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靖难之役对明朝的影响有哪些?

世人皆盛赞朱棣开创的永乐盛世,殊不知在短暂永乐盛世背后那些真相,国力到达顶峰之后便迅速衰弱,几乎就是一去不复返了,之后的什么中兴大治都是“小修小补”,都无法改变王朝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根本问题。我们都知道朱元璋年号洪武,他的第二任皇帝朱允炆年号建文,可知在朱元璋的心中,秉持着和秦始皇差不多的想法,自己把王朝开国之初的那些硬刺都给拔了,而让后人开创璀璨的文治。

据史传,朱元璋有一天故意把一条棘杖放在地下,叫太子拿起,太子面有难色,朱元璋说:“你怕有刺不敢拿,我把这些刺都给去掉了,再交给你,岂不是好。我所杀的都是天下的坏人,内部整理清楚了,你才能当这个家。”

可是朱棣的“出现''却打乱了朱元璋原有的布局!

一.迁都带来明朝整体政治军事经济中心的转移

藩王守边与天子守边优劣——论明朝边境防守策略变迁

(详细可见这篇文章,本文简单列出结论)朱元璋为什么要定都南京?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两宋之后,中国经济中心已经彻底南移了,当然在南京的王朝一般命短,所以很多人认为这是偏安一隅, 但是对于一个大一统王朝,同时还是主动而不是被动打到定都于南方的,而且南方还有长江之险要,之所以会短命是因为富贵,所以耽于享乐,同时士人多出于南方,在政治上很难有足够的转圈,容易陷入内斗。

依我看,朱元璋定都南京主要有这几点考虑。

第一,绝对不是由天子守国门,而是天子守国,藩王守边。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朱元璋一定要逆历史潮流分封自己的子孙了!同时明朝藩王严格来说是塞王,明朝镇守边塞的藩王。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总结历代统治经验,效仿并完善施行西汉郡县制与分封制相结合的地方机制,即郡国并行制,设立官府管理百姓,分封藩王以拱卫朝廷。当时,残元势力虽已退回大漠,但仍很活跃,时常南下侵扰,对明朝构成严重威胁。于是朱元璋实行''诸王靖边”的战略,先后分封九位塞王,分布在从东北到西北的边防线上。

因为他们拥有军权,镇守着边塞,故称之为塞王。每个王府约配备三个护卫指挥使司、二个围子手所、一个仪卫司,约有万余人。王府中没有自成体系的官属。分别是:秦王朱椟:明太祖二子,建藩陕西西安府。晋王朱桐:明太祖三子,建藩国于山西太原府。燕王朱棣:明太祖四子,建藩国于北平。代王朱桂:明太祖十三子,初封为豫王,后改封为代王,建藩国于山西大同府。肃王朱横:明太祖十四子,初封为汉王,后改封为肃王,初建藩国于平凉府,建文内迁移藩甘州府,辽王朱植:明太祖十五子,初封为卫王,初建藩于广宁府,后被明成祖移藩于湖广荆州府。庆王朱梅:明太祖十六子,初就藩韦州,建文三年迁藩于宁夏。宁王朱权:明太祖十七子,初建藩国于大宁卫,后建藩国于江西南昌府。谷王朱德:明太祖十九子,初建蒲国在上谷宣府(今河北宣化县)。于是就形成三级边防体系:天子的南京(一级调度和总指挥) --北平、太原、西安(二级调度、中转站和区域指挥) --辽东、大宁、大同、宁夏、东胜、开平、甘肃(三级作战前线基地)。在朱棣登基之后,由于已经迁都北平自然也就不需要这些塞王了,同时自己是从藩王起兵夺取的皇位,自然对这些藩王的措施也就变本加厉了,他们被朝廷控制极为严格,只剩一个显赫的身份和富贵,毫无实权,完全成了一只“金丝雀''。(后面第三节会继续讲到! )

至此,朱元璋天子守国藩王守边的战略完全破产,彻底变成了天子守国门!这样做的弊端显而易见!把家门口暴露给别人打,之前因为这些边防重塞都可以互相支援,但是迁都北京之后,明显只能够优先支援北京了,而且朱棣为了更方便进攻,连朱元璋设置的卫所制度都给废了,有句话说的好啊,“再强的攻击也会有停顿的时候,而那暂停的瞬间就是最脆弱的时候,会遭受敌人毁灭性的打击。''游牧民族是这样,中原王朝不也是这样吗?

