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靖难之役为什么能成功?

对于靖难之役中直接对立双方的成败,历来熟知这段历史的人士,都从各个角度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归纳起来大致以下三点:

朱元璋离世前诛杀殆尽了能臣干将,致使朱允炆无良将科二抵御朱棣。

朱允炆的谋士集团都是文人书生,缺乏政治手腕和政治眼光,致使昏招频出,误导了朱允炆。

朱允炆做事 太急躁,削藩政策太激进,朱棣进军路线正确,绕过山东,直取南京等等。

诚然以上这些因素都是靖难之役中,朱允炆的失败的诸多原因,然而这些笔者认为都是一些非主要的原因,通过对这场战争的分析,笔者认为四年的靖难之役,朱棣之所以胜,朱允炆之所以败,根本因为还在于朱允炆自己,败在他的“太自信”和“太仁慈”。

藩王与中央政府力量对比,朱允炆自信获得压倒性的优势

明朝的藩王和汉朝的藩王不同,明朝的藩王只有驻地内率兵抵御蒙古入秦的权利,换言之就是只有地方驻军的指挥权,而没有地方的行政、税务权,和地方军队的调兵权。

此时明朝的藩王一共是25个,他们大部分在边塞居多,内地的也有,而实力稍强的藩王主要是在北方边境,因为这些藩王的主要任务是抵御北方蒙古的侵扰,所以这边塞诸王的军事实力是最强的,其中尤以宁王和燕王的军事实力最强。

九位塞王(辽、宁、燕、谷、代、晋、秦、庆、肃)因有防御蒙古贵族侵扰的重任,所以护卫甲士尤多。北平的皇四子燕王朱棣拥兵10万,大宁的皇十七子宁王朱权“带甲八万,革车六千”。他们在边塞负责筑城屯田、训将练兵、巡视要害、督造军器。

朱元璋分封藩王策略高明,为了朱允炆削藩信心

然而即便如此,这些所有藩王的兵力加起来,也不足中央政府军事力量的十分之一,因为当初朱元璋分封诸藩王时,就考虑到藩王的弊端,也许是朱元璋很是了解汉朝的”七国之乱“这段历史,因此规定诸王只有战时有地方军队的指挥权,而无地方军队的调动权!

此外,朱元璋当年分封诸王时,为防止诸藩王相互勾结,威胁中央统治,规定各封地藩王。不允许他们之间相互往来,即使入朝,也不能同时前来,必须一王离京,另一王才可启程。朱元璋此举的目的在于避免诸王相互串联,与中央相对抗。所以,诸王就藩,可以说是“生离死别”。

因此从靖难之役开始前的情况来看,朱允炆的大明中央政府,对各地藩王,在实力上,不论是军事、政治等都有着碾压性的优势,这或许就是朱允炆敢于大刀阔斧的采用“快刀斩”削藩方式的内在根源。实力给了他绝对的自信。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削藩越快越好

朱允炆刚继位,20出头的年纪,从未离开过皇宫,还未经历过政事的深度历炼,却心怀一颗快速建设“小康社会”的雄心,因此做事激情高昂,面对着皇爷爷朱元璋给他铺好的君王之路,迫不及待的想要男儿当自强,眼光万里长。

更是雪上加霜的是,在一帮毫无治国理政经验的大儒文臣的推波助澜之下,朱允炆的这种想快速削藩,在全国推行他治国策略的想法,在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情况下,就以雷霆之势展开了。

削藩政策激进,不念亲情,彻底激化矛盾

朱允炆从继位到实施削藩政策,不到一年时间,此时距离朱元璋逝世也不足一年,朱允炆在还没有坐热皇位的前提下,就对他的数位亲叔叔们举起了屠刀。

1398年七月,朱允炆采用了“先易后难”的削藩策略,先废朱棣同胞之弟周王朱橚,将周王全家押回南京,废为庶人,迁往云南蒙化(今昆明以西、大理以南)。

1399年四月,朝廷削齐、湘、代三位亲王,废为庶人。湘王朱柏不堪受辱,为保名节举家自焚;齐王朱榑被软禁在南京;代王朱桂被软禁在封地大同。两个月后,明廷削岷王朱楩,废为庶人,徙漳州。

