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在中国古代的皇帝中,明成祖朱棣绝对属于非常有争议的一位。他亲自发动战争杀了自己的亲侄子建文帝朱允炆,并自己登上了皇位。为了确认侄子是否死亡,相传他还派郑和下西洋去寻找建文帝的踪迹。

且不论永乐皇帝平生的功过得失与是非对错,有一点非常令人疑惑并且常常容易被人们有意无意的忽略的是,为什么朱棣可以如此轻易的就夺去了本该属于侄子的大明江山?为什么在大明朝强盛辉煌的时代,一次藩王叛乱就可以让这个国家换了主人,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真相往往远远不止史书上那寥寥带过的几笔文字。

建文帝时期的政治形势

朱允炆生于公元1377年12月,是朱元璋的孙子,原太子朱标的次子。政治素质尚且不太过硬的朱允炆本来应该接受进一步的培养,然而父亲的早逝让他不得不过早地接过了这个担子。作为皇太孙,朱允炆却似乎并没有继承父亲那超凡绝伦的政治才能,并且性格也不像父亲和爷爷一样。自幼熟读儒家经典的朱允炆性格更加温和,甚至可以说有一丝怯懦,这也为他日后对叔叔辈的妥协退让最终酿成大祸埋下了伏笔。

朱允炆天性是非常善良的,洪武二十九年时,朱允炆曾向朱元璋请求修改《大明律》,并最终修改了《大明律》中七十三条过分严苛的条文,受到百姓广泛的欢迎。事实证明,朱允炆虽然不像父亲和爷爷一样,但仍然有着政治智慧与治国理政的手腕,至少守住着大明江山完整稳定的延续下去是没有问题的。更何况,朱元璋死之前还给孙子留下了强大的人才班子,文武兼备。

为了孙子能够顺利即位,扫平阻碍势力,原先跟随朱元璋出生入死德高望重的原班人马几乎被清理的干干净净。而留下来的人才也都是朱元璋精心梳理过的。文有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武有耿炳文,政治安定,皇权威严,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国力强盛。

然而,就在这样一片大好的形式之下,为什么还会爆发叛乱呢?原因在于一件事——削藩。正是削藩过于激进,触动了这些王爷们的逆鳞,最终才酿成叛乱。

朱允炆本想效仿汉文帝,抑制渐渐难以控制的藩国势力,却实在操之过急准备不足,相继废掉几个藩王后,终于搞得人心惶惶。

1398年末,建文帝开始主持削藩,在周王朱橚(1361—1425年),代王朱桂(1374—1446年),湘王朱柏(1371—1399年),齐王朱榑(1364—1428年),以及岷王朱楩(1379—1400年)相继倒台,被废或者被杀之后,燕王朱棣终于不再忍气吞声,打起“清君侧”的名号,开始了他的反叛之路。

靖难之役朱棣成功的原因在哪?

内部:

1:朱棣自身的军事才能

作为朱元璋第四子,朱棣被封燕王。自小朱棣便熟练弓马,待到成年之后,朱棣前往北京封地。在那里,朱棣更多的接受到了军事教育,尤其是在大量明朝顶级将领的熏陶感染下,朱棣的军事指挥才能更是突飞猛进,徐达便是教导朱棣的其中一人之一。

朱棣曾经娶徐达的女儿为妻,且在徐达的教导下学到了他的精髓。更为重要的是,朱棣驻守北京时期常常和蒙古人发生战斗,长期的战争也为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后期的战斗中,朱棣面对老将耿炳文也丝毫不落下风。

朱棣初起兵时,燕军只占据北平,朝廷则在各方面都占压倒性优势。朱允炆起用了名将长兴侯耿炳文为大将军,驸马都尉李坚为左副将军,都督宁忠为右副将军,率军13万伐燕。耿炳文率军在八月十三日到达真定,并将部队以掎角之势排列。然而八月十五日,燕军趁中秋敌人守备松懈,突袭雄县。当成功后又利用伏击击败了鄚州的援兵,攻克了鄚州,大败耿炳文。

此后,又通过郑村坝之战、激战白沟河、济南之战、东昌之战、夹河、藳城之战等等一系列重大胜利将明军的有生力量消灭殆尽,最终于1401年冬挥师南下,直捣南京。可以说,朱棣自身极高的军事眼光与军事素养始终是他能取得最终胜利的重要因素。在这一场夺位斗争中,政治因素倒不是那么明显了。

