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蜿蜒雄伟的万里长城举世闻名,在近2000年的历史长河中,长城始终发挥着保卫边疆,捍卫中原的重要军事价值。然而,作为首位贯通长城的皇帝,秦始皇修长城的举措,却为他带来了身后的滚滚骂名。

秦始皇为何一定要修筑长城

其实最早修筑长城的并不是秦始皇,而是南方的楚国。根据考古发掘,人们在湖北省竹溪县关垭子山口,发现了历史悠久的楚长城。

这段残存的楚长城约有300米,其外壳是由石灰掺杂黄土混合夯筑,其内心则是由黄土夯实而成。楚国修筑长城的根本目的,在于防御秦国的入侵。因此,至少在战国中期就已经出现了长城。

不仅是楚国,其他几个诸侯国也都修筑过长城。有的长城修筑在险要地带,用以防御其他国家的侵犯。有的长城则修筑在北部边疆,用以防御胡人武装入侵中原。

在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天下之后,秦始皇耗费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进行的工程,事实上也只不过是把原来由秦国、赵国和燕国分别修筑的长城连为一体。从而形成了东西绵延万里,首尾蜿蜒不绝的宏伟国防工事!

作为第一个统一华夏的千古一帝,秦始皇之所以会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也要贯通长城,可不仅是因为听信了“亡秦者胡也”的谶语,而是有其整体战略考量。秦始皇是想通过修筑长城,在整个北部边疆构筑起一条,可以有效区隔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部族的分隔线。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遣大将蒙恬,统率30万大军击败匈奴后,又于公元前216年夺取了河套地区。为了防止不甘失败的匈奴人卷土重来,他决定设置九原郡,并从内地迁移数万百姓,实行移民屯垦充实边疆的政策。为了确保边疆的安宁,就必须将原本并不衔接的秦、赵、燕长城连接贯通,使其成为一条完整的防御体系。

秦始皇修筑长城的弊与利

凡事都有两面性,兴一利必生一弊,修筑规模浩大的万里长城更是如此。虽然修筑长城既有巩固国防的现实需求,同时又可“以城代兵”,增强中原王朝抵御胡人入侵的能力。但却因为这项工程过于浩大,致使百姓为此而疲于奔命。沉重的劳役压迫,害得百姓苦不堪言,人们怨声载道无不痛恨秦始皇。

以当时那种科技不发达,生产力极其低下的现实条件,本应分期、分批的逐步完成工程。可是由于秦始皇的急于求成,所以不惜采取严刑峻法,迫使百姓竭尽全力加紧施工。可是修筑规模如此巨大的工程,所要面对的困难自然少不了!修长城的施工难度之高,民伕工匠之苦可想而知。

据有关资料记载:秦始皇为早日修好长城,不惜调动了30万民伕工匠以及囚犯刑徒。甚至大搞抓丁拉夫,不惜三丁抽一五丁抽二,在沉重的劳役压迫下,许多参加修筑长城的民伕,或是因为过度劳累而死,或是因为患病身亡!因此长城的连接与贯通成功,既是建立在民伕工匠的累累白骨之上,更是由百姓的血泪浇筑而成!

然而长城的成功修筑,当然也不是有弊无利!长城最重要的价值体现在军事上,这条雄伟的防御体系,为秦朝及秦朝以后的历代王朝,带来的是屏卫边疆,阻碍敌人迅速侵入内地的作用!长城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长城贯通之后,给游牧部族制造出了一条人工天堑!受制于长城的阻挡,迫使以游牧骑兵为主力的敌人,要想跨越长城攻入内地,就必须下马攻坚,从而使其失去游牧骑兵的灵活机动优势。守城作战是中原军队的强项,而草原骑兵却并不擅于攻坚战,这就迫使其以己之短攻我之长,从而陷于被动。

(二)、万里长城虽因过于漫长而显得防不胜防,但却是中原王朝化被动为主动的唯一选择。如果没有长城为依托,为了应对游牧骑兵的袭击,就必须扩充军队规模,实行四处分兵防守的办法。可是,这样做不仅很难防御敌人集中兵力搞突袭,而且还会带来无法承受的巨额军费开支,甚至有可能拖垮朝廷!但是有了万里长城就不一样了,由于长城是据险置塞,所以可供敌人突破的地方并不多!敌人即使集中兵力搞突袭,也只能选择攻破哪座关卡!因此有了长城的阻挡,至少可以避免游牧骑兵四面出击,甚至长驱直入的可能!

(三)、长城上烽火台林立,一旦发现游牧骑兵有大举入侵的企图,边疆哨兵可以在白昼燃起狼烟,夜晚点起烽火,向后方传递警报,以便朝廷及时调集军队支援前线!从后来汉朝与匈奴的斗争中,也能体现长城的重要价值!虽然汉朝初年,曾经饱受匈奴骑兵的骚扰,但游牧骑兵多是打劫边疆城镇,几乎很难深入到中原腹地,更难以对汉朝形成致命威胁!因此可以认为,正是由于秦始皇修筑了长城,才使得汉朝受益匪浅。也正是受制于万里长城的阻挡,才使得游牧骑兵无法恣意横行!

(四)、中原王朝与游牧部族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原王朝是以农耕经济为支柱,而游牧部族则以逐水草而居,游牧和射猎为生。因此中原境内城邑林立乡村密布,而塞外则是一片茫茫原野!游牧部族没有城邑乡村拖累,所以机动灵活便于转移。因此一旦发生游牧骑兵的大举进犯,遭受损失的只能是中原王朝!倘若中原王朝不甘受辱,决心反击敌人的侵略,将会面临这样一个难题:即便中原军队可以深入草原,可是如果始终无法找到敌人的主力决战,就很难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而一旦中原军队因为无力承受巨大的消耗而被迫撤退,又将随时面临游牧骑兵的反扑!

(五)、如果要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不仅需要巨额军费支持,还要进行最大限度的全国动员!有时甚至还会因为动员的兵力过多,耗费的财力、物力过大而透支国力。因此尽管汉武大帝与匈奴鏖战一生,但是除了因穷兵黩武造成的国困民穷以外,还是无法根除匈奴的威胁!至于占领游牧部族的土地,驻军屯垦以断绝其恢复力量的想法也不切实际,不要说大漠草原只适合放牧不适合农耕,中原人也没有办法适应塞外的苦寒气候!

何况对于中原农耕王朝来说,不适合农耕的土地根本没有占领的必要!但是却又不能因为既无心也无力占领草原,就坐视对手逐渐做大入侵中原!在这个时候,长城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有长城的庇护,中原王朝既可以在形势有利时深入敌境,主动寻歼敌人的主力;在形势不利时,也可以依托于长城沿线的防御体系,阻击或是迟滞敌人的入侵,为己方争取组织兵力进行反击的时间!

总结概括:秦始皇修长城,过在当时利在千秋!过在透支民力,利在屏卫边疆!这条西起临洮,中间经过陇西、宁夏、呼和浩特,东至辽东郡的秦长城,在以后历代王朝的继续修缮之下,持续发挥着巩固边防安全,保护中原内地的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