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说到《清明上河图》,大家都不陌生,此画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画的是北宋都城东京的城市面貌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不仅艺术价值高,历史价值也极高。全画长528.7厘米,宽24.8厘米,画中的内容可分为汴京郊外春光、汴河场景和城内街市三个部分。

这幅创作于千年之前的画作,在历史上经历数十次易手,能够保存到今天,也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了。《清明上河图》创作完成后,就被宋徽宗藏入宫中,并亲自用瘦金体题上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后来靖康之变,《清明上河图》也跟着徽钦二帝被金人卷包会带走了。自此以后,《清明上河图》基本上一直在私人藏家之间流转,得到过此画的人,就有李东阳、严嵩、冯保等人。到了清朝,几经辗转后的《清明上河图》被收入皇宫,清朝灭亡后,末代皇帝溥仪将其盗出北京,带到了伪满洲国在长春的皇宫。1945年,小鬼子败局已定,匆忙带着溥仪跑路,伪满洲国皇宫失火,《清明上河图》差点被一把火烧掉。后来几经周折,《清明上河图》终于回到了北京故宫博物院,一直保存至今。

也正是因为《清明上河图》目前保存在故宫博物院,无法上拍,其价值也跟《兰亭集序》一样,成了一个迷。都知道它价值连城,但究竟该用多少货币衡量,始终没有定论。

说起《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就更是一个历史谜题了。我们只知道这画确实为张择端所作,张择端确实是北宋人,但是除此之外,关于这个张择端,历史记载几乎没有。张择端的身世,唯一的文献记载,就是在《清明上河图》上面,金人张著题跋在画上:“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也。幼读书,游 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按向氏《评论图画记》云:《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选入神品。”区区几十个字,就是后人所知道的张择端的全部身世。而张择端之所以成为翰林,也是跟文艺青年皇帝宋徽宗的爱好有关。宋徽宗本人爱好书画艺术,即位之后便设立了翰林书画院,张择端的翰林身份,就是宋徽宗钦点的翰林书画院的画师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