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在教育孩子尊老爱幼,懂得分享时,我们都会用到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是我国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也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因为让梨的事迹,让他的名字在历史上流传下来。家里买了梨,小孔融会把大的送给哥哥,小的留给自己,小小年纪便知礼节、懂谦让,无论在古代父母还是现代父母的眼里都是教育孩子的榜样。于是“融四岁,能让梨”成为教育脍炙人口的教育格言。

很多父母甚至认为“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一个人一生有什么样的作为和品格,从小时候的行为中就能看出来。实际情况真是这样吗,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至少从孔融本人的人生发展轨迹看,这句话是值得质疑的。那么孔融长大后究竟成了什么样的人?他又经历了什么?总之,剧情反转得有点让人难以置信。

长大后的孔融仍然才华横溢,满腹诗论,他的作品曾得到曹丕的高度赞许,不过随着才气的外露,身上的那股清高劲儿也愈发明显。小时候因为让梨给哥哥名声外扬,其实后来还有一次也是为了保护哥哥更加赢得了人们的称颂。

当时有个名士叫张俭,是孔融哥哥孔褒的朋友,这人因为受到高官中常侍侯览的嫉妒,遭侯览的暗害追杀。慌乱中,张俭找到孔融家找孔融的哥哥孔褒相助,但当天孔褒却不在家中,讲义气的孔融二话没说收留了张俭。

事后,孔家两兄弟也因此受到牵连被捕入狱,狱卒对他们进行审讯,孔融一个劲替哥哥开罪,把罪责往自己身上揽,而哥哥也一直替弟弟开罪,主动承担。最后虽然还是哥哥承担了罪责,但孔家人关键时候保护家人的义举被奉为佳话广为流传,孔融自是美名更加远扬。他整个人也更加膨胀起来。据说当时有郡县官员盛情邀请他作客,他都懒得理。

汉献帝时,孔融官至北北军中侯、北海相、青州刺史等官职,身上的清高之气从自傲变成了自负。孔融在官场上无所顾忌,他任意揭发自己看不惯的腐败现象,特别是对于特权阶层宦官群体,毫不手软,自然得罪的人不在少数。

孔融引火自焚的直接原因是他得罪了权臣曹操。历史上有很多识时务者为俊杰的人,可孔融不是,汉室没落人际皆知,但他却仍然坚守对大汉的热爱,不把曹操放在眼里。

孔融多次轻慢曹操,使曹操如鲠在喉。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大军征伐乌桓,不料却遭到孔融的讽刺:“大将军这么厉害攻打乌桓,怎么不把拒绝上供弓箭的肃慎人,偷盗苏武牛羊的丁零人一起收拾了呢”。后来,打仗军粮紧缺,曹操颁布禁酒令,不想孔融又出来“捣乱”,他多次给曹操写信反对禁酒令的实施,言语之中多有傲慢。

孔融作为社会公众人物,他的一言一行必然会对当时的社会舆论产生导向作用。可以想象曹操有多厌恶他,而这种厌恶让曹操身边善于察言观色的大臣郗虑察觉到了, 他开始一个劲在朝堂之上搬弄是非,诬陷孔融诽谤朝廷。

随即,对孔融的大规模攻击正式展开,在曹操的授意下,丞相军祭酒路粹上书大肆捏造孔融的罪行。说他在北海期间,“招合聚众,欲谋不轨”,又说他曾和孙权有过于密切的交往,最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说他“孝行有亏”,无视纲常伦理。汉代起,儒家伦理思想奉为官方哲学,是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要从内心深处自觉遵行的行为规范。

路粹的证据是,孔融有一次在和祢衡聊天时,说了这样一句大逆不道的话:“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物寄瓶中,出则离矣。”言下之意是,当父母的对子女有什么亲切之情呢,对于父亲来说,孩子不过是情与欲的产物,对母亲来说,不过就是想从瓶罐中取出了块肉。

这样离经叛道之言论,在时人看来狂悖至极,断不能容忍,“孝行有缺”的罪名足以使孔融的人设瞬间崩塌,死不足惜。

就这样,建安十三年(208年)八月,孔融及其全家被诛斩,时年本人五十六岁。

至于孔融这样一个把儒家伦理规范奉为圭臬的人,到底有没有说过这样大逆不道的话,由于当时强权的牵制和史料的欠缺,如今已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