对于后代而言,他们更多的是想过安生的日子,而不是像朱棣这样去打别人,所以朱棣迁都北京是便于出击,而疏于防范。更何况北京直接靠在一线, 一旦开战,简直可以是一窝蜂地打,毫无战略纵深可不过幸好北京不是开封,至少有险可守,所以明朝是亡于李自成,而不是亡于满清

第二,花在首都开销的成本太高,经营全国的也更为不便说到隋炀帝,很多人就不得不提的就是他开通大运河的功绩,加强了南北沟通,与之对应的就是迁都洛阳。

为什么要这样做?

一方面固然是要摆脱关陇集团对朝廷中央的控制影响,另一方面则是从南方运送物资到长安成本实在是太高了,迁都洛阳之后能够大大减低成本。所以朱元璋正是考虑了物资运输成本这一点,同时也更为便于去经营经济,所以干脆定都于南方。先来看一下运输成本的逐步扩张!1、成化年间,要求各地盐运提举司将罚没的赃银缴纳到北京仓库; 2、弘治年间,要求各省布政司将省财税收入缴纳到北京仓库;攻司将省财税收入缴纳到北3、明武宗刘瑾时期,要求各省将仓库库存缴纳到北京4、隆庆年初,主动派造御史到各省搜刮各省收入和库银到北京仓库;5、万历年间,除了省之外,要求府和县都必须将收入和库银缴纳到北京仓库;6、天启年间,下诏各省必须每年都缴纳收入到北京仓库,魏忠贤更是将南京朝廷的库银搬空到北京。明英宗初期,明朝每年输送北京的粮食高达450万石。成化8年规定每年运粮北京400万石,北方省份承担75.5万石,南方省份承担324.44万石。每年为运输粮饷到北京400万石必须付出118.97万石的运输成本,约占30%由于成本居高不下,到了万历30年,规定输送到北京的400万石粮食,只输送了138万石,其余部分都是用白银缴纳抵扣。

用白银缴纳是方便了,可没有人是吃白银的。北京周边粮食产量本来就少,输送北京的粮食少了,北京城官民和九边军镇士兵的粮价就高了,而俸禄又没有因此提升,官民士卒生活因此困难。这也是为什么明朝军队中晚期作战不力的原因-生活质量下降。

而在南京的时候呢?

朱元璋时期的仓储体系是分级分体系:京军有军储仓,储放京军粮饷;各省、府、县都有专门用于发放地方官员俸禄的仓库和用于哌灾放粮的预备仓(按照东、南。西、北四方设立四所,以就近赈济) ;建立临潦仓、临清仓作为中转仓;边境守军有边境仓,将当地屯田收入作为军饷。

朝廷、地方、京军、边军都有自己的仓库,互不干扰。一句话,朱元璋时期,各仓有自己的仓库,互不干扰一句话,朱元璋时期,各仓库都能发挥作用,互不干扰;迁都北京后,迁都北京带来的财政弊端显露,不断的压榨南方省份,以至于掏空南方的经济实力。

在输送路线上,虽然南京可以通过大运河直接输送到北京,但由于路途遥远,成本高昂,又拒绝使用成本便宣的海运,导致南方省份都愿意用白银替代输送粮食到北京和边镇。如此一来北方粮食缺少,导致粮食价格高张,引发明朝的通货膨胀,最后导致明朝的财政危机而由此也可窥见朝代兴亡周期律的一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溃烂导致了上层建筑的崩塌。

肢藩镇割据灭亡的朝代强如汉唐,最初开始都是因为藩舶掌握了独立的经济大权, 因为需要征兵镇压,因为发生了大规模起义朝廷自顾不瑕,只能授权于地方,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土地兼而直接被农民起义推翻的王期,如明朝,地方并没有独立,中央也没有权臣,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穷死用黄宗羲的话来总结, ''今夫千金之子,其仓库,必身亲守之,而门庭则以委之仆妾。舍金陵而勿都,是委仆妾以仓库匮筐。”

至于明朝有没有想过再迁都回南京,答案是有的。

明朝有没有想过恢复朱元璋时的卫所制度,答案也是有不过这些最终都无疾而终朱棣在几次北征大漠之后明白了,不可能也无法奇希望于一次性就把这些“残元势力“彻底扫除,想想这和汉武帝的战略意图又何尝不是

汉朝历经将近200年的时间,最终才慢慢了消耗了匈奴,而明朝这才多少年?

所以在朱棣五征大漠之后,就想重新恢复朱元璋的卫所制度,可惜的是病逝于归京途中而他的儿子明仁宗朱高炽,在花了几个月坐稳皇位之后,便派了太子朱瞻基去往南京,准备好迁都事宜,可惜的是,很快他就病倒了,

随之一病不起,史称“十月迁都事宜也就此搁浅..而他的儿子明宣宗朱瞻基,坐了十年的皇位,既没有想要恢复卫所制度,也没有迁都于南京的心愿,明朝就一直晾在了北京。土木堡之变后,很多大臣都力主迁都南京,这个时候于谦站出来,抛出了北宋的教训,至此,明朝还都于南京便再也不可能了。而这一切都体现了封建王朝的一个很重要的弊端,那就是——人亡政息!他的政策并不具备连续性!不过还好某些皇帝在位时间比较长....

