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刘秀的发家史

刘秀是长沙定王的后代,这层关系可能大家不好把握,但是说另一个人,大家就应该明白了,这个人就是中山靖王的后代,刘备刘皇叔。长沙定王和中山靖王都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也就是说刘秀和刘备的祖上是亲兄弟。这就奇了,为什么追宗认祖都找到了汉景帝?其实都是因为推恩令。

推恩令(汉武帝时期实行的一项政策):大体是说,同姓诸侯们有了分封的权力,可以跟皇帝一样,把自己的领土往下分,让诸侯王的子孙们都能享受富贵,这样导致诸侯国越分越小,实力也都越来越弱。没过几代人,都已经成了不出名的人物,就算是报上名字也很少有人认识。这样一来,不如直接找到根上,景帝的儿子,武帝的兄弟们,最起码还都是正规在册的诸侯王。

为什么说推恩令再立奇功呢?开始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这是推恩令最初的目的。而延伸下来,推恩令实际上还有第二层好处。假如没有推恩令的话,诸侯们要么就是权势很大的地方军阀,要么就是吃喝玩乐的闲散王爷。这在其他朝代也是经常遇见的,不管是哪一个,对朝廷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有了推恩令之后呢?诸侯们虽把势力都分下去,但是总体实力是不变的,也就是皇族刘姓的人,总会比其他外姓的人活的更高一层,排除刘备这类推得太远的,最后只能卖草鞋。刘秀就是其中之一,在王莽篡汉之后崛起的一些起义军中,很多都是这些地方诸侯的后代。不像生长在皇宫温室中的正统一样,他们一出生就要学会如何自己在竞争中挣扎生存。

就像自家外族争夺正统一样,最终没有跑到外姓人手中,刘秀凭借实力和身份号召力,取得最终胜利,让汉室基业在他手中又一次生根发芽,相当于把一只脚踏进鬼门关的汉朝,又救了回来,可以说是大功一件。

看到刘秀的生平,让人们想起了明朝老朱家。刘秀可以说是明朝两个皇帝的结合体,朱元璋和朱佑樘。他具备朱元璋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同时又像朱佑樘一样,为人宽厚仁慈,治国不依靠武力,明白世间的真道。这个几乎完美的皇帝,父亲起初也就是个县令而已。

刘秀起兵的时候,是跟南阳宗室的兄弟们一起的。说是宗室其实都不怎么富裕,但是他们都是汉室家族的后代。王莽篡汉,同为汉室后代的他们,在此刻起兵责无旁贷。刘秀除了宗室兄弟们之外,还招揽了当地豪杰,总算拉扯起来一支军队。起初由于装备太差,刘秀是骑牛上阵杀敌,故被称为牛背上的开国皇帝,就这气概也没谁了。

刘秀为人谨慎,重感情而且讲原则,除了自身的修养好之外,还是跟他的人生经历有关。他几乎是已经到了汉朝宗室的最基层,他明白这个国家破灭在什么地方,否则的话,就算是打下江山,结局免不了跟西汉和新朝王莽一样。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个国就立不起来。

刘秀起兵不久,跟绿林军汇合,成为更始帝刘玄的大将军,战功赫赫并没有给他赢得多大的荣誉,反而招惹了更始帝的猜忌。没错,他的哥哥就是这样被更始帝杀死的。刘秀忍气吞声,悲愤不行于色,反而在更始帝面前更加谦卑。这样下去,只能阻碍刘秀的发展,是时候挣脱牢笼了。

功高震主的刘秀,继续待在更始帝身边,已经不合适了。刘秀在河北借机壮大,最终与更始帝决裂,后来更始帝被赤眉军攻破击杀,赤眉拥立刘盆子(跟刘秀差不多的皇族之后)为帝,但这些都没能档主刘秀的步伐,东汉政权建立之后,刘秀凭借自身强大的实力,屡次击败赤眉军。

剩下的就不值得再去说些什么了,战争的收尾。刘秀的战绩不错,最终留给后人传颂的东西却少得可怜。不像刘邦时候,对手强大而又声名远播,刘秀的对手基本上都不怎么出名,也就导致后世没有对这段历史大肆宣扬,平平淡淡才是真,一把浮名都是虚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