泰把进京的燕王使臣邓庸抓了起来审问,得到了一个重要的信息——燕王将举兵造反,于是就派兵征讨燕王朱棣。朱棣自知情况危急,早有准备。1399年,燕王朱棣以建文帝违反《祖训录》条款为由,打着“清君侧”旗号起兵“靖难”。到了七月,朱棣设计擒杀了朝廷将领张昺、谢贵,并命令挥张玉、朱能率兵夜攻北平九门,然后占据了北平。夺得了皇位。

建文帝削周王朱橚。废为庶人,迁往云南蒙化。建文元年四月,削齐、湘、代三位亲王,废为庶人。两个月后,明廷削岷王朱楩,废为庶人,徙漳州。朝廷削藩激化矛盾,藩王与朝廷开始决裂,此时实力最强的燕王就成了真正的众藩之首。

燕王取得“靖难”胜利的原因

燕王自年少镇守北疆,多次领军北征,久经沙场,有勇有谋,有很强的军队指导能力。此外,和很多朝廷的将领有出生入死的交情,所以很多将领呼应燕王的“靖难之变”而策反。

燕王一直对外宣传自己受到了皇帝的威胁,为了求生而迫不得已策反,博取人们的同情;燕王治军有方,不压迫士兵和当地的人民,得军心和民心。

人们认为靖难之变是朱家内部的矛盾,并非使得明朝灭亡,改朝换代,所以大家也就抱着“隔岸观火”的心态。

下面让我们来阐述一下靖难之役对明朝的影响

燕王朱棣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的一部分原因在于朝廷宦官为他提供准确的军事情报,所以自己称帝以后改变朱元璋禁止宦官干政的政策,开始重用宦官,同时也埋下日后宦官祸国的隐患。

“靖难之变”对于朱允炆来说,丢了皇位,但是对于大明王朝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在朱棣的执政下,明朝将开启一个盛世——永乐盛世。这个期间国泰民安,四海生平,疆域辽阔,经济繁荣,外交开明。可以说极大的影响了此后二百多年明朝政治和思想走向。

“靖难之役”是明朝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一次政权争夺战,不仅导致了明朝皇位归属的改变,也极大影响了此后二百多年明朝政治、思想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