二.进一步影响并彻底决定了明朝是个“独裁“王朝

我们在看《大明王朝1566》时,海瑞说的非常好,''视国为家,予取予夺。置内阁同仆人,设百官同仇寇。授权柄于宦官,以家奴治天下。”这就是整个大明朝的病根所在!厂卫制度是明朝巩固封建皇权的产物;朱棣把原本朱元璋废除的锦衣卫狱重新设立,锦衣卫位小权重,大小事情自行决断,弹劾百官。我们谈论明朝时总是会说到两点,一是皇权高度集中,二是文官势力异常强大。这两点其实并不冲突。他们之间的死结也就是枢纽,在于丞相一职。丞相职权的官方解释就是上承天子下领百官!丞相职权的官方解释就是上承天子下领百官

《汉书》中记载如下: ''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紧毁,掌丞天子助理万正是因为朱元璋废除了丞相,使得皇帝直接面临百官失法了缓冲地带,因此后期宦官专权越来越严重的原因之一,就是皇帝寄希望于通过宦官来牵制文官集团,同时也说明了废除丞相之后, 百官的注意力由丞相直接转移到了天子的身上,所以才会出现像嘉靖年间的“大礼仪之争“万历年间的“国本之争”这样直接由皇帝和百官斗法的大规模事件,自此文官开始形成了一个集团,尤其是在万历年间之后更加迅速膨胀,时人称之为“东林党“,与之对立的就是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自此宦官与文官集团完全对立在崇被消灭了闹党之后,使得了东林党彻底一家独大。

所以历朝历代,皇帝与百官之间矛盾最为尖锐的就是明晋宋二朝虽说是与士大夫共天下,但是东晋更多的文官主体是那些门阀,亦是不得已为之,毕竟东晋小朝廷就是这些地方门阀堆砌的,而宋朝之所以也会这样,是因为不想重复五代的覆辙,不得不以文制武,但其机构庞杂互相制约,在文官集团的内部便是互相监督,所以难以形成整体对皇帝进行合力抗衡,更何况有丞相御史对皇帝进行监督。

与明朝同有官官专权的汉唐两朝亦不同,东汉的外戚与室官都是皇权的延伸,他们白共同目的就是打压士大夫,确保皇权的实施,而宦官与外戚之间也会有斗争,根本原因就是宦官是皇帝直派生的,而外威则是通过太后或皇后衍生的。直白一点来说就是,东汉太后或皇后衍生的。更直白一点来说就是,东汉之所以频繁出现''孺子帝”但是政权却相对比较稳定,其中-大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有宦官这个保皇党。

至于晚唐,宦官与文官集团已经形成了合力,甚至可以说文官集团已经完全依附于宦官,正是因为宦官掌握军权,可以肆意废立皇帝,所以导致唐朝的宦宫势力是历朝历代最为强大的。

之所以如此掌握军权,正是因为中央需要通过一支王牌军队也即神策军完全弹压地方节度使,而自安史之乱之后中央面临的一系列震荡,皇帝愈加发现,文官武将都没有宦官贴身忠心,于是便把神策军交给了宦官,自此宦官掌握了军权,可以独立于皇帝之外形成-股新的权力集团,自然而然在一系列的尝试之后与皇帝共天下,甚至于将皇帝束之高阁变为傀儡。

同样的,唐朝自唐顺宗李诵之后,皇帝便再也无法夺回军权了,即便是后期出现了澄清吏治的唐宪宗,崇尚武功的唐武宗和有“小太宗”之称的唐宣宗,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或者说已经失去了这个“意愿”,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内行使皇权,甚至于唐宪宗和唐武宗直接死于宦官之手。

说回明朝,明朝中央的斗争主要就是文官集团与皇权之间的斗争,当皇帝强势时可以通过厂卫来监督百官,可一旦皇帝处于稍弱势地位,则厂卫便会由皇权的延伸遭受外部腐蚀反制皇权,蒙蔽皇帝的视野。在这一点上,开创了所谓''弘治中兴”的明孝宗便是如此。

三.使宗室完全由皇室的依托变成了整个王朝的毒瘤

很多时候,一个王朝上层的内部斗争问题主要有这么几条

1外戚功臣

西汉北周直接亡于外减,朱元璋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刻意不立元嫡子朱允耀,而立继熵子朱允坟,之所以是这样,就是考虑他们母家的势朱允矮背后有常家和蓝家, 如果他成为了新皇帝,而没有足够的权术极有可能被他背后的外成势力架空,可是如果情理了他背后的外戚势力,他的皇位未必真的能坐稳,更何况其他的外戚势力是否会毫无保留心甘情愿效忠他呢?