5王已灭,开始对付诸王之首北平燕王

1398年十二月,为了提防燕王谋反,朱允炆派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都指挥使谢贵、张信为北平都指挥使。随后又命都督宋忠屯兵驻开平,并调走北平原属燕王管辖的军队。

此时的燕王,早已是久经沙场,历尽沧桑磨炼,是一名老练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完全不是朱允炆这个黄口小儿可以相比的,在削藩政策实施之前,朱棣就采用装疯卖傻的策略,一步步的利用朱允炆的优柔,争取了最大的起兵准备时间,待到削藩的屠刀举向自己的时候,朱棣已经完成了战前的动员工作,从容应战,开始了为期四年的靖难之役。

四年战争,九死一生,利用特权优待,兵行险着,最终定鼎天下

战争是残酷的,朱棣虽然是久经沙场,然而以一隅之兵抵抗整个大明中央军,难度之大,可想而知,简言以盖之,朱棣战争的经过就是,

1、靖难之役初期

先败耿炳文、再败李景隆、收复宁王朵颜三卫壮大实力、一胜郑村坝、再胜白河沟。

2、靖难之役中期

朱棣军济南之战一败、东昌之战再败、

尤其东昌之战,朱棣多次濒临险境。但是由于朱允炆有“毋使朕有杀叔父名”旨意,南军将士惧怕战后反攻倒算,既不敢伤害朱棣,又难以活捉,只得放任自由;朱棣也恃此特权,单骑殿后,南军无可奈何。

夹河之战,旗鼓相当,令人称奇的是,此战大量燕军被南军的火枪和弓弩所伤,朱棣的帅旗被射得像刺猬一样;但是,由于朱允炆的禁杀之旨,朱棣本人反而没事。

3、靖难之役末期

1402年,朱棣军南下徐州,于灵璧之战前期惨败,后期大胜,此战距离当年楚汉争霸的垓下不远,灵璧之战的后期大胜,基本决定了朱棣军南下南京的一路坦途,

五月二十二日,朱允炆遣庆成郡主(朱元璋的侄女、朱棣的堂姐)与朱棣谈判,表示愿意割地。朱棣说“此奸臣欲姑缓我,以俟远方之兵耳。”郡主无言以对,遂返。

7月13日,朱棣军抵金陵。徐增寿作内应,事败,被朱允炆亲自诛杀于左顺门。守卫金川门(位于南京城西北面)的朱橞和李景隆望见朱棣麾盖,开门迎降。

燕王进入京城,文武百官纷纷跪迎道旁,在群臣的拥戴下即皇帝位,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以燕王朱棣的胜利而告终。燕王进京后,宫中起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成为明史上的一大悬案。

朱允炆败在太自信和太仁慈

“靖难之役”是明朝历史上第一场皇帝和藩王之间的内战。这场战争是建文帝朱允炆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决定削藩而引起的。然而战争的最终结果是,朱允炆败了。

长于深宫,缺乏历练,自信的如井底之蛙

朱允炆的失败原因是众多的,但归根结底源于他性格里的自信和仁慈,自信的根源源于他自幼在深宫长大,众星捧月,没有沙场征战的历练,凡事看得太过简单,做事就会急于求成,所以在继位还不满一年的情况下,没有深思熟虑的情况下,就采用了极不成熟的削藩政策,也没有考虑后续的应对之策,完全是被朱棣牵着鼻子走。

久习儒学,妇人之仁太盛

自古身为君王,就是有大家无小家,大是大非面前,不容有点滴的优容寡断,靖难之役前700多年前的玄武门之变这段历史,朱允炆一定没有理解透彻,如果他悟透了,就不会对和他争夺皇位的朱棣说出“毋使朕有杀叔父名”的蠢话来,白白浪费了多次干掉朱棣的机会。

悲情的朱允炆是善良的,但战争不相信眼泪,这位善良的青年天子,在靖难之役后,以谜一样的消失,给后世留下了诸多的猜测。但大明王朝却没有因为朱允炆的消失而消失,大明反而也在靖难之役的胜利者朱棣手中,开启了新的篇章,步入了万国来朝的永乐盛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