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提到孔融让梨,基本所有人都会想到这是作为谦让美德来教育小孩子的典故。

孔融把梨子让给年长的兄弟, 自己却拿最小的梨子,孔融虽小,却懂得谦让礼貌,所以孔融让梨的故事一直被人们流传至今,奉为美谈。

小时候,但凡家里有几个小孩子的,孔融让梨的故事就会被搬出来作为教材!甚至,家里只有一个小孩的,有亲戚朋友带孩子来,也会抓住这不可多得的机会,紧急实行一番孔融让梨的教育。于是,从小朋友到教育他们的成年人,都知道孔融让梨代表着谦让这一美德。

但是,让梨的结果,却往往是让来让去!既然你让了我,那我没理由直接拿来吃啊,这岂不是显得我不谦吗?所以我必然要反过来让让你!于是,在双方“争执不休”之下,梨子最后往往是给了最先让梨的那个孩子,以表彰他“最先的谦让”。

如此一来,有人就想到了不好的,甚至反作用的效果。我看过这样一个故事,用来证明“孔融让梨”的反作用~

一个心理学家到一个监狱中采访一个罪犯,想洞悉其犯罪的心理。这个罪犯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小时候,有一回他的母亲买回一些水果,有大有小,有青有红,他的弟弟毫不犹豫地拿起了一个大的。妈妈教育弟弟“人要懂得谦让,不要只想着自己”。于是,他对妈妈说“妈妈,我吃小的,把大的给弟弟吃吧”。妈妈夸了他,并把大的给了他作为奖励。后来,他就学会了撒谎!尤其是到了社会上,只要能达到目的,谎言和欺骗都成了他谋事的手段。最终,当谎言成为习惯,他也成了罪犯。

这些解读,前面的非常符合普世价值观,却强行过度解读,流于表面;后面的虽然另辟蹊径,却对孔融让梨做了误读,并没有探究到其真正的本质。

那什么是孔融让梨的本质呢?

对于“孔融让梨”的出处,很多人都信口传说是《后汉书》里的孔融传,但其实翻看《后汉书》,根本没有这个说法。而史学家翻看古书,发现最早的记载是在唐朝李贤为《后汉书》做的注当中:

李贤注"《融家传》曰:'年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

至于这个《融家传》为何时、何人所写,我们不得而知。我们权当这是当时的人为孔融做的传记吧。从字里行间可见,关于为什么吃小的梨子,孔融自己的解释是:“我是小孩,理所应当吃小的。”于是家人们都很惊奇!

家人们为什么惊奇呢?是因为孔融这么小就懂得谦让吗?不是的!我前面说了,孔融的谦让,是儒家过度解读出来的!家人们真正惊奇的,是这么小的一个孩子,就懂得“按需分配”的道理。

一个成年人一餐能吃两碗饭,那是因为他需要两碗饭的能量去维持自己的新陈代谢;一个小孩一餐吃一小碗,是因为小孩子只需要这么多能量。孔融是几个兄弟当中最小的,在梨子数量一定的情况下,按照“按需分配”的原则,大的孩子吃大的,小的孩子吃小的,这是最公平的选择。

为什么这样最公平呢?最公平的不是每人相同重量的梨子么?

打个比方,假如吃相同重量的梨子,小孩可以10分饱,而大一点的孩子却只能6分饱,这是表面的公平,而本质不公平!但如果小孩吃小梨,大孩吃大梨,都可以达到8分饱,那这就是表面虽不公平,但本质公平!即孔融说的“法当取小者”。而这,也是孔融让梨的本质,即“公平起见”。

既然知道了“孔融让梨”的本质,我们是不是就要摒弃这个典故呢?假如这个典故依然有价值,我们又该如何好好使用呢?

如何正确地使用“孔融让梨”典故?

即使我们知道了孔融让梨的本质,也不能质疑以前孔融让梨的教育。只不过,我们以前的教育过于片面化,而且略显狭隘,单纯为教育而教育,缺少说服力!

“既然谦让是一种美德,我让别人,别人也会让我!让过来,让过去,最后还不是回到我这里,我为什么还要这么客套去让呢?直接拿起来吃不行吗?”

“我明明很饿,而哥哥不饿,我为什么还要让他吃大的?”

如果你的孩子聪明地提出许多诸如此类的问题,你该怎么回应他?

所以,我们在使用孔融让梨的典故时,要从多方面入手。除用作美德教育之外,还要窥探其本质,给被教育者以更多的启示,比如:

首先,你要让对方明白,谦让是一种美德,在吃东西之前,要学会先礼貌谦让别人;

其次,要让他理解公平对待,按需分配的原则,学会各取所需,不要盲目贪图大和多;

甚至,你还可以发散思维,利用一下这几个大小不等的梨子。比如让哥俩比赛做家务,谁做的多大果子就归谁,让他们学会多劳多得的道理~

总之,决不能追求简单而懒惰地用片面化的解读去做狭隘的“标签化”教育,最主要的是,要领略格物致知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