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明朝中前期,朱元璋时代遗留下来的武勋贵族一直是明朝的军事中坚。由于黑心老板朱元璋制定的政策,明朝的军官制度都是世袭,无法对军事贵族进行换血。明朝中前期比较靠谱的将领,大多是开国功臣之后。而基层的军官则更是一些开国时期就追随太祖南征北战的士官后代,而其中的佼佼者就是英国公张辅。
然而在土木堡之战中,武勋贵族几乎全员跟随明英宗出动,也几乎全部损失于此战。英国公张辅堪称大明军神,他南征北战,建功无数,让蒙古人闻风丧胆。但是在此战中,明英宗和王振不让他参与指挥,生怕他抢了自己的功劳。结果张辅却无辜地死在了这场荒谬的惨败中,时年七十余岁。
和张辅同死的,还有成国公朱勇、泰宁侯陈瀛,驸马都尉井源,平乡伯陈怀,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陈埙,修武伯沈荣,都督梁成、王贵,等等。此战中,明朝积累的武勋贵族几乎全被扫光,这也使得明朝和宋朝一样,出现了重文轻武的恶劣局面,明朝的军事实力急剧衰落,而且还是不可逆转地衰落。
土木堡之变的影响体现在哪?
土木堡之后最大的影响则是于谦创建了文官领兵的先河,从而导致明朝武勋阶层彻底的衰落,无法与宦官和文官相抗衡而后创建的巡抚领兵制度根本上杜绝了武将上进的道路,造成军队战斗力和战斗意志低下。领兵的文官由于科举制的缘故,很少有军事能力。由于底层吏治被胥吏把持,明代文官甚至连行政能力都不足,完全是一帮只会空谈和党争的文人,甚至其实际能力还不如宦官。这种情况出现在治理地方到还好说,一旦带兵打仗就会劣势尽显。另外,文官领兵会将朝中无所不在的政治斗争引入到军事中。文官带兵打仗,文官的政敌在后方扯后腿断大军的给养,乃至御史在朝中参奏,如此这般不堪,焉能取胜。因此,明代中期以后不要说开疆拓土,连收复失地都很少。个别几个有能力收复失地的还恰恰不是文官。比如毛文龙、郑成功,借助后金以及荷兰统治力的不足,建立了新的根据地。可以说,自土木堡之后,明朝的军制已经彻底走向了糜烂,也为后来后金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