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明朝有一位皇帝,他在位时间长达48年,是明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但与此同时,他又和他勤政的先祖朱元璋相去甚远,在执政后期有长达20年的时间不上朝。很多人会好奇为什么一个20年不上朝的皇帝没有被推翻呢?但是却很少会问到万历皇帝要20年拒不上朝。

万历皇帝是明朝的第十三位皇帝,他在10岁即位,在母亲李太后、首辅张居正和大伴冯宝的陪伴下成长。张居正一边用了十年的时间治理国家,实行一条鞭法,让明朝出现“中兴”之景;一边又悉心教导学生万历皇帝,希望万历皇帝能成为中兴之主,带领明朝走向中兴。

可是,在张居正去世几年后,万历皇帝就经常以身体健康为由取消经筵日讲,到最后直接发展成几十年不上朝不面见大臣,就连内阁首辅也只能偶尔见上一面。那么万历为什么不上朝?

万历皇帝的怠政有哪些具体表现?

万历皇帝的怠政具体表现在“六不做”,即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

“不郊”是指万历皇帝不去祭天祭地。按照《周礼》,皇帝要“冬日至,礼天神;夏日至,礼地袛”。对于皇帝来说祭天祭地那时国之大事,清朝康熙皇帝祭天时,还要走着到天坛,提前还要戒斋以示虔诚。

“不庙”是指万历皇帝不去祭奠宗庙、太庙。古往今来人们都讲究要忠孝,要对皇帝忠,对父母孝。可是作为皇帝的万历,竟然懒到不去祭祖。

“不朝”指的就是万历长达20年不上朝。按说皇帝应该每天主持朝会,决断国家大事。但是大学士方从哲送去给万历的奏折,愣是六天也没有结果。明朝萨尔浒大败后,方从哲上书,希望皇帝能够召集文武百官,讨论御敌方略,结果万历还是不管。

“不见”是指万历皇帝不见大臣。再拿康熙举例吧,康熙每天上午要御门听政,下午还经常接见大臣。上到巡抚总督,下到知县知州,康熙都经常亲自召见。可是万历比较牛,曾经出现过内阁首辅三年没见到他的情况。

“不批”指的是万历皇帝对朝臣的奏折视而不见。明朝是有一个规定的,大臣除非有紧迫的情况,不然是不轻易上奏章的。只要是皇帝收到奏章,不管是同意与否,都是会赶紧批示的。结果万历皇帝既不批示也不下发,反正皇宫大,有地方放这些奏章。在当时,上朝尚书,下到知县,缺员得不到补充,请辞也得不到批准。

“不讲”则是万历皇帝不参加经筵日讲。经筵是专门为皇帝设立的讲席,是由大学士、翰林院学士等担任主讲,来和皇帝切磋经史的,也还是皇帝和朝臣讨论治国理念的场所。结果万历皇帝根本没空搭理他们,这经筵一停就是几十年。

万历为什么选择怠政,真的只是因为懒吗?

在我小时候的印象里,皇帝是大权独揽的独裁者,他说一就没人敢说二,想睡谁就睡谁,想杀谁就杀谁。但是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皇帝并不总是一言九鼎的,反而很多时候都要考虑其他人的想法。毕竟国家是他的,但是并不能一个人来统治,想要治理国家,还是要有合作者的。

特别对于明朝这样的朝代,随着文官集团的不断发展,对皇帝的制约也越来越大,再像朱元璋那样动辄杀上万人已经不现实了,所以皇帝也是被文官集团所压制的。毕竟前例就有嘉靖所谓的“大礼仪”之争。

而万历朝也一样,随着争国本事件的爆发,导致万历皇帝和文官集团的对立达到了顶峰。其实对于文官士大夫来说,万历的哪个儿子当皇帝都无所谓,不过无所谓是无所谓,该让谁当皇帝这事,还得我们说了算,而不能让万历皇帝自己掌握。

万历皇帝的意愿呢则是立自己喜爱的郑贵妃之子朱常洵为太子,文官集团则以祖制占据制高点,要求立长子朱常洛。只要在立太子这件事和皇帝站一起的,那就是奸污小人,肯定要被文官群起而攻之的。

万历皇帝可以处罚一些具体的带头挑事的官员,但是这样的人抓了一批还有一批,他总不能和整个文官集团为敌,毕竟治理国家还要靠他们。所以万历皇帝怎么苦心积虑的抗争,在这件事情上,还是要妥协的。

这对于想要摆脱张居正的阴影而有所作为的万历来说,是比没有立朱常洵为太子更痛苦的事情。这让他意识到,他将永远受到文官集团的制约,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行使皇权。在《万历十五年》中,黄仁宇写道:

“此时,皇帝的心灵留下了永久的伤痕,他的臣僚也在没有机会能使皇帝按照他们的意志执行任务了,皇帝仍然是皇帝,但是再也不愿意做任何事情使他的文官快意。”

万历怠政的影响

万历随着争国本事件的失败而心灰意冷,开始了消极怠政。这让文官集团也很难受,从此明朝政府成为了一潭死水,文官们只能希望万历早早驾崩,可是万历皇帝一直活到了1620年。而张居正的改革成果已经荡然无存,国库空虚,激起百姓揭竿而起。与此同时辽东后金崛起,大明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总结:万历皇帝几十年的怠政,虽然和他自身性格与所处环境有很大影响。但是作为一国之君,对文官产生不满而采取消极怠政的方式,于国家和百姓都是极不负责的。《明史》评价:“明亡,实亡于万历”,并没有错。聪明如万历,应该能明白,即使是皇帝也不能为所欲为,更何况这样的消极对抗,于自身于社稷都是百害无一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