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大禹治水是上古神话故事中流传甚广的一个,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公而忘私的精神被一代代人传唱。我们知道,上古神话传说与真实的历史有差距,但很多事当时的人们对世界上发生的事情的一种认识,因为无法解释或者这样那样的原因,于是借助神话故事来解释,那么大禹治水又是否真实存在呢?其治理的又是哪条河流?

其实这个一直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别说这个,就连有没有大禹这个人都众说纷纭,所以这里就说下大家都认可的,大禹原来的名字叫做姒文命,是古涂山氏国人。大禹出生地确实在岷山的附近。当然万事没有绝对,所以这里说的都是普遍认为的。

根据史书《史记·六国年表》中记载:“禹兴于西羌。”而除《史记》外,中国还有六种古文献,都支持大禹源自西羌。例如《吴越春秋·越王无余传》中:“大禹家于西羌,地日石纽。石纽在蜀西川也”。由此可见,大禹的出生地,确实有可能在今天的岷山一带,而根据古人的条件,大禹也不太可能走那么远,跑到黄河中下游去治理洪水,很有可能是大禹治理的河流是岷江与黄河上游的一部分支流。

治水不是一两代人的事,而是华夏几十代人共同的大事,从黄帝之前一直到大禹时期,全华夏的洪湖水治理才大致完成,华夏治水的过程也是各部族融合的过程,大洪水以前华夏军政忠心在浪诸等南方地区,南方受到大洪水影响古姜族不断西迁悲伤与北方的龙山等文化相碰撞形成了早期的华夏文明,大禹也是浪诸部族中的一员。

传说大禹还去过淮河治水。在淮河发源地桐柏山,住着一只名叫无支祈的怪兽,它蛇头猴身,力大无比,经常在河里兴风作浪,闹得沿河两岸经常遭受洪水侵扰。大禹发现了这个作恶多端的怪物,决定降服它,为民除害。大禹跟它搏斗了多个回合仍没有取胜,后来在天神的帮助下,捉住了无支祈,并且用铁链拴住它的脖子,把它从淮河发源地牵到淮河入海口附近,镇压在龟山脚下。从此以后,淮河平静了许多年。人们为了不忘大禹的功绩,便在桐柏山和龟山脚下盖了两座禹王庙。

大禹治水 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他的治水经历,形成以公而忘私,民族至上,民为邦本,科学创新等为内涵的大禹治水精神。大禹治水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