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转眼间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又成了世人纪念和缅怀的对象。是啊,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这天,汩罗江边踉踉跄跄地走来一个高大而苍老的身影。虽然还是博带高冠,但衣衫已显褴褛,早年的英武俊秀已被今日的憔悴焦虑所替代。他反复念叨着“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走走停停,最后好像下定了决心,抱起一块石头,跃进了江中。

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先生就曾经说过:“研究屈原,应该拿他的自杀作出发点。”那么,屈原为什么要投水自尽呢?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以死殉国。

屈原原本是楚国的贵族,有他著名的诗歌《离骚》为证:“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帝高阳”指的是三皇五帝的五帝之一颛顼帝高阳氏。屈原在诗中骄傲地自述了自己的身世可以上溯至上古的颛顼帝,这和楚国的世系是一样的。他诞生在贵族之家,父亲伯庸抱着对他美好的期望,给他取名“正则”,字“灵均”。“原”也是他的字。因为原的意思包含平正开阔的大地的意思,和名“正则”互为表里。

屈原骨子认定是楚国的人,自然无法接受自己的祖国(楚国)被秦国灭亡的事实,为此,忧愤之下,写下诗章《哀郢》。而清朝王夫之认为屈原写《哀郢》,是因为“哀郢都之弃捐,宗社之丘墟,人民之离散,倾襄王之不能效死以拒秦,而(楚)亡可待也”。

秦朝大将白起攻破了楚国的都城后,屈原不甚其辱,选择了国在人在,国破人亡,最终以身相殉来表达和楚国共存亡之情。

第二种说法:以死唤君。

据史书记载,屈原是个忧国忧民的人,面对强秦的虎视眈眈,屈原主张联齐抗秦,保家为国。然而,楚顷襄王是个昏庸之主,不但重用奸臣,认秦为友,而且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眼看这样下去,楚国灭亡只是时间问题了。满怀救国救民之志的屈原多次劝谏换来的是放逐的命运。屈原在流放的途中写下《怀沙》表壳对楚王昏聩的痛恨。两年后,眼看楚顷襄王还没有“醒悟”过来,还没有招自己回朝,彻底心死的屈原决心以死谏来震醒昏庸的君主,于是选择了投江自杀。

第三种说法:死于他杀

屈原在江南的流放地听到国家灭亡的消息后,选择了怀沙投江,以身殉国,他的著名诗篇《怀沙》可说是绝笔:浩浩沅湘,分流汩兮。修路幽蔽,道远忽兮。怀质抱情,独无匹兮。伯乐既没,骥焉程兮。民生禀命,各有所错兮。定心广志,余何所畏惧兮?曾伤爰哀,永叹喟兮。世浑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

大致意思是说:眼前浩瀚缥缈的江河让他感到孤独和绝望,虽然世界混浊,没人理解,但还有死亡可以安慰自己。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就此他下定了一死的决心。

屈原在这首诗中流露出自杀的心迹,还暗示自杀的方式已经确定——投身汩罗江。然而,现代的考古研究者指出,《怀沙》是一篇仿作,因为其中的某些语言不合乎这位大诗人的写作模式和习惯,屈原很可能不是自杀,而是他杀,或许是有人故意伪造屈原的自杀遗书,转移人们的视线,掩盖其被杀的真相。

同时,有关专家考证,屈原还在世时,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而在当时的楚国南方则是凶日和鬼节,而屈原为什么却又偏偏选择在这样一个特殊而诡异的日子投江自沉呢?

虽然屈原的死目前还是个谜,但后人对屈原的怀念和敬重却是不争事实,因此端午节这一天赛龙舟、吃粽子等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