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真实的西凉铁骑,在东汉王朝长期与羌人作战的过程中形成,又与羌人相吸收和影响,是一支游牧色彩非常浓厚的军队。

曹操与马超的潼关之战,就体现出西凉骑兵以骑射见长的特点。 曹操亲自率军从潼关北渡黄河,前队刚过,曹操和许褚以及虎士一百余人断后,马超突然率领步骑一万馀杀到,箭如雨下,曹操几乎丧命。曹操部下虎痴许褚一手用马鞍挡箭,一手撑杆,拼死救出曹操。

但是东汉王朝每次镇压羌乱都取得了成功,证明比起纯粹的游牧军队,西凉骑兵又能凭借农耕民族骑兵更好的格斗能力和纪律取胜,如同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击败乌桓、鲜卑等异族一般。

那么与中原地区的骑兵相比,西凉骑兵的优势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马大:西晋时有“凉州大马,横行天下”的说法。从东汉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铜车马仪仗俑之比例来看,其马匹也确实硕大。

甘肃在当代戈壁连绵,是隋唐开始水土破坏严重的恶果。在汉晋南北朝时代,凉州水草丰美,是农耕地区最广袤优质的马匹蓄养场所,而又以河西走廊中凉州治所武威一带的草场质量最优。汉武帝取得中亚的大宛马、乌孙马等宝马,就在武威等地蓄养,与本地马种混血,极大地改善了凉州马匹的品种。

优质的马种提供了更强的奔驰速度和冲击力,也能够在承载具装时有着更强的续航能力。此外,凉州骑兵所用长矛明显长于内地,这也无疑与拥有更庞大健硕的马匹有关。

二、擅长山地战:蒙古高原并非一马平川,而是群山纵横。所以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骑兵都具备一定的山地作战能力。

但这点山陵起伏,比起羌人活动的凉州地区无疑是小巫见大巫了。

《资治通鉴》提到,东汉虞诩对大将任尚进言时曾指出羌人都是骑兵,所以朝廷以大军讨伐往往无功。可见羌人的马匹蓄藏量之多。然而羌人的行动,往往穿行于山陵岩谷之间,聚散如风,随意无阻(这也是羌乱比起匈奴人显得难缠的关键)。这足以证明羌人骑兵擅长在山地地形奔驰作战。东汉王朝在凉州大规模建设骑兵,由虞诩始。其后凉州骑兵受到羌人影响,也吸收了不少忠于汉王朝的羌兵,因此山地战能力极为出众。

历史上,与马超、韩遂等关西诸将会战时,敌人出现得越多,曹操越高兴。这正是因为西凉兵擅长山战,如果各依险阻,逐步消灭需要花的时间太长,他们纷纷到平原地带与曹操会战,正可以一网打尽。

三,坚韧果劲,悍不畏死:在西汉时,凉州所出的“良家子”骑士就以多力善射,武艺精湛,悍勇敢战闻名。进入两汉之后,长安一带因为长期作为帝国政治中心,生活优渥,关中人尚武精神退化,老秦之地剩余的优质兵源也多存在于雍、凉、并三州交界的陕北地区。

由于雍凉之地多山的缘故,西凉战士往往从小翻山越岭,耐力惊人,其作战的韧性超过中原地区的战士。既然拥有如此优越的条件,更是轻重装冲击骑兵、骑射手、步弓手等各类兵种齐全,甚至步兵也擅长使用长矛,战力可观。为何在汉末的争霸当中,西凉军未能重现赳赳老秦并吞六国和刘邦扫平项羽的盛况呢?

这与西凉人受到羌人长期影响后,组织度和集权意识下降有很大关系。在各支蛮族当中,羌人以首领威权不稳定著称,大小部落分散互不统属,各自争杀不休。这种局势避免了被中原王朝军队轻易以斩首战术一网打尽,但也对凝聚力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同样的情况,就体现在东汉末年的西凉军当中。

董卓死后,西凉军马上分为李傕、郭汜、张济、樊稠、段煨、董承等多部。演义中的韩遂八部将,正史当中也是独立的小军阀。另外,东汉王朝对于凉州人多有歧视和打压,导致凉州军表现得异常排外。吕布作为并州人在西凉军中受排挤,正是他杀死董卓的重要原因。且凉州人的蛮化也导致西凉诸将大多不擅长民政,轻视文化,残暴好杀,难以获得民心。

由于有这些因素,因此雍凉并不能如秦汉开国一样,凝聚成铁板一块。曹操与西凉军作战虽然一度极为艰难,但仍然利用各军阀之间的猜疑与不和,大破西凉联军。当然,多山的凉州不适合具装骑兵作战,因此西凉军当中的具装骑兵比例不高,西凉铁骑在平原对冲,可能因此并非全装的虎豹骑之敌,这或许也是渭南之战联军大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马超被彻底击败,投奔刘备后,在汉中之战时进入武都郡招诱羌人和凉州强豪,刘备无疑因此获得了一部分西凉骑兵。但蜀汉政权大规模拥有西凉骑兵,还得等到诸葛亮派魏延、吴懿深入羌中,大破郭淮,增加了在羌人中的影响力,加上凉州上士姜维的加盟,使得诸葛亮每次北伐都能获得一定数量的凉州兵源。

后来姜维北伐时也非常注重招诱羌人和迁移凉州汉人百姓,安置在蜀地。如襄武之战获胜后,姜维收降狄道长李简,又拔河关、狄道、临洮三县民回归蜀地,这无疑都是出于获得悍勇的凉州兵源,以增强季汉政权骑兵力量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