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含着莫大的冤屈赍志而殁,但北伐抗金、一雪国耻成为后来有志之士的壮志宏愿。终于,在岳飞离世九十多年后,一位大将—— 孟珙,立下这个不世之功,成为南宋末年的大英雄。

公元1234年正月,蔡州城是金朝困守的最后一座孤城。此前,孟珙已用妙计破除了蔡州的天然屏障。史书记载,初五那一天,城中绝粮三月,黑气压城,日无光华,完全是大势已去的景象。金哀宗不愿做亡国之君,匆匆禅位于末帝。城外,宋蒙联军严阵以待。在这场宋金蒙三国大交锋的战场上,孟珙与宋朝将士率先攻城,给予金朝致命一击。

随后,末帝兵败被杀,哀宗自缢,立国百余年的金朝政权从此消亡。而孟珙,亲手俘获金哀宗的遗骸,实现南宋历代名将的毕生志向。巧合的是,孟珙是继毕再遇之后的又一位岳家军后人,这或许是天意。

翩翩少年将门之后

孟家有幸,出了两位岳家军人,孟珙的曾祖孟安、祖父孟林都是岳飞部将。虽然后来岳家军的名号不复存在,岳飞精忠报国的信念却在孟家传续下来。孟珙的父亲孟宗政就是一位抗金名将,以「豪伟、有胆略」著称,在湖北的枣阳、襄阳一带作战,也是开禧北伐中的一员大将。

孟珙从少年时起,就跟着父亲从军征战,也练就一身青出于蓝的好武艺。他生活在宁宗、理宗时代,天下格局已有了很大变化。北方蒙古崛起,金国日渐衰落,自北向南宋、金、蒙三国成鼎足之势。期间蒙古伐金,金国节节败退,原本宋廷依照「嘉定和议」每年向金输送岁币,这时也以各种理由拒绝。

为此,金宣宗怀恨在心,不顾两线作战的风险,于嘉定十年(1217年)发兵侵犯襄阳。孟珙随父抗金,成为崭露头角的少年小将。他认为金兵必犯樊城,便向父亲提议,列阵罗家渡,等待金兵到来。孟宗政便在河边排兵布阵,果见大批金兵渡河而来,宋军赢得「半渡而击」的绝佳战机。

兵法中说,敌军部分在岸上、部分在河中,首尾不能相顾,行阵混乱,半渡而击就成了克敌制胜的良机。因而,孟珙父子顺利歼灭大半金兵。之后,孟宗政救援枣阳,父子俩在战场上意外走散。孟珙眺望敌阵,见一位白袍白马的老将身陷敌阵,一眼认出了父亲,高喊「吾父也!」立即率骑兵冲锋陷阵,凭借高强的武艺和过人的胆识救出父亲。

两年后,二十万金兵再攻枣阳,逼近城下。孟珙在城楼上引弓搭箭,一众将士为他的箭术深深叹服。之后,孟宗政命他绕道偷袭金营,孟珙也不辱使命,连破十八寨,斩杀千余人,缴获大量军械,成功逼退敌兵。

孟珙善打仗,也善治军。他因战功赫赫而不断升迁,后来接管了父亲留下的两万「忠顺军」,使得原本人心浮动的军队忠心效命。他行屯田制,在枣阳凿堰建漕,灌溉十万亩良田,由军民分屯,年收成约十五万石。他还让忠顺军养马,官府供给粮草,保障战马的供应。孟珙的一系列举措,为宋军的战斗力打下坚实基础。

决战武仙联蒙灭金

金国与宋、蒙交战,不断失利。特别在绍定五年(1232年)的三峰山之战中,十五万金军被四万蒙军击溃,元气大伤,新君金哀宗只得迁都蔡州。金国的恒山公武仙聚集残兵十余万后,欲冒险攻蜀,以实现复兴大计。武仙成为金国最后一员觊觎南宋的大将,然而他面对的是流着岳家军血液的孟珙,依然难逃一败涂地的下场。

第二年,武仙的大将武天锡进攻光化,欲打通入蜀通道。孟珙初迎战,便斩敌五千人,俘虏四百,军中的壮士张子良更砍下武天锡的首级,宋军大获全胜。朝廷询问下一步的行动,孟珙胸有成竹地回答:武仙将进攻吕堰。八千人足以退敌。

一切进展都在孟珙的预料之中。他提前在吕堰三面布置守军,武仙来犯时,他亲自率军接应,逼退武仙,并斩首五千、俘虏三万人。孟珙所到之处,金人都溃不成军,其威名震动敌营。很快,武仙爱将前来投诚,为破武仙兵马提供了重要军情,助孟珙取得一日三捷的战绩。最后武仙换上士卒衣服,仓皇地乔装逃走,后被蒙古乱军擒杀;其余六七万金兵全部投降,金人入蜀的幻想彻底破灭。

