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安史之乱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自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大唐帝国以来,唐帝国就一直保持着活力不断发展壮大。至李世民执政时期,唐帝国更是加快了发展的速度,并通过一系列的对外征服战争使唐帝国的版图空前庞大。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周边的邻国纷纷向唐皇称臣,成为唐帝国的藩属国,每年进贡的贡品多到不可计数,万邦来朝的场面震撼人心。

但这一些都在唐玄宗一朝发生了根本改变。公元755年,节度使安禄山联合史思明举兵叛变,以"清君侧"的名义向帝国首都长安发起进攻,意图颠覆唐玄宗对于帝国的统治。但唐玄宗迟迟不肯相信安禄山反叛一事,故而错过了最佳平叛时间。随着各地城池的相继沦陷,唐玄宗才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此时的中央军已经完全腐化,完全不能够与叛军相抗。

为了维持封建统治,唐玄宗选择加大地方节度使的权力,并号召天下兵马进京勤王。在经过一系列的运转后,持续了八年的安史之乱终于宣告结束,但安史之乱却给唐帝国带来了不可磨灭的负面影响,不仅扭转了唐帝国的盛世局面,还加速了唐帝国的灭亡。

地方藩镇的权力日益增强,朝廷对于地方的控制再次减弱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廷并没有及时作出应对措施,直接导致了叛军以较快速度将战火烧到了帝国内部更多的区域。在安禄山举起叛乱大旗之前,唐玄宗对他无比信任,不仅将帝国境内最为精锐的部队交付给安禄山统领,还让安禄山兼领三镇的节度使,这无疑是给了安禄山一片滋生反叛之心的土壤,安禄山的野心也随着权势的增加而扩大。

安禄山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的节度使,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掌控的区域有多么庞大。结合唐帝国的疆域图可以看出,安禄山所掌控的三镇都邻近北方边境地区,多年不曾卸甲,战斗力也远超驻扎内地的各路军马,所以战斗力也远远强于唐廷直属中央军。

在叛乱发生后,唐廷派出的各路平叛军队大多数都遭遇了惨败,并没有能够成功阻止叛军前进的脚步。在这种情况下,唐皇不得不再次下放权力,利用各地节度使的兵马前往平叛。然而在此之前,节度使就已经拥有了巨大的权力。《略谈唐朝的节度使制度》中曾经指出:

"节度使的权力就是总掌地方军旅,得以军事专赏专杀。但是,这只是节度使开始设置 时的权力,到玄宗开元以后,节度使又掌握了地方的政权和财权,而且又都兼任驻在州的刺史。所以,总起来说,唐朝的节度使制度,事实上是恢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都督与总管的权力,而就某些方面来说,节度使的权力甚至还超过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都督与总管。"

在笔者看来,节度使拥兵自重局面的形成是无法避免的。在李世民执政时期,唐军的战斗力要远胜于北方游牧民族,故而频繁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并取得了相对不错的效果。但连年攻伐必然会给国家经济和财政带来沉重负担。无论多么强大的国家,都在战争状态下持续良久。所以在唐代中期,封建统治者逐渐放弃了对外全面进攻的政策,在保留主动进攻的条件下转为适当防守。为了避免境外游牧民族势力对帝国边境的袭扰,唐廷在边关地区设立了诸多节度使,总揽地方军政大权以卫戍地方。

事实上,唐代的节度使和曹魏时期的都督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节度使和都督一样,权力的行使都必须在中央朝廷的严格监控之下,并不是刻意肆意妄为的。这样做的好处便是可以压制地方的军事实力,避免未来有一天对朝廷造成威胁。但这样做的基础必须是要拥有一支具有强大战斗力的中央军,才能够保证地方无法威胁到唐廷的地位。很可惜,唐玄宗并没有一支这样的军队。

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皇不得不解除对于地方节度使的诸多限制,允许他们尽可能的多多募兵,并抓紧对新兵的训练。但在安史之乱解除后,唐廷便面临着曾经下放的权力难以收回的局面。

诸多节度使在战乱时期飞速发展自身的实力,以至于在战争结束后依然保持着强大的军事力量,这让唐廷无处下手并削弱地方藩镇的力量。逐渐,地方藩镇开始向唐廷索取更多的权力,唐廷也碍于地方强大的军事实力不得不再次下放权力,如此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导致唐末时期的藩镇势力越来越强大。

唐帝国境内的经济基础被破坏,经济出现了停滞甚至是倒退的现象

战争无疑会给经济带来毁灭性的影响。当战火引燃时,无论多么强大的经济基础都会面临着崩溃和毁灭。在唐中后期以前,黄河以北的地区一直是历代封建王朝的经济重心和文化中心,唐廷也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将最好的资源优先给了北方。

安史之乱发生后,黄河一带的经济基础遭到了严重摧残,许多百姓为了躲避战火选择举家南迁。《安史之乱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影响》一文中曾经提到:

