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在华夏历史上,汉朝的地位和重要性丝毫不亚于秦朝和唐朝,称得上是最伟大的王朝之一;带领汉王朝走向强大的是汉武帝刘彻,除了在军事上的成就外,他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颇有建树,虽然“废除百家,独尊儒术”在如今受到颇多的争议,但别忘了,正是因为统一了文化思想,才让华夏之后始终团结在一起。

而汉武帝刘彻之所以能大刀阔斧进行这些变革和对外讨伐,与他继位时强盛的国力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汉武帝之前,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文景之治”;而这里要说的,就是“文景之治”中的汉景帝,因为“文景之治”的缘故,历史上一直都将汉景帝刘启列为明君,但汉景帝是真的明君吗?

刘启是汉文帝的儿子,刘启为太子时,吴王刘濞的太子刘贤入京,陪伴刘启喝酒下六博棋。刘贤的师傅都是楚人,从而使他养成轻佻、剽悍的个性,平时又很骄矜,与刘启博弈时,为棋路相争,态度不恭敬,刘启就拿起棋盘打刘贤,不料把他打死了,汉文帝就派人将其遗体送回吴国去埋葬。从此刘濞怨恨刘启,这也是后来“七王之乱”的开端。

在汉文帝去世后,刘启继位,也就是汉景帝了;刘启即位后,先提拔晁错担任内史,然后又升晁错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之一。晁错经过分析,告诉刘启要特别提防诸侯势力最强大的吴王刘濞。但刘濞已经暗中准备了四十来年,他私自铸钱,又煮盐贩卖,为了积蓄力量,他还招纳逃犯,谋反之心越来越显露出来。所以,晁错极力主张刘启削夺各王的封地,即削藩。

刘启听从了晁错的建议,决定先削夺吴国的会稽和豫章两郡。刘濞见朝廷开始动手,不愿束手就擒,在公元前154年时联合各地诸侯王打着诛杀晁错、安定国家的旗号反叛作乱。这次叛乱共有七个诸侯王参加,史称为“七国之乱”。汉景帝得知消息后,和晁错商量出兵事宜。晁错建议汉景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京城。

刘启派太尉周亚夫带领三十六个将军去攻打吴国、楚国;派曲周侯郦寄攻打赵国;派将军栾布攻打齐国;派大将军窦婴屯兵荥阳,监视齐国、赵国的军队。当时正好窦婴入宫,请求汉景帝召见袁盎,袁盎曾当过吴国丞相,于是汉景帝问计于袁盎,但这袁盎却对汉景帝说,此次叛乱起源于晁错,只要了晁错,这“七王之乱”自然平息了。

而且当时的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都联名上书,弹劾晁错,提议将晁错满门抄斩。没想到汉景帝批准了,将晁错给腰了,当真是错杀忠臣。但晁错被杀后,吴王刘濞及其他几位诸侯王并没有撤军,反而是加速了进攻;但幸好周亚夫给力,仅用了三个月就平息了叛乱。

但这个对西汉有再造之功的名将,晚年却极为凄凉,起初是因立太子的事情而被汉景帝疏远,后又因被诬陷造反,悲愤之下绝食而亡;汉朝历史上两位顶级名臣,都因汉景帝而亡,这样的人还能被称之为明君?其实只能说,汉景帝够幸运,在他在位时期,名臣实在太多了,除了周亚夫之外,还有李靖、程不识等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