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战国时代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一篇,封建王朝第一次大一统的缔造者秦国就来自于战国时代。在这个时代,无数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大放异彩,为后世留下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这其中有一段故事是这样的:一个昏庸的国君无力治理国家,致使国家灭亡;有人担心这个国家的灭亡会影响到自己的国家,于是计划扶持一个傀儡,可是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傀儡在登基后,展现了自己卓越的政治才能,成功复国,成为了国家的中兴之主,后来甚至将国家打造成了不逊色于秦的强大帝国,实现复兴。

这个国家就是在战国七雄中存在感最弱的燕国,而这个傀儡就是国家的中兴之主燕昭王,作为质子,他上任伊始的一系列举动,大大出乎了人们的意料,使人不得不重新审视他。那么,燕昭王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能成为复国的中流砥柱呢?

千金易骨,天下贤士皆为己纳

当公子职历经千辛万苦回到自己的祖国时,他发现这个国家的实际情况比他所想像到的还糟糕百倍,子之叛乱的最大影响就是朝堂里的大臣们纷纷被排挤或者杀害,剩下的大臣为了避祸,或是逃亡外国,或是藏匿民间,他作为新王,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国内无人可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决定面向全天下广泛招揽人才。可是由于此时人们对他和他的国家没有什么信心,所以无人来投,使得他很苦恼,于是他去向郭隗请教办法。据《资治通鉴·周纪·周纪三》中记载:

"燕昭王於破燕之後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谓郭隗曰:"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原也。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

于是郭隗给他讲了千金易骨的故事,说有人喜欢千里马,但是好的千里马是有限的,而且争抢的人也有很多,即使用千金也难以买到,但是他用千金买死去千里马的骨头,天下的千里马见到他如此诚心,对待死去的马尚且如此何况优秀的马呢?还担心千里马不肯来找他吗?昭王听到后大受启发。

笔者初读这个故事的时候,也受到了启发:昭王对人才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所给的待遇不够优厚,故而天下的人才不肯来投,听到这个千金易骨的故事后,他应该用更丰富的物质赏赐来刺激人才,才能吸引到人才。但是这个故事还有后半段,笔者理解的也非常不够深刻。但是笔者是一个普通人,只理解到上述的层面,并不丢人。

作为一个优秀的国君,昭王的理解显然比笔者更深刻,他敏锐的感觉到郭隗就是那匹千里马,听完这个故事,二话没说就给郭隗建造了一座华美的房子,并且拜郭隗为老师。要知道,假如此时的公子职是太子,他拜老师无可厚非,但是在战国时代的封建思想中,国君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所有人都对国君唯命是从,按照礼法来说,没人有资格做国君的老师。所以昭王的行为,无疑是对天下宣告重视人才他的态度。

从此以后,天下的贤士纷纷来投靠昭王,以图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为他所用。这其中就包括后来名震天下的乐毅。在这些贤士的辅佐下,燕国衰败的国力渐渐得到了恢复,朝纲清明,军力强盛,百姓也得到了休养生息,整个国家紧密地运转了起来,据《史记·三十世家·燕召公世家》中记载:

"士争趋燕。燕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轶轻战。"

燕昭王重视人才,礼贤下士,对外改善了国家的国际形象,增强了国际声望;对内政令得当,增强了国家实力,这就是后期国家崛起以弱胜强的重要原因。

认清自我,冷静面对复杂局势

背负着国仇家恨的人往往都会有大志向,燕昭王立志要让燕国强大起来,在他在位的三十年间,国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政治方面,他制定了相应的法律,严格对大臣进行要求和考核,为国家提出重大建设性意见的人要重赏,对国家造成损害的人要重罚,此举大大提高大臣们的积极性,纷纷为国家出谋划策。接下来他深刻反省了造成子之叛乱的原因,认为大臣们不能只从贵族中任命,于是打开国门招贤纳士,对大臣的任命唯才是举,杜绝了任人唯亲,拉帮结党的现象。

在军事上,由于赵齐具有相对优势,所以昭王决定向北开拓,他选择了秦开作为主将,秦开曾生活在胡地,对胡地比较了解。据《汉书·匈奴传上》中记载:

"其后燕有贤将秦开,为质于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东胡,东胡却千余里。与荆轲刺秦王秦舞阳者,开之孙也。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距胡。"

