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魏惠王,姓姬,魏氏,名罃(yīng),出生于公元前400年,魏武侯的儿子,魏文侯的孙子,公元前369年即位,魏国第三代国君。

魏惠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公元前370年,魏武侯去世,魏国也陷入了混乱之中。魏罃在和魏缓争夺君位的斗争中胜出,公元前369年,赵成侯和韩懿侯亲自率领两国的大军攻打魏国,一举攻克魏国的城邑葵,又紧接着向西进攻魏国都城安邑。魏罃亲自督战,派出大军在浊泽迎战,由于韩赵两国士气正盛,大败魏军,随后安邑就被联军包围。魏罃心急如焚,却没有好的应对之策,只好静观其变。

此时赵成侯和韩懿侯意见产生了分歧,赵成侯想一举拿下安邑,杀了魏罃,让魏缓即位为君,然后再让魏缓割地求和。韩懿侯却说:“如果杀了魏罃,人们必定会说我们的行为残暴嗜血,如果让他们割地求和,人们又会说我们太贪婪。我们不如把魏国分成两个国家,这样魏国实力大大削弱,对我们就没有任何威胁了。”双方意见达不成一致,韩懿侯气急败坏,带着部队独自撤退回家了。赵成侯于是就联合魏缓,准备先灭了魏罃,再反过来卸磨杀驴灭了魏缓,自己独占魏国。可惜的是,赵成侯和魏缓的联军被魏罃、公孙痤大败。

即位后的魏惠王,并没有血雨腥风的屠杀以前的反对者,只是处理了几个跟魏缓关系密切的人,其余的大臣们照常使用,魏国很快稳定下来。公元前368年,相国王错逃到了韩国,于是魏惠王就任命公孙痤为相,同时魏惠王又提拔了一批青年将领庞涓、龙贾、公子昂。公元前362年,公孙痤在浍北大败韩赵联军,俘获了赵将乐祚。紧接着公孙痤又向魏惠王说:“现在韩赵嚣张的气焰已经被我们打压下去了,而西边的秦国才是我们的心腹大患,三十年间,我们和秦国打了六十四仗,夺取了秦国五百多里的土地,现在秦国还是跃跃欲试想要进入中原,二年前的石门一战,我们魏军死了六万人,这个仇我们必须要报。”于是魏惠王命公孙痤率兵征讨秦国,结果,魏军在少梁被秦军击败,公孙痤做了俘虏,秦献公也身负重伤,于公元前362年去世。

公元前361年,公孙痤在弥留之际向魏惠王举荐商鞅,可惜魏惠王不听,商鞅转而来到秦国,受到秦孝公重用,实行了著名的“商鞅变法”。公元前358年,魏惠王命龙贾修筑长城用来抵御秦国,六年后又进一步扩建,魏惠王此时对内休养生息,对外以防御为主,很快国力得到恢复,韩、鲁、宋、卫的君主相继去朝见魏惠王,魏惠王已然成为当时的首领了。

公元前354年,魏围攻赵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救援,齐将孙膑采取避实就虚“围魏救赵”的战术,大败魏军,活捉庞涓。公元前352年,齐、卫、宋三国联军把魏军包围在襄陵,同时秦国进攻魏国的河西之地夺取了少梁和安邑。最后襄陵之战魏军胜利,向西夺回了河西之地,但是魏国国力大损,只好和赵王讲和,将邯郸还给赵国并和赵结盟,从此魏国开始走下坡路。

公元前344年,魏惠王听从商鞅的游说,正式称王。公元前342年,魏国进攻韩国,韩国求援齐国,在马陵大败魏军,魏大将庞涓自杀,太子申被俘。公元前341年,魏国同时受到齐、秦、赵三国大军从三面的进攻。公元前340年,秦军大败魏军,公子卬被俘。魏惠王下令放弃安邑,迁都大梁。

公元前330年,魏军在雕阴被秦军打败,迫使魏惠王献出河西之地。第二年秦军又攻占了魏国的汾阴、皮氏、焦、曲沃等地。魏惠王为了联合抗秦,于公元前325年和韩威侯会于巫沙,尊韩威侯为王。公元前324年,魏惠王两次卑躬屈膝的会见齐威王,想连齐抗秦。公元前319年,魏惠王在五国的威胁下,驱逐了张仪,启用倡导合纵的公孙衍为相。魏惠王在对外上忽纵忽横,树立了太多的敌人,魏国日渐衰落,魏惠王也在同年去世。

魏惠王早期励精图治,勤于政务,重用公孙痤、庞涓等人,很快稳定了魏国国内的秩序。对外重创秦军,和各大诸侯国对战也不落下风,在诸侯国中率先称王,独霸中原,一时风光无限。晚期的魏惠王刚愎自用,心胸狭隘,喜欢形式主义,逼走了孙膑、商鞅、张仪等一大批治国之能臣,魏国霸业就此衰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