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明英宗朱祁镇一直有一个噩梦,那就是正统十四年的一次北伐。五十万大明军队和蒙古人交战,五十万军队啊,都是明成祖皇帝北伐留下来的精锐部队!五十万军队几乎全军覆没,朝中勋贵武将折损近全。这是多么可怕的天文数字?土木堡之变,几乎导致了大明帝国衰落成为必然,朝廷之上的武将们再也没有了往日的荣光,文臣们开始跃跃欲试,希望成为朝廷上的主导角色。

关于明朝土木堡之变的影响

可不仅仅是皇帝的改变,不仅仅是君临天下的那个九五之尊发生的变化。首当其冲的就是朝廷的局面发生了改变。原本跟随朱元璋一起的那些功勋旧臣的子嗣们在土木堡的战场上被杀了个遍,朝廷之上的武将势力变得愈发的单薄,原本朱元璋为了预防北宋武将地位低下而导致的积弱局面有了复苏的苗头,原本这些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元勋子弟在洪武朝就被朱元璋杀掉众多,朱棣南下靖难又杀掉一批,如今土木堡之变又死掉一批,所以朝堂之上,几乎不存在可以和文官集团对垒的武将势力了。

勋贵武将们的离去,也代表着大明最精锐武装力量的锐减,因为明英宗北伐的失败,这些曾经代表着大明最强大势力的明军三大营,直属于大明皇帝的三大营几乎全部灭亡,五十万大军一夜之内全部覆灭,这对任何一个王朝来说,都是伤筋动骨的事情,对大明也是这般,原来的大明朝,对外敌的政策非常的统一,就是暴力统治,暴力进攻,不服的就打,打到你服气为止。原来的北元残余势力就是这样的,但是土木堡之变以后,大明就再也没有原来的实力、能力如此了。我们可以发现,土木堡之变之后的大明,对于蒙古的政策从原本的主动转为了被动。

第三个影响,或多或少的改变了大明的命运。将士少了可以再招募,武将少了可以再补充,但是思想改变了就很难扭转。"天子守国门、君王守社稷"的思想正式形成。

土木堡之变发生之前,蒙古军队的兵锋非常逼近京师,有很多大臣主张朱祁镇南迁避让,但是于谦死活不肯,他以死相谏,说出了"天子守国门"的话语,他举例当年南宋南渡之后的下场,最终只有偏居一隅,完全没有天子之国的样子,如果大明如此,那么就是步南宋的后尘,必然不会善终。朱祁镇害怕,他不想成为大明千古的罪人。后世的崇祯皇帝也是这样,大臣们死活谏言他南迁南京,但是崇祯皇帝也搬出了于谦的这话来,最终他自缢而死。

土木堡之变,就是大明帝国开始走向衰败的一个最大的转折点,武将们的命运也从此开始改变,正如后来的袁崇焕、毛文龙等人,土木堡之变的影响对于大明来说,可以说是终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