"北方,尤其是山东,也就是黄淮海平原,自秦汉以 来一直是以关中为首都的帝国的粮仓。这也是隋唐王 朝之所以能够完成统一的基础之所在。虽然遭受秦汉 之际、两汉之际、东汉末年和隋末的大乱而元气大伤,但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之后,至少可以恢复原来 的繁荣。这一局面一直持续到玄宗年间。当时长安所 需要的粮食,大部分取自该地。江南经济虽然由于六 朝时北方人民南迁而有持续发展,但还没有达到或超 过黄河流域的水平。比较天宝八年的仓储,北方各地 的粮食超过南方各地储量一倍以上,以此可窥全豹。"

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当时的北方已经不再是宜居区,固执地留在旧土只会增加危及自身安全的风险。加上北方的粮草也大多被叛军所征收,土地也因军队的行军而无法进行秋收,所以才促使北方百姓逐渐大批量南下。

北方百姓在南迁的过程中损失了大量的财富和土地,在抵达江南一带后为了谋求生计被迫依附于当地地主或世家大族,成为了佃农。这样就促使唐帝国境内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比较剧烈的变化,佃农数量的增加也给唐帝国在征收税收和征发徭役时带来了很大阻力。

但需要承认的是,北方百姓的南迁也促进了南北方文化的交流和科技的传播。随着北方百姓逐渐在南方定居,北方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科技制造技术也被南方百姓所习得,南方的经济也因此逐渐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为后来经济重心的南移埋下了伏笔。

兵力的集中调动导致边防空虚,帝国版图渐渐缩小

上文已经提到,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唐廷才逐渐意识到中央军已经不堪重用,无法与叛军相对抗。虽然唐廷命各地节度使率兵勤王,但也并不是所有节度使手中的将士都为精锐之师。

这一时期的唐军精锐主要集中在驻守边关的节度使手中,而内地节度使所掌控的军队因常年不经战事也逐渐丧失了原有的战斗力。为了尽快平定安史之乱,朝堂上逐渐出现了主张逐渐调拨镇守在边关的部队进入内地,以此拱卫中央的声音。《旧唐书·列传·杜鸿渐》中曾经记载过相关内容:

"鸿渐知肃宗发平凉,于北界白草顿迎谒,因劳诸使及兵士, 进言曰:'朔方天下劲兵,灵州用武之处。今回纥请和,吐蕃内附,天下郡邑,人 皆坚守,以待制命。其中虽为贼所据,亦望不日收复,殿下整理军戎,长驱一举, 则逆胡不足灭也。'肃宗然之。及至灵武,鸿渐与裴冕等劝即皇帝位,以归中外之望,五上表,乃从。"

根据当时的情况来看,唯有同样身处边关的朔方军才能够与叛军一战。二者都拥有着较为相近的战斗力和战斗经验,这也是唐廷最大的希望。为了增大胜算,唐廷又调拨其他驻守边关的节度使率兵前往平叛,但这却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在笔者看来,唐廷选择调拨边关节度使的军队,恰恰证明了局势已经到了最后关头。唐初时期,封建统治者虽然不断对外发动征服战争,但都没有将彻底征服周边的少数民族。随着唐帝国对外政策的转变,周边的少数民族也逐渐恢复了元气。只是因边关仍然驻守着大量唐军精锐,所以一直都没有对唐帝国本土构成威胁。

但此次唐廷将边防精锐尽数调入内地进行平叛任务,直接导致边防力量的空虚。西域和河陇地区因吐蕃的内侵而相继沦陷,曾经的藩属国南诏国也趁乱起兵,进犯帝国南部。虽然南诏国在进犯唐帝国的同时还表示自己是受吐蕃胁迫,但却并没有因此减缓进军的步伐,这也仅仅是南诏国担心未来遭到唐帝国的复仇而编造出的谎言而已。

结语

安史之乱无疑是唐朝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这场战争之所以会爆发,绝不仅仅是因为安禄山及史思明心生反意,想要自己做皇帝那么简单,而是潜藏在唐帝国繁荣表象下的矛盾集中爆发的体现。

引发安史之乱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唐玄宗不顾内外势力的均衡,只因个人喜好便将帝国内部的军政大权交付给了节度使安禄山,导致安禄山在自己的驻地内日益发展壮大。与此同时,唐廷也没有尽快组建战斗力强劲的中央军,在面对已经腐化至极点的旧军时竟然无动于衷,最终导致面对叛军毫无抵抗之力的不利局面。

所谓"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唐廷在意识到中央军不堪重用后果断决定调拨边关节度使的军队参与平叛,这一举动确实为将来平定安史之乱提供了重要基础,但也因此丧失了边关大片土地。即便后来唐廷收复了诸多旧土,但当地的百姓的生命安全都遭到了严重的威胁,经济基础也因此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