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当时满清政府已经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而上下都还沉浸在天朝大国的美梦,虽然,两次鸦片战争都失败,赔了大量的银子,丧失了大量的主权,但并不影响统治阶级的心情。

而中日甲午战却惊醒了很多有志之士。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定,让国人目瞪口呆。小日本什么时候也打上门来了。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急速衰落已经暴露无遗,成为谁都看得清楚的事实。西方列强把它看作一艘快要沉没的破船,争先恐后地扑上前来,想尽快从这里多捞取一把,掀起了在中国争夺势力范围的狂潮。

中国面对的问题已不再是过去所说的强或弱,而是更加冷酷的存或亡了。亡国灭种的现实威胁,像一个令人战栗的阴影,笼罩在每个爱国者的心头。

在被压迫民族中通常是政治上最敏感、最早觉醒起来的知识分子。他们目睹祖国面临沦亡的严重危险,满腔悲愤地起来奔走呼号,只是一时还突不破“忠君”精神枷锁的束缚,把忠君爱国看作一回事。康有为的那些声泪俱下、处处不忘“列祖列宗及我皇上深仁厚泽涵濡煦育数百年之恩”的话,打动统治者。光绪皇帝支持变法的态度,更使他们欢欣鼓舞,产生巨大的幻想。康有为等发动的维新变法运动,能够在国内掀起一股巨大浪潮,成为当时爱国救亡运动的主流,是很自然的。

然而,最终的结果并没有成功,只持续了103天就被慈禧镇压了下去,连光绪都被软禁了起来。

戊戌变法虽然没有成功,但是在思想上唤醒了人民

它帮助广大知识分子认识万国大势,看清中国面临的严重民族危机,提高了民族觉醒的程度。

它以广泛的规模宣传西方近代文化,即所谓新学,其中包括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

它初步宣传了民权思想,给知识分子灌输了一点初步的民主意识。这种民权思想的宣传,同样是和救亡要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有力地宣传了“变”的观念,对许多知识分子世界观的变化起了巨大作用。在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里,“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思想占着支配地位。戊戌维新运动期间,“变”的观念在宣传中占着突出的位置,成为变法主张的理论基础。康有为等力图从中国传统古籍中寻找这种宣传的依据。他们一再引述《周易》中所说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道理,来解释他们的变法主张。

历史学家范文澜对戊戌变法的评价:

“戊戌变法运动的进步意义,主要表现在知识分子得到一次思想上的解放。中国的封建制度相沿几千年,流毒无限……知识分子从此在封建思想里添加一些资本主义思想,比起完全封建思想来,应该说,前进了一步。”

特别是谭嗣同等“六君子”,慷慨就义,试图以生命唤醒民众。他那首

《狱中题壁》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绝对震撼人心。

被砍头前前还大声喊:“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可谓悲壮之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