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明祖“家天下”的思想极浓,又鉴于元代王室孤立无援,内不能制民变,外不能屏障中央,要使国家能长治久安,非靠自己的子孙负起捍卫国家的责任不可。这比武将出征镇抚,更可安心,于是封皇室子孙的制度便实行起来,借以控制出征镇抚保卫国家的军事职权。明代封诸子为藩王,有爵位、藩禄、封都及王府一套完备的官制,共封了二十五位藩王,各负有保卫国家的军事职权。

在制度上,通常藩王有三护卫,但太祖又可视需要而随时增加藩王之兵力,藩王并可率领将官都督府都司卫所兵出征,因而军事职权甚大。这种政策无疑是想把保卫国家的责任交到藩王身上,以嫡长子在京都做皇帝处理朝政,封诸子于全国各地,“上卫国家,下安生民”。明代宗藩所以能严重影响国家及社会,正因明太祖对朝廷的功臣宿将不信任,而扩充了皇帝子孙的势力。由于藩王拥有军事职权,而军事力量,往往是夺取政权的重要因素。因此,皇帝与宗藩间渐形成对立的关系。亲王持有兵权威胁朝廷的问题,早在东角门的密议及太祖遗诏中已充分流露出削藩的决心。

由此遗诏看来,惠帝禁止诸王至京奔丧,很明显是为了避免对皇位有威胁。同时王国所在地的文武吏士必须听朝廷的节制,显然,惠帝站在朝廷立场想控制诸王,不欲其有独立的势力;并且在当时社会充满皇位应以长子嫡孙来继承的传统政治观念下,皇位不容亲王有所威胁和篡夺。相反的,诸王见到这样充满削藩气氛的遗诏,自然对惠帝很愤慨,对谋臣也是忌恨。

惠帝削藩

惠帝即位后,实行削藩政策,委实也改变了明太祖原有封诸子为王持有兵权保卫国家的制度,自然激起诸王反抗。所以在这种矛盾下,皇帝与诸亲王间的对立,更进一步走入纷争的旋涡。所以建文时代,削藩政策便急遽地进行开来。亲王中较长者如秦、晋、燕、楚诸王等,在洪武时代都曾率领几十万大军征讨外患,身临战阵而有战争经验。尤以北平的燕王,据于险要的地理形势,士马精强,又是位雄才大略的亲王,实是朝廷的劲敌。

诸王拥有兵权固然是建文朝的威胁,但在亲王对朝廷尚未有行动前,朝臣黄子澄、方孝孺、齐泰所拟定的孤注一掷、积极以武力削藩的政策,违背了太祖既定的封藩制度,在诸王没有明显值得削夺杀戮之罪时,首先对亲王加以残杀征讨,实给予亲王举兵的好借口。

“靖难之役”的经过

建文元年七月,燕王听从其谋主僧道衍之言举兵,以诛齐泰、黄子澄为名,史称“靖难之役”。惠帝曾命耿炳文、李景隆率师征讨,唯屡战不胜,幸济南为铁铉、盛庸固守。既而燕军又为盛庸败于东昌,燕王乃回师,此后两军相持约三年。建文三年,曾有宦官密报宫中虚实,燕王乃大举南犯,由徐泗渡江径趋京师,惠帝不得已贬齐泰、黄子澄于外,并下诏罪己,请割地罢兵。燕王不许,京师遂陷,宫中火起,惠帝不知所踪。燕王乃自立为皇帝,是为成祖,改元永乐,肃清旧臣,杀戮惨绝,并复周、齐、代、岷四王国,改北平为北京,设顺天府,徙富民以实之。至永乐十九年,成祖徙都北京。

