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隋太祖尚有其人,其乃是隋朝开国天子杨坚的老爸杨忠,其虽然没有当过天子。但杨坚在称帝之后,本着孝道将其追谥为武元天子,庙号太祖,即隋太祖,所以隋太祖是不能叫的。而杨坚的庙号是高祖,所以你可以叫他隋高祖。
至于为什么历史上一般称他为“隋文帝”,而不是隋高祖?这主要涉及到一个“谥号”和“庙号”的区别。
首先谥号乃是昔人对于人死之后的一个“盖棺定论”的评价,早在周朝就有了,注意,是人死之后的评价,有些电视剧内里人家还没死呢,就扯出来了,那就有点搞笑了。既然是评价,那么就有好有坏,所以古代谥号分为批驳两种。
好比说“文”、“武”、“宣”等等就是好的,根据“谥法”,文代表学识渊博、勤学好问、道德博厚等等、像晋文公重耳、华文帝刘恒、魏文帝曹丕,那都是有作为的天子。
再好比说“武”,那是得要有着“克定祸乱”、“威服四方”的功劳、汉武帝刘彻开疆拓土、魏武帝曹操平定北方、晋武帝司马炎一统三国,那都是有着这样功劳的。固然,有好也有坏,像“厉”、“幽”、“灵”这些,都属于恶谥。好比说“厉”表现“暴慢无亲”、“杀戮无辜”,代表人物咱们可以举周厉王,因为虐政而受到国民驱逐。固然,厥后另有一种“平谥”,就是给那种自己无大过,但国家却在其手上衰落死亡的君主。好比说楚怀王的“怀”,那就是。而庙号,其实与谥号有点类似,也是由后人评价,有点盖棺定论的感受。但差别的是,庙号一般是要于国家有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人才会有。
所以不是每个天子都有庙号的,像西汉王朝十几个天子内里,也就是四小我私家有庙号。他们划分是汉太祖刘邦(注意刘邦是汉太祖,其谥号是高天子);汉太宗即华文帝;汉世宗刘彻、即汉武帝;汉中宗刘询,即汉宣帝。
因为不是所有天子都有庙号,所有古代称天子多用谥号,所以隋高祖,也就被称为隋文帝了。不外,这个规则在唐朝便改了。
为从唐朝开始,这个谥号的字数是一个比一个多,像唐高祖李渊即是为“神尧大圣大光小天子”,厥后者谥号还可以不停追加,只要是好的字眼就得往上堆,这让人家怎么叫啊!而且这已经变味儿了,起不到盖棺定论的作用。反倒是庙号,负担了原本谥号的作用,从唐朝开始,每个天子都市有庙号。有夺取天下之功的称为祖,有治理天下之德的称为宗。所以一般开国天子就称是祖,后面的就是宗。好比唐高祖后面的唐太宗、唐高宗;宋太祖后面的宋太宗,明朝有点破例,朱棣搞了个明成祖,不外他这个天子确实是自己打天下打下来的,也没错。而且人家原本的谥号是明太宗,这个明成祖是厥后嘉靖那家伙给改的。至于详细缘由,就得说到明朝的“大礼议”事件了。
嘉靖是藩王继位,为了牢固自己的正统职位,就在宗法上大做文章,其中就是生父兴献王升格为天子,供入太庙。而根据规则太庙正殿内里只能供奉九位先祖(一祖四昭四穆),其时太庙中已经有八位在内里(嘉靖是明朝第十位天子,景泰帝、建文帝没有入太庙)。这也就是说,兴献王被供入太庙之后,九庙的位置就满了。嘉靖死后进太庙必须得移出来一位到偏殿,即祧庙,也叫做入祧。不外“入祧”是有规则的,即称“宗”者按亲属关系由远及近,一个一个来。而称“祖”者以开创之功享受万事不祧得待遇。也就是说,明太祖朱元璋是不能移走得,根据顺序,要移走的就是最远的明太宗朱棣了。但朱棣是何许人也?他们这一脉得老祖宗,劳绩甚大,因为自己父亲生格一事将其倾轧出太庙,不仅难以服众。就是嘉靖自己下到九泉,也不敢面临老祖宗。于是,嘉靖就想了格措施,将朱棣庙号由“太宗”改为“成祖”,这样朱棣就可因“祖”而享受万事不祧的待遇了。
至于后世清朝的康熙,他庙号圣祖,也是雍正歌颂他有再造之功,究竟其时搞定了吴三桂和葛尔丹。再者清朝的天子最喜好这等名号,他们的谥号都是二十几个字往上涨的,称祖也是屡见不鲜了。固然了,既然是盖棺定论,其也分优劣。谥法那一套,庙号这里也适用,而且越发直接。像什么仁宗、孝宗,就是说他很贤能,好比宋仁宗。思宗就是亡国之君,好比明思宗朱由检。光宗在位时间短,明光宗朱常洛在位仅仅一个月便驾崩了;玄宗、真宗这些就是有些吊儿郎当,喜好玄虚。像唐玄宗喜好文艺、宋真宗喜好炼丹。固然了,不管是谥号还是庙号,这些叫法呢,都是没错的。主要是本着一个规则,怎么好叫怎么来,那固然是字越少越好称谓了。
像明清时期,大家又开始用年号叫了,如洪武天子、嘉靖天子、崇祯天子、康熙、顺治、雍正等等。
这是因为以前一个天子可能会用多个年号,好比唐玄宗、他就有开元、天宝;可是到了明清时期,这些天子就一个年号。而年号就两个字,这比用庙号称谓要好区分,庙号虽然也是两个字,可是朝代差别,会有重复,你得加上朝代。那自然是年号来得越发直观,就是这么简朴。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