绍定六年(1233年),蒙金交战仍在继续。虽然武仙军的溃败,在一定程度上襄助了蒙军,但仅存的金兵凭借地利据守蔡州,一时难以攻破。原来,蔡州城外有柴潭,潭外有汝河,城墙上设置巨弩,最是易守难攻。于是,蒙军元帅塔察儿派使者入宋,发出共同灭金的邀请。为雪靖康耻,完成先贤抗金的遗愿,孟珙请求率军两万,踏上灭金的最后征途。

同年十一月,宋军进驻蔡州,与蒙军会师。塔察儿仰慕孟珙击败武仙的功绩,盛情邀他饮酒、狩猎,并与他结拜为兄弟。一天,金兵自东门突然出击,欲杀出重围,却被孟珙断其归路。金军中,八十多位副将被俘,余者淹死在汝河中。

孟珙判断,蔡州受困已久,城中必然缺粮,只要防止金兵突围,就一定能够取胜。经过几次战役,金兵虽不能突围,灭金之战也无实质的进展。孟珙便决定,抢攻柴潭城楼,决潭水入河,彻底消除蔡州的屏障。众将士担心柴潭堤坝坚固,孟珙却告诉大家,堤坝只是两端的堤头坚固,他们只需凿开堤的两侧。宋军照做,柴潭果然决堤;他们再用柴草填平潭底,则顺利过潭,逼近城下。

端平元年(1234年)正月,金国已到穷途末路的绝境,宋蒙联军合力攻城,孟珙在南门列云梯、鸣战鼓,万余名将士踊跃登城,在城楼上竖起宋军旗帜。杀入蔡州城后,宋军冲杀至西门,开城门、放蒙军。城中战火熊熊,三国将士激战,金兵迅速被击溃。

金国参政张天纲被宋军抓获,孟珙询问金哀宗所在。他说,金哀宗哭嚎着自缢,临死前嘱咐烧毁他的尸首,此时焚烧的火焰还未燃尽。孟珙寻获金哀宗烧焦的遗骨,将其一分为二,一半归宋,一半归蒙。至此,孟珙也终于可以告慰百年来抗金志士的英灵。

抵御蒙古守卫南宋

「直捣黄龙府」只是抗金救国的第一步,「收拾旧山河」才是南北方宋人的梦想。灭金后,宋理宗发动「端平入洛」,出兵收复原属北宋的开封、洛阳、商丘,不料被蒙军打败,退回江南。蒙古成为南宋新的强敌,宋蒙之间同样酝酿着一场生死之战。

这期间,孟珙已开始着手抗蒙的防御工作,并得到宋帝的召见和重用。第一次召见,理宗称赞他:「你是名将之子,忠勤体国,破蔡灭金,功绩昭著。」继而问他恢复大计。孟珙回答:「希望陛下放宽民力,积蓄人才等待时机。」第二次,理宗问及与蒙古议和之事,他的回答更是掷地有声:「臣是武将,只谈论战,不谈论和!」理宗壮其言,任命他为黄州知州,统领四郡兵马。孟珙到任后,立刻筑城挖壕,募兵开荒,把黄州经营成一座坚不可摧的军事重镇。

端平二年,蒙军南下,发动了侵宋战争,江陵告急。孟珙奉命驰援,施展疑兵之计,白天不断变换旌旗和服色,晚上用火把照江面,火光绵延数十里,做出大军来援的样子。蒙军不知虚实,军心大乱。孟珙趁机出击,一战连破二十四寨,扭转长江一带的战局。

嘉熙元年(1237年),蒙军再犯黄州,守军初战不利。当黄州军民听说孟珙赶来抗敌,士气大振,惊喜地欢呼:「吾父来矣!」孟珙索性把大帐设在城楼上,每日亲自督战,在危急之刻化解黄州之围。之后的几年内,他收复襄樊、守卫夔州,更立下汗马功劳。

除了行军打仗的能力,孟珙的高风亮节也为时人称道。每当朝廷有所赏赐,他都慷慨地分给将士,因为他认为战功是将士共同作战的结果。如果看到军队中伤员众多,他会加派军医为他们疗伤,让麾下将士感泣不已。

孟珙了解到有官员不合,经常互相弹劾,他就从国家大义出发,写信为其调解,劝告他们:「国家艰难,大家合智并谋,还担心不能克敌制胜;你们勇于私斗

,岂不愧对当年的廉蔺之风吗?」此信一出,两人惭愧万分,很快重归于好。

孟珙以一己之力,统领宋军抵挡横扫欧亚的蒙古大军,守卫了南宋的大半壁江山,堪称南宋末年的护国柱石。他在去世的那一年,仍然苦心谋划抗蒙大业。一日天降异兆,一颗明星殒落,声如雷鸣;随后狂风大作,倒屋折木。随后,宋理宗就接到孟珙病逝的讣闻。

为悼念南宋的大将,理宗罢朝一日,为孟珙追赠官职,定谥号「忠襄」,更为他建立「威爱」庙以供奉。孟珙终其一生,为宋室江山而战,我们追念英雄的同时,更赞叹岳侯的圣德,生前战无不胜,身后又留下不灭的军魂!

参考资料:《宋史》之《孟珙传》《孟宗政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