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苻坚其实是一个圣之不时者、圣之不群者,也就是说,苻坚这个努力把自己打造成圣王的人,其实是生错了时代、生错了人群的。他不应该生在五胡十六国那样的大乱之世,也不应该生在氐族这么一个人口基数极少的族群,他应该生在像汉唐那样的较稳定时期,应该生在汉人、鲜卑人、蒙古人、女真人等拥有很多或比较多人口基数的族群里。

苻坚是一个很仁慈的人,对于反叛他的氐族豪酋甚至苻氏宗亲,他不能痛下杀手,反而还会予以任用;对于曾经与他为敌的慕容氏、姚氏他也不能痛下杀手,反而还把他们迁徙到关中地区集中生活,并给慕容垂等人以高官。他一心想要在乱世塑造一个圣王,却没想到乱世的杀戮远远没有结束的意思。

以天王苻坚的儒式“圣王”人格,换到北魏孝文帝、西魏宇文泰、北周武帝、隋二帝、初唐二帝任何一个的身上,都是能成一番较稳固大业的,问题在于苻坚所处的时代不允许苻坚仅仅凭借“圣王情怀”取得一统,而苻坚周围也没有足够的官僚集团来弥补苻坚性格的不足。

义感君子,利动小人。吾等生逢先帝尧舜之化,累世受恩。非常伯纳言之子,即卿校牧守之胤,而可坐视豺狼忍害君父! ----------《晋书·载记十五》郭质响应苻登号召时言之

永固雅量瑰姿,变夷众夏,叶鱼龙之谣咏,挺草付之休征,克翦奸回,纂承伪历,遵明王之德教,阐先圣之儒风,抚育黎元,忧勤庶政。-----------《晋书·载记十五》

历史进程给予苻天王的只是人口基数过少又处于关中动乱区的氐人族群、只是除了王猛再无“非部落贵族”的统治集团、只是毫无汉人世家支持的统治中层、只是汉胡矛盾仍旧尖锐的十六国形势、只是成功稳定汉化先例的几无。在历史进程相当不充分的大势之下,苻天王妄图仅凭自己的一腔“尧舜王道”热血,便一统寰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儒式理想主义上苻坚很像王莽。

苻坚好功,而不能忍,智大而不见机。猛知其不能除垂,故劝以勿伐晋耳。不然,以坚之强,而欲取晋,夫又何难之有! ------------王安石

夫有功不赏,有罪不诛,虽尧、舜不能为治,况他人乎!秦王坚每得反者辄宥之,使其臣狃于为逆,行险徼幸,力屈被擒,犹不忧死,乱何自而息哉!《书》曰:‘威克厥爱,允济;爱克厥威,允罔功。’《诗》云:‘毋纵诡随,以谨罔极;式遏寇虐,无俾作慝。’今坚违之,能无亡乎!-----------司马光

我给大家简单概括一下这两段话的主旨:宋代“安石头”先生(王安石)说他是:嗜好尧舜圣王之功业,不能忍受历史进程的缓慢,看不见大势时机,是迟早药丸的;宋代“搬石头”先生(司马光)说他:不会使用威势的君王,根本就不是真尧舜。

不会运用帝王权谋是天王苻坚作为一名君主的短板,不能明察历史进程是天王苻坚作为一名政治家的短板,这些性格短板没有充沛的官僚集团来群策群力,单凭王猛一人是没法儿弥补的。

同样是征服西边的凉与东边的燕,北魏就能顺利地实现河西、辽东汉人世家的内迁以及汉魏典章制度的学习,前秦就阻力重重。前秦始终没有给汉人世家以上升渠道,这就使得前秦无法克服部落酋长贵族们的擅权,无法真正实现君主集权,苻坚的周围只会有更大比例的挂着汉地官名的部落酋长,而非秦汉帝国式的中央官僚。

所以,淝水之战的大败也不是没有理由的巧合,完全就是前秦政权无法实现真正的君主集权,无法建立彻底的官僚体制所致,是前秦本身充满部落色彩的松散性所致,王猛恰恰是看到了这一点方才在临终前劝阻苻坚南征的,可惜他苻坚并没有听得进去。

综上,不时、不群、空有情怀的苻坚虽然值得敬佩,但并不值得学习。历史进程需要的是一个能够突破阻力改革北方政权的一个强有力的人或强有力的一群人,而不仅仅是苻坚和王猛这对孤零零的经典CP。毕竟苻坚只是个好人,并不是一名合格的乱世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