在秦开率兵为燕国征伐了大片土地之后,燕国的国土面积一跃成为战国前三,仅次于秦楚。从此,燕国也有了大片适宜耕种的平原地区和更多的兵源地,军事实力随之增加,在巅峰时可以拿出士兵十五万,骑兵两万,战车六百辆。

在国力蒸蒸日上的时候,燕昭王复仇的梦想也一直没有忘怀,但现实和梦想往往是有差距的,齐国作为老牌强国,昭王觉得实力还是不够开战,选择了继续蛰伏。

这就是有大智慧的人,昭王清楚自己的能力,能做到冷静面对复杂的局势,因为此时的燕如果复仇的目标只有齐,而赵对自己有复国之恩,但是燕国实力不如齐暂且不提,如果因为自己有向中原进军的心,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和自己交好的赵有可能不支持燕,而和齐交好的秦也不能坐视不理,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有可能会引起巨大的连锁反应。

笔者认为,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最复杂的事情就是利益彼此纠葛,分辨不清,根本不存在固定的盟友和敌人,这点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历史任何割据的时代都无人能比。战国时期的国家战争中,背叛和欺骗数量是最多的,所以燕昭王能认清自我,冷静面对复杂局势的能力,是难能可贵的,也为后来灭齐奠定了基础。

拜将乐毅,信任换得终生侍奉

燕昭王在位三十年的隐忍没有浪费,他终于等到了大仇得报的那一天,据《史记·三十世家·燕召公世家》中记载:

"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轶轻战,於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湣王出亡於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齐城之不下者,独唯聊、莒、即墨,其馀皆属燕,六岁。"

战争的过程在这里不过赘述,大体就是说乐毅这位战争奇才率领联军屡战屡胜,半年打下了齐地的七十多城池,十分顺利。可是,当乐毅包围了齐的最后两座孤岛莒城和即墨后,用时一年多也没有打下来,却围而不攻,前后用时五年,也无法突破这最后一道防线。

这个事细想起来确实很有意思,七十座城都被攻破了,但是在燕军占有压倒性优势的前提下,却攻不破也耗不死缺人、缺粮、缺军队、缺国君、缺士气、缺补给的两座孤岛。虽然人类普遍认可战争是有偶然性的这个事实,但是那也是实力相差不大或者不至于太大的前提下,作为战国时期公认的名将之一的乐毅,是不是有什么想法呢?

据后世很多学者猜测,不排除乐毅有在齐地笼络人心,自立为王的想法,回看战国历史,这种事也不是没有发生过,只要获得周室分封,又拥兵自重,就可以顺利称王。而这个时候,燕国朝堂上也频繁传出了这种声音,而带头人就是燕国太子。

我们不能肯定乐毅是否真的有这种想法,毕竟这个时候他还是燕国攻齐的先锋。不过在这人心不稳的局面下,昭王必须做点什么来稳定人心。那么他是怎做的呢?他首先鞭打了太子,痛斥他传播谗言,接着将乐毅的家人用一百辆战车护送到了乐毅军中,用这种行为表达了对乐毅的信任,而乐毅,也不负厚望,用终生侍奉昭王来回报了他,燕昭王用他最后的智慧成全了乐毅的忠勇之名。

结语

战国时代,由于诸侯国间彼此争斗却又由于利益不得不结盟,导致各国之间都是面和心不和,为了维护他们所谓的信任,各国之间流行交换人质,也就是所谓的"质子",这些质子,虽然有王室身份,但是已经远离权力中心,因此质子这一群体并不得势。

公子职作为燕国送往韩国的质子,在大国的博弈间和赵武灵王的推动下成为了燕国的新任国君,表面上看是傀儡,可是他却以优秀的才能,摆脱了傀儡的身份,并且通过一系列优秀的表现,终于使得燕国重回战国七雄的行列。

甘于隐忍,用人不疑就是燕昭王最大的才能,在他意外登上国君之位后,他并没有沾沾自喜,沉默酒色;也没有骄傲自大,刚愎自用,而是在郭隗、乐毅、邹衍等人的指导下,以有才能者为师,踏踏实实的学习治国的方法,并且从不胡乱怀疑别人,给予手下能臣良将充分的信任和支持。而且他头脑冷静,甘于隐忍,没有因为一夕得到权力而膨胀,几十年内都牢记国仇家恨却能正确行事,这些都是他由一个质子蜕变为一代明君的重要原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