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2020-07-11 来源:hao86 光绪帝 戊戌变法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大婚之后,光绪帝名义上接管了国家大权,但实际上,遇到真正的大事情,还是得向慈禧太后请示,并没有多少决定权。不过这些都无法抑制少年皇帝参政的热情。他求知若渴,迫切地想要了解外面的世界。光绪十六年(1890),驻美公使张荫桓回国了,光绪帝迫不及待地召见了他,向他询问国外的情况。后来,他又通过阅读黄遵宪的《日本国志》了解了东洋的情况。日本的明治维新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萌发了变法强国的志向。

自1840年中国国门被英国的坚船利炮打开之后,中国人就开始探寻让国家变得更强大、更富有的道路。

可以说,在19世纪下半叶,美、德、英、法等早已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位居世界前列,而原本相对落后的俄国、日本,在发展了资本主义之后,也迅速强大起来。在这种局势下,变革旧的制度和旧的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已经成为当时的一种世界潮流。甲午战争,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意味着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的失败,中国又一次陷入到了迷茫之中。

就在此时,以梁启超和康有为为首的一批有识之士,终于意识到:单单学习西方的技术还远远不够,我们需要更为开明、开放的制度。面对危急存亡之秋,光绪皇帝自然不能听之任之,开始对"祖宗之法不可变"的说辞,产生了怀疑。

他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一条振兴大清的路,于是,光绪帝自上而下的开展了一场"维新变法"运动。

此时,光绪帝虽然已经亲政了多年年了,但这十几年间他只是慈禧手中的傀儡,国家大权任然被慈禧左右。所以,康有为、梁启超的出现,给了光绪一个希望,一个可以夺回权利的希望。我们不难看出:开放言路、任用新人这些政策除了可以除旧革新,还能培养自己的势力。开放言路之后,所有人都可以直接给皇帝上书,这样就与慈禧没多大关系了,任用新人也是一样。

如果,当初政变成功,慈禧被囚,光绪真的还舍得立宪吗?这个可就很难说了,毕竟,作为一个一直接受封建教育的皇帝,刚体会到权力的好处,怎么舍得放弃呢?即便是这样,戊戌变法作为近代中国的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还是具有其进步意义的。虽然,最终被慈禧太后扼杀了,但是,也为13年之后爆发的辛亥革命打下了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