所以最稳妥的办法就是选一个母家没有背景的中和继承再接着把那些硬刺给拔了,豫蓝玉王强傅友德全部遭到了洁洗。所以,大家也能够理解当初太祖的苦心了吧

政治就是这样,缺了一颗棋子就难以运行,甚至很有可能崩盘。而这颗很重要的棋子太子朱标,随着朱标的英年早逝, 朱元璋不得不清洗功臣以保证将来的继承人能够坐稳。之后朱元璋为了避免再重蹈历朝后宫干政的覆辙,定下了太子娶亲不选世家高卿的原因

2·宗室内斗

西汉的七王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都是这方面的典型例朱元理既有自己的私心,同时也为了回避这个问题。所以他立下的大多数都是塞让他们拱卫朝廷,镇守边疆,既锻炼了自己的子孙,同时自己的人用起来放心,不怕他们拥兵自重反叛朝廷,另外皇帝身边有奸臣,随时便可清君侧,可保大明江山干秋万代。

正是因为想要也们将来以防不测时可清君侧,所以中央不允许出现军功过大的武将,但是关键时候也得有人留守,这也正是为什么朱元璋留下了郭英和耿炳文的原因了。

这是朱元璋的想法,虽说有些想当然,但是如果建文帝用人得当,塞王造反背后是外敌,供输在朝廷,能够成功造反实在是罕见。

但是后来朱棣却真的成功了,当然这里面还有我们的“大明战神''李景隆的功劳,朱棣造反之后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第二个他,所以可以参照一下他的二儿子朱高煦造反很快就被朱瞻基给平定了!之后的藩王完全失去了镇守一疆的重任,成为了国家的蛀虫,而且体量庞大,反正钱又不是我家的,平时又没什么事情可做,可劲生孩子,生多了朝廷帮我养。看看这些藩王的待遇吧!

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且不可参合四民之业,并能世袭罔藩王分封但是没有封地,有王爵但不用管理当地的政治民生,光吃不做,还不用参与士农工商这些行业,最重要的是世袭罔替啊!

1566中海瑞的话:“他们为什么就能够二: 十多年贪墨横行愈贪愈烈?是因为在他们的前面还有比他们更多挥霍无度之人!大明朝开国至今,亲王郡王皇室宗亲遍于天下,按规制,一个亲王每年就要供米五万石,钞二万五干贯,锦缎四十匹,纳丝三百匹,绢五百匹,纱罗一千匹,冬布一千匹,夏布还要一千匹。其余各种开支更不胜繁举。你们算没算过,一个亲王耗费国帑便如此之巨,大明朝那么多皇室宗亲耗费的国帑又是多少!至于皇室宗亲、宫中窿官、各级宫吏所兼并之田庄占天下之半皆不纳赋,小民百姓能耕之田地不及天下之半却要纳天下之税,这些更是人人皆知,人人不言。

就以浙江而言,每年存留糊米只有六十二万九干石,可供给皇室宗亲和府衙禄米就要一百二十三万石。以两年存留之粮尚不能供皇室府衙一年之禄米。北方,俺答年年侵犯,东南倭寇年年肆虐,危及天下,将士军响粮草却要东挪西凑!这些事如果只参劾严嵩、参劾严世蕃能够说得过去吗?像谭大人刚才所言,历来参劾严党者都因牵涉皇室反罹其祸。

这就是特权阶级! 看了这些有没有想到现在世界某一个富的流油的国家?.

说了这么多,最后总结这些王朝兴衰的时候,我不禁联想到了《雍正王朝》康熙在教育皇子时语重心长的一段话,''你们这些人,当然其中还包括我的儿子。你们怎么能把这个国家都看成是朕一个人的呢?这棵大树朕是主干,你们是枝叶,而国库呢,不就是这棵大树的根吗?.

作为统治者如此思考,无可但于天道而言,我窃以为!一个国家的树根是人民,是人民所创造的社会财富,无论财富储存在哪里都是人民所创造的,这棵大树的主干是政治家,协理万方,至于技叶是各行各业的杰出者,此才能保证其枝繁叶茂, 军队就是这棵大树主动脱落的树枝扎成的藩篱,虽然身体已经不连在一起,但是根还在,心还在,百年之后照样化为尘土融为一体滋护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