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说谎心理学》中说:“最好的谎言家也就是那些最会欺骗自己的人,因为他们在说谎时,真的相信自己的谎言。”

北宋第三任皇帝——宋真宗赵恒便是如此。起初他说谎,是为了蒙骗世人。可是骗着骗着,他自己仿佛也沉寂其中无法自拔了。可是作为一国之君,他的谎言,羁绊的不只是他自己,更是一个王朝的命运。

城下之盟,留下心病

宋真宗开始走上自欺欺人之路,大概是在公元1008年。

这一年他四十岁,登上皇位也已经十年有余。此前没有什么太大的功业,做过的最著名的一件事,就是辽军入侵时,他在宋军占据优势的情况下,跟对方签订了《澶渊之盟》(文章链接),不仅接受议和,还答应年年向辽进贡。客观上讲,这一纸盟约,确实为北宋带来了暂时的安定,宋真宗本人对此很是得意了一阵子。直到有一天,大臣王钦若提醒他:“城下之盟,《春秋》耻之。澶渊之举,以万乘之尊而为城下盟,没有比这更耻辱的了!”宋真宗这才突然回过神来,陷入了重度焦虑。

王钦若揣摩到了皇帝的心事,为了迎合真宗好大喜功却不愿打仗的心理,他提出:“只有封禅泰山,才能镇抚四海,夸示外邦。”

所谓封禅,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此前只有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举行过封禅大典。

宋真宗继位这些年,功业平平,也没见什么祥瑞。王钦若又善解人意地告诉他:“祥瑞是怎么来的呢?难道伏羲时真有所谓河图洛书吗?不过是圣人以神道设教罢了。天瑞虽非人力所为,但只要皇上深信而崇奉,以明示天下,则与天降祥瑞无异。”

也就是说,没有祥瑞,可以造呀!

宋真宗恍然大悟,决定将封禅之事提上日程。因为担心宰相王旦反对,他便把王旦召来宴饮,饮宴正酣时,命人取出一樽酒来赐给王旦说:“带回去和老婆孩子一起享用吧!”结果王旦回家打开一看,里面竟然盛满珠宝,顿时心领神会。

至此,套路学会了,人也搞定了,宋真宗将正式开始他的表演。

天书下凡,造假成风

公元1008年正月初三的早朝上,内侍来报说宫城左承天门南角发现像书卷一样的黄帛有两丈多长,黄帛上隐约有字。

宋真宗表现得十分震惊,并向群臣讲述了一个天方夜谭的故事:“有一天半夜我刚要睡,忽然卧室满堂皆亮,我大吃一惊,有个神仙突然出现,对我说:‘一月三日,应在正殿建黄箓道场,到时会降天书《大中祥符》三篇,勿泄天机!’我起身正要答话,神仙忽然消失,我马上用笔把此事记了下来。从十二月一日起,我便蔬食斋戒,在朝元殿建道场,整整一个月恭敬等待。因为怕泄露天机,所以未曾宣布。今日之帛书想必是天书下降了。”

宰相王旦马上带领群臣前来道贺,随后真宗率领众人来到左承天门,焚香望拜,让内侍上城楼取下“天书”,然后跪受。只见“天书”上写:“赵受命,兴于宋,付于恒。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另外还有黄色字条三幅,大意说宋真宗赵恒以孝道承统,务以清净简俭,必致世祚长久云云。真宗大喜,把“天书”收藏于金匮之中,然后大宴群臣,令改元为“大中祥符”,接着大赦天下,官员集体加薪,京城放假三天,欢宴庆祝。并派人祭告天地、宗庙、宫观,群臣也纷纷上表称贺。

于是一场自上而下的闹剧拉开了序幕。

三月,由王旦牵头,动员了文武百官、藩夷僧道及耋寿父老等两万四千三百余人,连续五次联名奏请泰山封禅。宋真宗问财政大臣丁谓经费有无问题,丁谓回答“大计有余。”

四月,又有天书降于宫中功德阁。六月,王钦若担任先行官,赴泰山筹办具体事宜,并来信称:“泰山下有醴泉涌出,泉旁的亭中又有天书下降”。于是群臣再纷纷上表称贺,乞加尊号“崇文广武仪天尊宝应章感圣明仁孝皇帝”,真宗拜受。

天书有了,民意有了,后续各地方州府的“祥瑞”也陆续面世。各州县呈上的灵芝、嘉禾等祥物装了好几大车。

一切准备就绪,就等举办大典了。

东封西祀,乐此不疲

这年十月初四,以玉辂(天子所乘之车)载天书为前导,宋真宗和文武百官跟随其后,一支规模壮观的封禅队伍浩浩荡荡向泰山进发了。

大队人马走了十七天,才从京城来到泰山脚下。仪仗、士卒遍列山野,两步一人,数步一旗,从山下一直排到山顶。

十月二十三日清晨,赵恒在斋戒三天后,头戴通天冠,身穿绛纱袍,乘金辂,备法驾,在众臣簇拥下,登上南天门,来到岱顶神庙。次日,举行隆重而繁琐的仪式,礼毕下山。再以同样隆重的仪式,在杜首山祭地祗神。最后登上朝觐坛,接受百官、外使和众僧的朝贺,众人山呼“万岁”,声音震天动地。

随后宋真宗大赦天下,文武官员进秩,赐天下大酺三日,各地举行公费宴庆。封禅大典前后历时五十七天。回来后,群臣争上表章,献赞颂之词,各个州府争报福瑞,一个比一个离谱。如陕州报告说“黄河自清”了,解州又发生“池盐不种自生”的奇迹,河中府百姓居然在山谷发现了黄金护封的仙书《灵宝真文》……总之到了“全国上下如病狂热”的地步。

赵恒也越来越热衷以“祥瑞”粉饰太平,整日神魂颠倒,满口胡话,乐此不疲。

三年后,在一些人的怂恿下,赵恒又到山西汾阳去行“祭祀后土”(又称“西祀”)大礼。

然而,这一系列荒唐行动,几乎将宋太祖、宋太宗两朝积累的家底挥霍一空,更将大宋王朝带入了一个积贫积弱的状态。仅是东封泰山,就耗费八百余万贯;西祀汾阴,耗资更增二十万贯。建造玉清昭应宫,仅雕三座塑像就用去金一万两、银五千两,而类似建筑建了二千多座,奢靡开销可想而知。据说到了真宗晚年,宋廷已是“内之蓄藏,稍已空尽”。

何时起,你活在了自己的谎言里?

《宋史》评说天书封祀是“一国君臣如病狂”。明代李贽也说:“堂堂君臣,为此魑魅魍魉之事,可笑,可叹!”可是,这样一场匪夷所思的运动,竟真真切切地存在于中国历史当中。

从编织谎言,欺骗别人,到沉浸谎言,欺骗自己,宋真宗算是彻底陷入了自己构造的虚幻之中。

其实有时候,自己的谎言比他人的谎言更可怕。为什么?因为他人编织的谎言,尚且有慢慢看穿的一天,可是自己编织的谎言呢,只要自己不愿醒来,就可能永远活在虚无之中。

从心理学角度说,谎言的动机可以分为三类:一为讨他人欢心;二为自我夸耀;三为自我保护。

其实无论出于怎样的动机,偶尔说谎,在所难免。但值得警醒的是,千万不要对谎言构建出的美好形成依赖。毕竟,靠谎言谋得的安全感、成就感和优越感,就像泡沫,一戳就破。虚幻的世界再美,也终究要回到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