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大家都知道赵光义是把皇位传给了儿子,而不是弟弟赵光美,违反了兄终弟及的约定。赵构建立南宋后,儿子早夭,便把皇位还给了赵匡胤的后人。太宗一脉丢了大宋半壁江山,置万千黎民于水火,大概是无颜继续赖在皇位上了。

南宋初年,经过血与火考验的宋军已经具备了与金军正面对抗的实力,北方义军在辛弃疾等人的带领下,也有很强的力量。但是,北伐仍然只是个梦想而已。

岳飞岳爷爷差点直捣黄龙府那回,除了赵构拼命阻拦外,友军的不配合也是北伐很难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南宋将领手下的兵力达到数万,超出北宋的限制,但单独北伐仍是远远不够的。

宋金议和、纳了岁币后,对峙形势变得和当年宋辽一样,只是战线往南推到了江淮一线。在宋廷看来,北伐固然做不到,自保却已有余。除了岳飞外、韩世忠、张俊、刘光世都能挡住金军的进攻。所以,杀岳飞时,赵构觉得自己的江山一样是稳固的。

南宋虽然疆域比北宋小了很多,但经济富裕程度还超过了北宋,财政收入比北宋少不了多少。而且宋金的贸易额远超宋辽之间,金朝对南宋的依赖也更强,使得南宋颇有点经济霸主的意味。

南宋也不是一味的软弱,后来有过两次北伐,但败得都很惨,反而丧师失地,还引来金国的报复。其实这两次北伐都进行得很勉强,因为南宋朝廷和民间都对北伐有很大的异议。

除了一部分依旧对故土充满感情的热血人士外,已经定居在南方的士民不愿意为了北伐而多交税,支持力度不高。偏方的思想不仅仅存在于上层,在民间也有很大的市场。

加上南宋对武将的限制并未真正放松,这么多年来也没有培养出真正的精兵良将。战争中,宋军公然抗命、相互拆台的现象层出不穷。刚开始,趁金军不备还能有点战果,等金军主力一到,便前功尽弃。

皇帝本身也是个问题,发动北伐的两个皇帝并不具备雄才大略。再加上主持北伐的大臣,也没有号令全军、令行禁止的能力。最后功败垂成并不意外。

整个南宋,没有出过一位真正的元帅级别的武将,岳飞的最高职务也只是一个战略方向的统帅,虽然后来担任过朝廷的枢密副使,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实际上没有兵权。

文官领兵的弊病在南宋已经暴露充分,有效地指挥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几乎是不可能的。

东晋时代,桓温、刘裕等人依靠北伐建功,掌握朝政的事情,到了南宋再也不会发生了。权臣不再有,可是北伐大业也变得可望不可及了。南宋一共享国152年,9位皇帝,除了赵构,没有一位能建功,平平安安已是他们最大的愿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