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戚继光是明朝抗倭名将,虽然小时候家庭条件一般,但是他喜欢读书,通晓儒经和兵法,并且想建功立业。于是在倭寇之乱越发严重之时,他毅然加入了抗倭的军队,最终还建立了戚家军。面对倭寇来犯之时,戚继光的抗倭决心非常坚决,甚至于为了抗倭,他还不惜斩杀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这是怎么回事呢?

据《仙游县志》记载,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台州海门一带抗倭。有一次,有约三千名的倭寇在海门上岸,准备去临海、仙居一带抢劫。戚继光命令其子戚印领兵在双港与城西交界的花冠岩一带埋伏,自己出兵佯败,把倭寇引到上界岭,企图将倭寇全部引入包围圈后,两军夹击,最终达到一举全歼倭寇的目的。

作战之前,戚继光曾多次嘱咐戚印,不要急于求胜,一定要按计划来。然而其子戚印年少气盛,立功心切,还没等到倭寇全部进入包围圈就下令进攻,导致场面变得非常混乱,最终让一部分倭寇逃跑了。

回营之后,将士们都夸戚印英勇无比,然而,戚继光却对此十分不满,认为他不服从军令,以至于未能全胜,应该以军法处置,于是下令让人把戚印抓了起来。陈大成等将士听说后纷纷为戚印求情,认为戚印可以功过相抵,希望戚继光能够网开一面,从宽处罚。

戚继光却不答应,说道:“我身为一军之帅,若我自己的儿子违反军令后不处置他,以后怎么带兵。又有谁会听从我的命令呢?”于是,戚继光将自己的儿子斩杀,还把其头颅示众。后来当地百姓为了怀念戚印,还特意为他修建了一座太尉殿。都说虎毒尚且不食子,戚继光为何非要斩其子呢?莫非戚继光比虎还毒?

其实,关于戚继光斩子的故事,几百年来一直在闽,浙一带广为流传。甚至于这一故事还被改编成了闽剧《戚继光斩子》,以艺术的形式在民间流传不衰。但事实上,戚继光斩子这个故事是有很大问题的,那就是在按理来说,大义灭亲是一个有违伦理的大事,特别是对像戚继光这样的抗倭名将来说,史书应该大写特写,但奇怪的是,其他关于戚继光的记载中,都没有关于其斩子的记载。

而且,戚继光即便要斩子立威,也必须有子可斩才行,并且是要到抗倭的最紧要关头斩才有效果。但据正史记载,戚继光的儿子有戚祚国、戚安国、戚昌国等,根本没有戚印这个人,而且在戚继光抗倭之时,他的儿子还都是小孩子,根本不能领兵打仗。所以,且不说,戚继光当时有没有斩子的魄力,一个当时没有儿子就可以推翻戚继光斩子这个谎言。

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在平倭战争时期没有儿子可斩,也没有斩的必要。所以,很多人猜想,戚继光斩子这个故事,很可能是后人根据戚继光写的兵书《纪效新书》所说的:“若犯军令,便是我的亲子侄也要依法施行。”这句话中编纂出来的,其目的便是彰显戚继光大公无私的形象。

综上所述,戚继光斩子这个故事很可能是假的。但是即使这个故事是假的,我也毫不怀疑,如果戚继光当时有儿子,并且在某种特殊的情况下,戚继光会做出大义灭亲的举动的。因为他只有能够有“斩子”的决心,加上其出色的军事才能,才能管理好一只英勇非凡的部队,不然的话,戚继光根本创立不了戚家军,更不能成为抗倭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