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老李家的出身是北狄的鲜卑族。说白了,不管他们后来建立起来的唐朝有多么了不起,可是这胡人的血统总归是让老李家人感觉没面子的。尤其是在面对那些有着显赫家世的旧贵族们,李家人总觉得是有些抬不起头来的。

这怎么办呢?

这就和那些寒门的子弟一朝发达了,都得在朝里找个有权势的干爹或者老丈人,来抬高自己的身世一样,老李家拿了天下,也得找个有头有脸的祖宗,于是他们想到了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道教祖师爷,现成的高门槛,这个亲不攀白不攀。所以,李渊这边儿刚建立了大唐,那边儿就急急忙忙地拜了老子做祖先,还花大价钱重修了楼观台。

楼观台在终南山下,距离长安并不算远。有一种说法,说当年那个关令尹喜截下了老子,就把他带到了终南山,这里有尹喜自己盖的一座小楼,取名“楼观”。老子在那里写了五千言,就骑牛西去了。从此以后,这位令尹工作也不要了,每天就在这楼观里潜心研究老子留下的这五千言,并把它当作一种学术思想发扬光大。到了秦始皇二十八年,嬴政在这个地方建了座清庙以纪念老子,之后汉武帝又在这儿建了座老子祠。从此,楼观台便成了道教的发源地。

到了唐高宗李治时期,对于老子的认亲活动就进行得更加没羞没臊了,他直接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这可是个非常不得了的封号,比太上皇还要大好几个级别。纵然他的老婆武则天对于佛教痴心一片,但碍于整个老李家都拜了老子当祖宗,那她也就只好封老子的母亲为“先天太后”了。

到李隆基做皇帝的时候,有一天,他突然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白胡子老头,说他就是老子。这梦不知是真是假,反正李隆基醒来以后是坐不住了,立即下令重修楼观台,并说梦里老子交待他了,说在楼观说经台附近有老子的玉像一尊。派人去挖,果然还就真挖出来了。李隆基诚惶诚恐地把这玉像迎回兴庆宫,在大同殿里供奉着,还下诏全国各地都要设玄元皇帝庙,并且在长安招了一大批学生,专门学习老子留下的五千言。为了显示对这本书的重视程度,他还把《老子》从此改为《道德经》。这“经”的意思,当然就是比一般书的规格要更上一个档次了,受重视的程度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道教与佛教并行,两家各不相让,谁也不服气谁。但是,佛家有一个天然的优势,就是“佛”取得了民心,“道”行再高深,离老百姓的日子总是有些远,纵然背后有皇帝在撑腰,但佛教一直却处于领先道教的优势地位。

事情一直发展到唐武宗时期,武宗是个坚定的道教徒。他身边有个道士叫赵归真,天天在皇帝耳朵边儿上说要一扫佛教的歪风。正是瞌睡找枕头的时候,偏偏这些佛教的僧人们,还真就给人家递上了个枕头来。

到了武宗时期,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佛教的中心,寺院经济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他们占有大量的土地,要么是皇帝赏的,要么是有钱人送的。因为唐朝的法律规定了寺院里的僧尼不仅拥有土地所有权,而且还不用缴税,所以那个时候的寺院全都肥得流油,僧尼们也都一个个成了穿着袈裟的地主。

他们有了钱以后,就想要钱生钱,于是偷偷地搞信贷业务,开当铺,放高利贷,有的还以救苦救难的名义到处敛财。因为他们所有的收入都不必缴税,等于赚多少钱全是他们自己的。你说,如果你是皇帝,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存在吗?更何况寺院里这种优越的条件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剃头去当和尚,那全国其他的行业要怎么办呢?

抓着了这个“枕头“,赵归真就开始在唐武宗面前大做文章,终于鼓动了自大唐建国以来最兴师动众的一场灭佛运动。

这场灭佛运动对佛教的打击是致命的,寺院能毁的全毁了,僧尼该还俗的全部都还了俗。自此道家独领风骚,佛教一蹶不振。

说到这儿,你一定会问,一个九五之尊的皇帝,为什么会听道士的话呢?怎么,难道你真的忘了吗?道家有个看家的本领,就是炼丹治病,可保长生不老呀。哪个皇帝不想长生?哪个皇帝不害怕生病?只要道士们说他们能让皇帝青春常在,有哪个皇帝不愿意听从他们呢?

唐朝有不少皇帝跟道士打成了一片。

唐宪宗就是个例子。唐宪宗本来是个挺有作为的好皇帝,元和中兴是他一手创造的辉煌,只可惜好景不长,就是这么个挺有作为的好皇帝,却迷上了修仙术,整天在三清殿和一群道士学炼丹,不问朝政,最后死在了宦官手里。还有什么唐穆宗、唐敬宗、唐宣宗,包括唐武宗,这些皇帝全都被道士那长生不老的丹药给哄得五迷三道,但哪一个也没真的长生不老。他们也不想想,真要有那长生不老的仙丹,这世上哪有他们老李家的天下呀,秦始皇肯定活得好好的,这天下说不定还是人家老赢家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