削藩失败的分析

由于削藩而促使建文时代的倾覆,再把参与国事的齐泰、黄子澄、方孝孺辅政时所施行的削藩政策,加以分析评论,先就朝廷军事削藩与亲王战争而论。我们认为在举兵之先,居于宰辅职位的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必须要了解当前的局势。明初太祖封亲王有二十四位,封都遍及山东、山西、陕西、河南、浙江、江西、湖广、四川、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并且在封建制度的原则上,诸王有守镇兵及护卫兵,遇有紧急,亲王有权调遣将领及率领卫所官军捍卫国家。何况亲王中较长者如秦、晋、燕、楚诸王等,在洪武时代都曾率领几十万大军征讨外患,身临战阵而有战争经验。尤其是封于北平的燕王,据着险要的地理形势,士马精强,又是一位雄才大略的亲王,实在是朝廷的劲敌。

在这样的局势下,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只顾积极地以军事行动削藩,而以孤注一掷的政策废除亲王,使亲王置于死地,自然会引起皇帝与亲王间直接的血战。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以积极军事行动削藩政策的结果,带给建文时代朝廷的不是成功,而是加速的灭亡。由于齐泰、黄子澄、方孝孺辅政时,积极实施战争杀戮的削藩政策,使燕王更有理由加速举兵向朝廷进攻夺取皇位,这确是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决议施行这样削藩政策的不得当。

再看削藩政策施行时,放归燕王三子的错误。明太祖死去刚足一年,周、齐、湘、代、岷诸王相继削除,接着便是袭击燕王了。当时燕王三子皆在京师(南京),而燕王忧惧,不敢起兵,则称病乞三子回北平,既然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已拟定削去燕王,与燕王准备血战,就不该放归燕王三子,如拘留于京师,亦可羁縻燕王,但事实则不然。当齐泰、黄子橙议决放归燕王三子,尚未及“示彼不疑,袭而取也”,燕王立即起兵叛变。齐泰、黄子澄身居宰辅职位,其筹划议决政事则如此肤浅可见。

又如燕王起兵,齐泰、黄子澄议决战略及遣将之不当。黄子澄与齐泰之议,命一位轻浮而无将才的李景隆率倾国五十万精兵北征,又是失策。黄子澄等无知人善任之才,难怪有雄才的燕王大喜云“其众适足为吾资也”。假若事先齐泰、黄子澄议决不遣燕王三子返回北平;当耿炳文败处不撤还,令戴罪仍守真定,不以轻浮无将才的李景隆代将,再以山东济南之能将铁铉继其后,则燕王不敢离北平取大宁,可免郑村坝、白沟河丧师数十万,燕王便不能顺利地南下篡位,明代似可另成一个政治局面。

历史上靖难之役的影响是什么?

成祖对付异己手段的残酷,杀戮的冤滥,都不亚于太祖。正因藩王有过军事力量发生夺皇位与皇权的事实,成祖对宗藩更严加防范,使繁盛的宗藩子孙困于法网之下,不能有谋生机会,只靠国家付出的禄米为生,又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困窘。再者,由于“靖难”之影响,酝酿日后宗室之篡夺;如宣宗时,皇叔高煦之乱。武宗正德十年,安化王及十四年宁王之乱,是皆沿“靖难”之流风所致。更有甚者,乃造成宦官之祸,盖成祖以“靖难”得宦官助力不少,即位后大更太祖严束宦官之遗制,由是宦官权力日增。而东厂之设,更造成日后党锢之祸。

结语

在进步方面而论,明成祖却从太祖晚年留下保守的政治局面,转变到重新开拓而向外发展的局势。又鉴于明代的外患在北方,成祖因而向北方发展,并曾五次深入漠北亲征蒙古。又迁政治重心到国防边缘的北京去,浚通南北运河,使在北方的政治重心与江淮流域的经济重心联系起来巩固为一体。又如疆域扩充,征鞑靼、瓦剌,讨安南,平西南蛮,御倭寇,使版图重新划定。又命郑和下西洋,向海外发展等,使永乐朝成为中国史上辉煌的时代,又如永乐时代国内建设,以及典章制度的改革拟定,更奠定了明代两百余年的政治局面,不能不说是“靖难之役”的影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