2:军队素质与战斗意志高

长期在北方抗敌让燕王所属军队获得了丰富的经验。而在长期战斗中积累的巨大威望与朱棣乐于与士兵同甘共苦的精神也让整支军队无比忠诚。虽然建文帝为了分化朱棣,将他最为精锐的亲军调往塞外,然而在靖难之役开始后不久,他就再一次掌握了这支力量。军马粮草都非常充足的燕军,在一开始就非常的难对付。

而在燕军攻打大宁之,大宁的全部军队(包括其骑兵精锐朵颜三卫)都被朱棣收编。大宁成为空城,朱棣实力大增,军队精锐云集。建文二年(1400年),朱棣攻打大同之时也收编了大量投降大明的蒙古骑兵,骑兵机动力量大为增强。

3:师出有名,被迫反抗

可能很多人会奇怪,为什么朱棣明明是叛乱的那一方,却还能做到师出有名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那就是朱元璋是允许藩王进行“叛乱”的。朱元璋时期,为防止权臣篡权,规定藩王有进攻中央索取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权利,他在《皇明祖训》 中说:

“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

而此时朱允炆为削藩之事闹得人心惶惶,朝野上下对黄子澄、方孝孺等人一片反对。朱棣为求自保,再加上有朱元璋祖训在先,便通告天下,进行“清君侧”的运动。可能连朱元璋都没有想到,自己留下来的遗训会被儿子这样活用,然而现实情况是,《皇明祖训》确实给了朱棣师出有名的机会,让他不至于在道义上不利,甚至还能占据当时的舆论制高点。

外部:

1:建文帝优柔寡断妇人之仁

其实在“靖难之役”开始之前,察御史曾凤韶曾弹劾其不敬,户部侍郎卓敬也密奏,上书说燕王“智虑绝人”,建议将他徙封至南昌,但都被朱允炆以“骨肉至亲”,婉言拒绝。明明是削藩,但在对待燕王之时却优柔寡断举棋不定,致使燕王有了充足的时间返回封国进行反抗。如果一开始就把朱棣改封到南昌,之后的“靖难之役”可能根本就不会发生。

更为夸张的是,两军对垒的时候,朱棣多次濒临险境。但是由于朱允炆有“毋使朕有杀叔父名”的旨意,军队士兵都害怕杀了朱棣之后会遭到朱允炆的清算,于是纷纷不敢上前。就是这样,朱棣每一次都敢数十骑闯入数万大军之中,济南之战中更是单人断后,就是吃定了朝廷军队不敢伤他。然而正是建文帝对形势的误判与妇人之仁一次又一次的放走了朱棣,最终才导致局势难以挽回。

2:文臣参议武事,急病乱投医

论政治治理方面,黄子澄、方孝孺等人确实有着属于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不然也不会被朱元璋挑中辅佐建文帝。然而要命的是,这几个人逐渐成为整个帝国的中枢,并直接在后方指挥了对燕军的战争。包括军队部署,将领选用,战略调动等等,无一不出自他们的手里。

然而,他们作为文臣,并没有身后的战略判断,因此才导致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包括在耿炳文失败之后立即启用李景隆,中了朱棣的离间计而撤换辽东守将,使得朝廷失去了南北夹击的好机会等等。总而言之,文臣所形成的军事中枢,再加上一个优柔寡断妇人之仁的皇帝,其后果是灾难性的。

结语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之中,靖难之役是如此特殊且充满疑云。我们永远不知道,如果建文帝没有被推翻,大明朝接下来的历史会是什么样子。一个勇武善战的王爷,强大的军队,在面对指挥落后、充满优柔寡断与妇人之仁的皇帝,他们之间的较量是一个家族的悲剧,却是一个王朝夺权的必然。从古至今,王朝斗争总是伴随着流血,亲情、刀光剑影、背叛与忠诚,

在历史的背影里总显得那么虚幻。我们当然可以在今天用我们所熟知的历史记录来评说当年的风云往事,然而建文帝与明成祖之间真正背后所隐藏的真相,可能永远也不得而知。朱棣上台之后便焚毁了大部分记载建文帝一朝的记录,因此我们今天看到的是而且只能是朱棣在军事上大胜建文帝。

朱棣是幸运的,通过靖难之役成功问鼎宝座。朱棣又是不幸的,因为在这宝座之路上整个朱姓家族流血不止,亲情分崩离析,王权斗争莫不如此。时光荏苒,他的一生也让后人有众多评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