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小说中说道诸葛亮的各种计谋,比如说小时候在课本上就学到的草船借箭,还有还有著名的舌战群儒,还有两人间接有些联系的联吴抗曹,这里面突出了亮的各种机智和神机妙算,周瑜的各种计谋都无法战胜诸葛亮,每次都被诸葛亮完美的稳稳的压一头,所以周瑜心中带着很多的嫉妒的心理,还有那种浓浓的不如人的失落感,才说出了那样一句话,不过真正的在历史上的记载,那句话并无出处,而是罗写小说的时候,他为了突出其中人物的感情画面,那种心情,后来才加上去用来增加表现力的,那么,实际上在真正的历史记载中是什么?
据历史记载,其实周瑜和诸葛亮两个人,虽然在赤壁这场战斗中,他们也算是合作了一次,赢得了这场胜利,可是这样把他们捆绑到一起总有些牵强,但是要说没联系也不算,那就来说说周瑜和诸葛亮的故事,周瑜和诸葛亮谁厉害?
在曹在当阳将这刘备打败了以后,亮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希望能够和孙权结成暂时的联盟,来共同对付曹,这个办法在当时确实是个好办法,这孙权也是个比较厉害的角色,在十九岁就继承了他哥的位置,又打了很多胜仗,算是比较有战略性也很果敢,非常有能力的一个人,所以找他联合是最好的办法了在当时,于是刘就派亮去当说客,来联合孙一起对付曹,后来,亮在往东吴走的半路上,正好遇到了鲁肃,两个人碰面了,简单说道了一下,鲁肃便带领着亮到了地方,并且还向孙引荐了亮,在这里,有些争议,据小说所诉说的,亮是这么劝说的,说曹往江东征战的目的是对大小乔有意思,往这边也是为了收这两乔到后院,这才激怒了周,并且同意了和刘联合抵抗曹,其实感觉这种说法站不住脚,因为当时的扛把子,也就是说话管用的人是孙权,周是孙权他们内部的人,他们内部是什么想法,肯定是自己开小会,而亮的任务就是说服孙权,让孙权同意就行,作为使臣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劝说对方老大,所以没必要跟对方的大将,去这样接触,如果非要有这层关系,也只能说双方达联盟以后,周会因此更加卖力而已,而且他们接触也算是逾越,也许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猜疑,这就对大事没有好处了,我们更倾向于亮是从各个方面分析了利弊,来使孙认为这条路可行。后来才会派周和程一起联合刘的军队,共同对付曹操。
所以说周瑜和诸葛亮,虽然也算有了一点的接触,但肯定不多,因为亮在那个时候算是刘的使臣,算是做了外交方面的工作,代表的是刘,来见的是孙权,周是孙权的一个大将,是搞的军事,两个人可能会有一面之缘,但深交绝谈不上,也不是一个层面上的,周瑜这个时候已经非常有名了,诸葛亮这时是刘备的谋臣,也是在背后工作的,而且最重要的是,周瑜实际上是一个很大气的人,也没有空闲去嫉妒一个谋臣,最多欣赏一下,更别提说出那句感慨之言了。
至于说到底谁厉害,只能说各有各的好,两人不在一个领域,也不在一个层面上,无法来真正的作比较。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