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在中国说起孔融让梨的故事妇孺皆知,世人都知道“融4岁 能让梨”,成为无数个家庭教育孩子的典范。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长大后的孔融非常有才华,成年后被汉朝天子任用,用今天的话说叫公务员,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孔融在文学上有很不错的造诣,被后人称为“建安七子”之一,还给后世留下了很多文学作品。孔融真的杀了母亲吗?

其实孔融在政治上可以说是一个十足的“大嘴巴”,因为性格耿直刚毅,心直口快,对看不惯的人和事经常直言不讳,在官场上得罪了很多人。

关于“孔融弑母”的传说也跟他的直脾气有关。孔融在任职汉朝官员时,恰逢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孔融因为对曹操看不惯,经常对他出言不逊,甚至还总是写一些文章嘲讽他,曹操最初认为孔融很有才华并不介意他的桀骜不驯,可是随着两人在政治意见上的分歧越来越大,曹操越来越容不下孔融,并逐渐对他起了杀心。

曹操是非常爱惜有才华之人的,可是为什么对孔融却容不下呢?因为孔融在当时政坛上,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央视新闻频道的作用,他的任何发言都有可能会左右老百姓的舆论,而在当时,曹操野心勃勃正打算雄霸天下,不可能不顾及舆论导向。

有一次孔融对自己的朋友发表了这样一番言论:父母与儿女毫无恩情,孩子只是父母欢愉之后的一个结果,母亲和孩子好比器皿与物品,物品取出后自然与器皿毫无关系。

这番话传到曹操耳朵里,就成了治罪的理由,在当时的汉朝,人们还是非常遵守孝道的,无论是国家的法律还是民间的一些道德标准,都把孝道放在首位,当时有“举孝廉 父别居”的民风,如果违背了孝道,就是重罪。

其实按照孔融一贯的行事风格,他说出这样一番言论极有可能是对当时的一些社会制度的抨击,然而他却忘了祸从口出,被曹操抓住了把柄,又加上其他几条罪名,便被满门诛杀。

所以后来就有了孔融弑母的说法,后人对于孔融这位文学家和在政治上有一定贡献的人物也只是记住了孔融让梨和孔融弑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