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如今的家长拿孔融让梨的事情希望达到孩子们相互谅解,相互礼让的谦让品德,而且大部分的情况下,这样的要求会被家长强加于某一个孩子身上,即便是对孩子们都说了,也会希望大一些的孩子能够主动礼让,但是却没有对这番话进行深究,孔融是主动让梨还是在吃梨子这一方面已经养成了习惯,四岁的孩子说出的话用来进行剖析深究似乎并不合适,或许他只是单纯的认为大的和大的放在一起,小的和小的放在一起。

另外在普遍的版本中发现这个问题的并向四岁孔融提问的人是孔融的父亲孔宙,但在《续汉书》以及《世说新语》中均未记载是"父问",而是"人问其故"这就很直接的说明了并不是孔宙问的儿子,也不是母亲问的孩子,而是其他人,这就值得回味一下了,一个不了解情况的大人好奇为什么身为小儿子本该多一些偏爱的孔融却拿着小梨子,或者说,孔融能克服大人眼中的欲望挑选一个小梨子,将大的留给兄长,这都是大人的疑惑,或许在孔家人眼中应该如此的。

当然这也是从纯粹的史料记载出发,这些记载的文字难免带着冷漠的情绪,不如人们口口流传的民间故事来的通俗生动,民间口口相传的故事更承担着教化的作用,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是人们希望孔融具有谦让、尊敬兄长等美好品质。单从孔融让梨这件事情上来说,孔融确实具有这样美好的品德,而且一件简单的小事,就已经塑造了孔融千百年来德才兼备的形象。

从人物形象论证"孔融弑母"

这样的孔融却留下了"弑母"的大不孝罪名,听起来令人匪夷所思,对"孔融弑母"一事在史书上并没有相应的记载,但是在某些不可信的小传上有过孔融弑母这样大不孝的只言片语的描写,但是显然正史并没有描写到这一事件,如果仅从孔融的形象上来分析,这件事情也是不可能真正出现的。孔融的形象,其实可以分为两部分,一个部分是孔融作为一个人本身的形象,另外一个部分是孔融作为孔家的后人所存在的现象。这两者应当被拆解开来,因为孔融身为人而言,有本身的性格和脾气,另外,一个方面,他身为孔家后人,有天然被孔氏家族塑造出来的形象。

这两者应该被区分出来,身为孔家后人的孔融,是一定不会做出弑母这种事情的,但如果从他本人的性格来看,这个答案变得有些飘忽不定了,但是这种飘忽的大方向也仅仅是有些动摇而已,不至于完全颠覆结论。这源于孔融非常犀利的性格和有些偏执的个性,这些都有可能将孔融本人带向完全相反的方向,造成完全相反的结果。但总的来说,孔融毕竟只是一个人,没有两幅躯壳承载两个性格,所以总的来说"孔融弑母"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孔融弑母"的来源

既然"孔融弑母"是不被记载的发生概率基本为零的谣传,那么这份谣传是如何出现,其根源又在何处呢,这要从孔融被杀的事情说起了。孔融一直和曹操是不对付的,这和孔氏家族有着莫名的关系,孔氏一族对正统有着莫名的偏执,孔子对周王室的正统地位强烈认同使得其对复兴周礼异常的坚持,战乱纷呈的三国时期,身为孔子后代的孔融对汉王室刘氏的追崇也是可以窥见当年孔氏先祖的坚持的。那么相对应地,曹操便成了孔融眼中欺世盗国奸臣。

曹操不管做什么,在孔融眼中都是不对的,所以这就造成了孔融对曹操做的所有事情都要加以批判和讥讽。这种讥讽时常是当着群臣的面的,甚至于写信也失掉了普通的礼貌,带着傲慢的气势。这就让曹操起了杀心,更何况,孔融身为孔氏家族中著名的贤士,其才华和品德是被众多贤德之士追随的,这样的人在朝堂上存在着,无疑是曹操推行政策的巨大绊脚石,同时,曹操也不敢轻易对孔融动手。

可是终有压死骆驼稻草的时候,当自己的想法观念在朝堂推行不动,而且孔融实际伤害了曹操利益的时候,曹操总是要找到一个理由或是借口除掉孔融的,而这个借口就是孔融弑母。

脱离形象的孔融本人

而这个仅是被杀的借口之一,于此同时,还有"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等等罪名。曹操因此斩杀孔融本人,并株连全家。这个故事的前后因果让所有人看到的是一个心狠手辣的政治家摧残一代儒生名士的故事,而其实这是因为大家带着有色眼镜进行的故事解读。长期以来,我们总是从孔融让梨这一事件中去看孔融本人的性格特征,我们总觉得孔融是儒雅的谦虚的和蔼可亲的儒生形象,小孩子所具有的所有美好品质孔融大多具备了。

当然,除了孔融让梨这一件事情之外,身为孔氏家族的子弟加上孔融在文学上的成就以及孔融进贤好士等等的记载,甚至于与这位时代大儒相交好的各位贤人们对其赞不绝口的称赞都让我们先入为主的认为这是一个正面的形象,是一个谦谦君子的先贤。但我们忽略了一件事情,只要是人总会有所不足,会有所欠缺,而孔融的欠缺就在于对正统的偏执和对曹操过度的敌意。

当一个人的偏执逐渐走向极端的时候,他的言行就会出现更大的漏洞和欠缺。这一点在孔融遭受灭门之祸一事以及孔融被扣上弑母帽子的事情显得尤为突出,曹操选择了和孔融形象极为不符的弑母大罪作为处死他的理由,这条理由并不是毫无依据的纯粹胡编乱造的,这和曹操本人的政治统治思想以及孔融本人的偏执有着极大的关系。

曹操推行以孝治国,总是向人们提倡孝顺,这时候的孔融偏执到不管曹操说的是否正确都要反对一下,这正给了曹操为孔融按上弑母罪名的依据;孔氏家族向来以仁义礼智信作为家族信条,并一直遵守着,孝敬亲长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用不孝来治罪给了不清楚情况的百姓一个最好的解释;同时这样一条不够贤德的罪名如果成立了,也是给追随孔融的诸位贤士们一个正当理由追随自己。

以偏概全的读史方式

如果其他罪名的出现还能用奸人污蔑来力证曹操的奸佞和孔融的刚正不阿,其实这项罪名的成立很大程度上在于孔融过度的偏执,对于自己厌恶的人所提出的建议都想要反驳,即便已经和自己本身所追求并坚持的品德相违背了,也依然如此固执的继续下去。对贤良品德的追求以及某一件美好事物的坚守都是值得令人敬佩的,但这不意味着追求到极致的偏执是被人接受的。

不管是过去的孔融还是现今的我们,总是喜欢以偏概全的去概括某一个人的形象特征,这样以偏概全的历史思维角度会总是会蒙住我们的双眼,让我们看不到全局,看不到正在发生的客观实际。当年的孔融看曹操是如此,如今的我们看孔融亦是如此。我们只看到了孔融让梨中孔融所表现出的谦让礼貌,却没看到孔融对"大时未必了了"论断时反驳的睚眦必报,我们唏嘘他被奸人所害时的可惜,却未曾看到他在写给曹操的信中如何的讥诮和傲慢。

结束语:即便是如今的我们在面对当下事物之时依然都是凭借着其中的一小片视角来推断全程,我们在面对积攒千年的史书典籍时自然会先入为主的给人物定型,以人物性格和人物会做的选择进行连线,一一对应,读史是用来明智的,我们即便不能够踏出这样的误区,也要努力的摆脱固有思维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