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荀子生活的年代处于战国后期,据考证他活了90多岁,是一个非常长寿的人。

法家起源于三晋(赵魏韩),道家发起于南方的楚地,儒家学说发端于山东齐鲁。而荀子身为赵国人,在齐国三为祭酒,最后安家并葬于楚国。从赵到齐到楚,这三个有着非常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的地方,对他的思想有着深远影响。孔子的思想比较通达,但不乏道家思想的逍遥理论,孟子则是典型的儒家思想,非常纯粹,到了荀子,他学术贯通法、儒、道,成为“先秦学术思想集大成者”。

孔子的先祖是商朝的王族,而他是儒学的创建者和传播者。孟子的先祖曾是鲁国的贵族,孟子成为王者之师。荀子则是平民、学者,儒学的推销者,帝王的幕僚。

身份的不同,他们三人的人格也差异甚大。孔子的人格是贵族式的君子人格,“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推崇“温良恭俭让”。孟子的人格是有着“浩然之气的大丈夫人格”。而荀子的人格虽是君子人格,却是职业式的,可总结为忠、顺、勤、谨。荀子的人格特征可以归类为五大块:一,懂得君臣之分,有贵贱。二,恪守本分,尽职责。三,持宠处位。四,顺从听话。五,利君为上。

从儒家到法家的桥梁

在孔子之前,士的社会地位不高,儒的地位更低。但孔子坚持“君子不器”,“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认为任何行业都有自己的最高境界,他拒绝降低自己的道义标准。孟子则认为,君子站立在道的中间,有能力的人便会跟从他学。

那么荀子呢?秦昭王曾问荀子说:儒者对于人世间的国家有什么益处啊?”荀子说:儒者,是效法古代的圣明帝王、崇尚礼义、要使臣子谨慎守职而极其敬重他们君主的人。君主用他们,就在朝廷合宜地处理政事;不用他们,就谨慎老实地做老百姓;总之,他们一定做一个顺从的臣民。

荀子曾在《性恶》篇中曾说,秦地的百姓不懂礼仪,不及齐国、鲁国人孝顺恭敬、严肃有礼。后来秦国的应侯范雎问荀子:“入秦何见?”在荀子的眼中,他只看到秦国民风淳朴,古风盎然,宛若桃花源,却没有看到人民的苦难。法家思想产生于战国时代,儒家注重人民的幸福感,而法家更强调国家要强大,因为法家的学术思想目的就是建立一个“弱肉强食的战国”,百姓是否幸福不在法家的考虑范围。因此,晚年荀子的思想立足点已经不是儒家,而是法家,荀子成为从儒家到法家的桥梁。

荀子求礼君贵民轻的幕僚心态

孔子是至圣,推崇人人平等;孟子是亚圣,王者师,认为民贵君轻;荀子是做事的人才,幕僚的心态,认为君贵民轻。

荀子要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要顺从,要分贵贱。从上古开始,尧舜重道,老子尚德,孔子重仁,孟子崇义,荀子求礼。讲礼一方面是因为荀子认为人性本恶,欲多而物少;二是僧多粥少,所以要分贵贱,

荀子崇尚的“礼”是对社会外在行为的规范,到其晚年,荀子又把礼与法结合成为“礼法”。后来汉朝的刘向在其《校书序录》中这样评价荀子“如人君能用孙卿,庶几于王”。

人性论说人性本恶,天生好利

先秦时代,关于人性善恶有四种理论。孟子说人性本善;荀子说人性本恶;告子认为人性不善不恶;还有一种观点是有的人生而性恶,有的人生而性善。

荀子与孟子的观点背道而驰。孟子言性善,荀子言性恶;孟子重义轻利,荀子重义不轻利;孟子专法先王,荀子兼法后王,孟子专尚王道,荀子兼尚霸道。

荀子与孟子最根本的分歧,就在人性是善是恶的分歧上。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荀子则说“人的本性是恶的,善良也是人为的。”荀子说人性恶的原因是:人天生好利;人的本性,饿了想吃饱,冷了想穿暖,累了想休息……

那么,荀子既然认为“人性恶”,又该如何改恶从善呢?荀子的“性恶论”把人的正常合理的欲望看成是恶,以恶的名义对人的正常欲望进行压制,同时,用人性本恶导致的纷乱争斗给君主专制独裁提供了理由:因为人性邪恶,偏邪险恶不端正,叛逆作乱不守秩序,因此要立君主用威势震慑,建立礼义引导、制定法度规范,明正刑罚禁止,使人们都能从遵守秩序、合乎道德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