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朱棣在靖难之役为什么能成功?

明成祖朱棣,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公元一四零二年继位在位期间五征蒙古、数访南洋、迁都北平、修书注典等等功绩开创永乐盛世 终成永乐大帝。毫无疑问朱棣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皇帝。但是朱棣最开始并非皇位人选能最终如愿登上皇帝宝座这一切的功劳皆是源于靖难之役。

一、建文帝心慈手软

在建文帝朱允炆新君登基之后,削藩策已经开始执行之时,召朱棣进京,进京后朱棣对建文帝朱允炆痛哭流涕的哭诉一番后,建文帝竟然不顾大臣劝阻将其放回。朱棣举兵之后建文帝派大将平叛临行前,语重心长地对将军说,"不要让我背负杀叔的罪名"。这不仅无形中为朱棣穿上了"护身符",更大大束缚了前线将士的手脚,每次作战时大军作战时都要顾及皇帝的命令唯恐日后因"误伤燕王"的罪名而被惩处。

更甚者在大将军李景隆数次以多敌寡而被朱棣打败,使得正面战场的攻守形式完全翻转造成战略上极大的不利逃回南京后,建文帝竟然下令只是丢官罢爵,不仅没有掉脑袋后来朱棣围攻南京时还委以重任令他把守城门,殊不知正是这位大将军在攻占南京最关键的时候私自将南京城门打开放朱棣大军进城。或许建文帝有些自以为是,以为以全国第一隅,焉有不胜之理。

但身为皇帝一而再再而三不仅对自己的亲属对办事不利的大臣也统统放过,仁慈之心过于泛滥,尤其是削藩之策已定明知朱棣实力强大,还放虎归山甚至下令不许"伤吾叔"实在显得有些愚蠢。

二、朱棣的个人能力

朱棣十七岁时便就藩北平,此后朱元璋数次派遣大军征伐北元朱棣皆从军出征,在残酷的战争中逐渐成长为一位优秀的将领同时也积累了很好的声望。明朝对待在外掌握军队的王爷的管理十分严格,若非战争时期并没有对驻地附近军队的管理指挥权,只有在战争时期朝廷才会临时调配管理权,所以在攻打南京时真正跟随朱棣反叛的只有王府护卫。

毫无疑问,之所以能调动燕地附近的明朝军队一方面是因为周围的明军皆是朱棣之前征讨元蒙古的从军担心皇帝在消灭朱棣后,自己的境地也会十分危险反倒不如跟随朱棣起兵,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朱棣长期征战中积累的威望影响。而这两方面都和朱棣优秀的个人能力密切相关。

三、操之过急

朱元璋在世时,朱允炆曾就若叔叔们造反该怎么办时提出:"首先,用德来管理他们的心,用礼来约束他们的行为,情况再严重些就削减他们的驻地,如果情况实在严重,那就只好兵戎相见了。"然而在他刚刚继位一月余,各方面准备都不足时便开始了削藩。而且德与礼本是最好的武器但弃之不用,直接跳到第三步削减封地甚至手段更加酷烈直接对王爷们的人身安全下手。

在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不到两个月,数位兄弟例如周王、湘王、齐王、代王在毫无证据的条件下便接连被废,更甚者湘王朱柏迫于朝廷的压力和羞辱直接自焚而死。登基仅一年之内,明太祖朱元璋丧期尚未过完便毫无理由的对各位王爷们下手且手段如此急切残酷使得朝廷上下恐怖气氛愈演愈烈,整个朝廷人心惶惶。而这一系列发生的事件已经明明白白的告诉朱棣:反亦亡,不反亦亡,而反说不定还有一丝生机。然后朱棣起兵靖难。

四、无人可用

老皇帝朱元璋在自己功成之后为了后世统治的安稳大肆屠戮功臣,冯胜、傅友德、蓝玉等名将皆以谋反罪名被杀。后世建文帝出兵之时无将可派。在朱棣起兵之时也是最容易扑灭叛乱之时,拜李景隆为大将军。

李景隆的表现也真可称得上是"不负众望",先是攻打北平城时嫉贤妒能,在官军几乎攻破北京城门之时,却因为李景隆怕丢了首功,而下令撤回,以致功败垂成。后在白沟河统帅五十万大军敌燕王朱棣三万余人,竟然被击败不得不抛弃全部辎重,抛弃大军撤回德州,更险些将战略要地济南丢失辛亏铁铉挺身而出聚拢残兵才将济南守住,否则济南一丢山东不保,此后北伐再无后方基地和战略跳板。

五、朱棣的政治优势

朱棣是建文帝的亲叔叔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这实际上拥有巨大的政治优势。例如决定出兵时就使用《祖训》中:"若朝廷中有奸臣在皇帝身边,亲王可以起兵清除奸臣"。公开指出建文帝朱允炆有奸臣并以"清君侧"为名,告诉世人公开举兵并非反叛乃是"靖难"。为了出师有名打着"清君侧"的幌子虽非高招但确实管用,在当时天下人看来,人家师出有名,又是叔侄之间属于朱家自己的事务,外臣自然难以评价。

而且朱允炆登基之时年仅十七岁,在内外大臣看来一个庞大国家的统治者竟然是一个孩子,这也让各方势力暗流涌动。所以当朱棣经徐州仅打了两仗便到了南京城下了过程实在太顺利,占领南京后虽然国家大部分地区并未攻取,但是只要将的誓死效忠建文帝朱允炆的大臣以随便什么莫须有的罪名清除以后,朱棣称帝天下各方臣属无一反对。

这与同样是藩镇起兵但是却攻占京都、声势浩大迫使皇帝都不得以进入蜀中避难的安史之乱的结局可大不相同,究其缘由就是因为明成祖朱棣是藩王皇族而安禄山不过是一个武将,李唐朝廷依然占有着民望民心,安禄山想要面南背北登基坐殿,只能是一城一城的攻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