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一个农民工,被包工头通知让其穿好工装迎接领导视察,心中感到不爽,于是便辞工回乡,可又不会种田,成天喝酒,经常地酩酊大醉,醒了便转转山,看看花,家也不管,钱也木有,子女挨饿,所以妻子抱怨道:嫁你算是倒八辈子的霉了。

可惜的是,他不会写诗,也不会写文,啥事不管,对家庭完全地不负责任,只会喝酒打麻将,要是能写诗作文,一个现代的陶渊明又冉冉升起。

这样说陶渊明可能很有些不尊重,但是,如果抛开“淡泊名利,把酒东篱”这类美好的词,其实也就是这么一回事, “实在不行了,大不了我回家种地去”,尽管他不会种,但有脾气的人是会这样说的。

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有脾气之人,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不知道影响了后世多少人,被誉为有气节的“猛士”,不过,有时我在想,要是十斗米或者更多呢,是否就两说了?

说实话,我对陶渊明如大家一样,那可是崇敬满满,记得当年下乡时,同室青友带有其母亲的中学语文课本,这对当时的我来说,真可谓是饕餮大餐,昏暗的油灯下,花了几个夜晚的时间,熟背了里面所有的诗词,由此,认识了柳永和屈原众多伟大的诗人,当然,也包括陶渊明。

上山砍柴,远望群峰,“此中有真意”便袭上心头;收工归途中,“戴月荷锄归”定相伴而行,他的诗作,在那又艰辛枯燥又无望的日子里,每每的呤上一段,便感觉,这人间还是有很多的美好,可以说,在那众多的诗文中,陶诗是最契合当时心境的。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即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曾任江州祭酒和彭泽县令等职,后辞官归隐田园,年约63岁时逝世。

他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隐士”也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当然,中国自古不乏隐士,但隐而能诗者,陶渊明当是名副其实的第一人。

东晋是一个极为看重门第的王朝,要说陶渊明这方面也不差,他祖上陶侃是东晋寒门子弟的骄傲,也曾做过荆州刺史的高官,都督八州军事,但到他之时,这家道便衰败了,“弱年逢家乏”指的便是他生活的状况。

至少于40岁之前,他出任过多地的低级官吏,最后一次是在彭泽县令任上,领导下来检查工作,也有说来人是谢道韫的老公王凝之,让他去拜见,下属提醒他要穿官服,于是他便不能忍受了,直接挂印辞官,走上了一条归隐之路,从此再没踏进官场一步,直至终老。

陶渊明的名字总是同桃花源紧密相联,早年读这文时,那优美的辞句及意境,直醉到了心底,现在偶尔读起,仍然是口齿生香。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似在人间非在人间,不是人间胜似人间,只可于无意中得之而不可于有意中求之”,这般的人间仙境,实在是给人们的心中描绘了一个理想国的图形,“惹得诗人说到今”。

但是,陶渊明在文的最后,有点突兀地写道:“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这其实是告诉世人,这就是作者心中的一片净土,“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他是要告诉人们,这虚渺灵奥之所是不存在的,是一层永远不能开启的神秘的面纱。

然而,正是这一片桃花源,给后人带来了多少的憧憬,使人们永远在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和现实世界中徘徊,尽管知道这是虚无缥缈的梦境而不舍。

陶渊明这一生,除了诗文似乎就没有做过任何事,后来的他是不养家,不糊口,穷得来瓶无储栗,幼稚盈室,却依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向往田园生活,可结果却是“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所以我觉得,陶渊明就是活在自己的诗文中,所谓隐士,只是其表象而已。

他是一个只做自己喜欢做的事,那便是写作,至于其他,什么当政为官,迎来送往,养家糊口,人情世故,统统不在他的考虑之列,他几次为官,是否是为“稻粮谋”我不得而知,但肯定是他不愿意而为之的,因为他是“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于政治上还是有自己的看法,并不是一味地不想当官,而是为谁当官,如果是在政治清明之时,也许他这官就永远地当下去了,还会成为一个勤政爱民的好官。

不然,就没办法解释,那提着好酒好肉来拜访他的檀道济,被他拒之门外,因为在他的心目中,你檀道济为虎作伥,帮那刘裕篡晋,就是一个乱臣贼子,所以才会将其送来的礼物,一股脑地丢去门外,这说明,陶渊明在政治上还是有是非标准的。

在晋末乱世,有枪便是草头王,一切要靠实力来说话,作为对晋王朝的失望,对新军阀的痛恨,才使得陶渊明弃官而去,眼不见心不烦,至于其他什么“不为五斗米折腰”,或“淡泊情怀”,“厌倦了官场上的龌龊”一类,统统是借口,后世都是从他的行为反推而得出的结论。

不过,我崇敬陶渊明的原因是他归隐后,那心中呈现出来的一片宁静,至少在诗歌中是这样,而且是在贫寒至极时能做到如此,实在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当隐士也是要有条件的,唐时王维在终南山下盖辋川别业,那是半官半隐的休憩;东晋的王羲之和谢安们都曾做过隐士,但他们那隐士是何等的享用,讲究的是徜徉山水,流连的是诗酒风流,身边美人如簇,眼前锦衣玉食,这样的隐士,俺也想当。

对一般平民百姓来说,努力的目标首先是要保障生活,然而才能有精神层面的追求,这应该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所以,陶渊明在不具备这些条件的状况下,就选择了一条脱离现实基础而追求潇洒的个人境界,选好词儿来说的话,就是伟大了。

夏日抱长饥,寒夜无被眠,

朝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

穷成这般的情形,还能依然故我地赏菊看山,真不是一般人能为之,所以,朱光潜先生说他是“浑身静穆”,也就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之人 ,肚子饿得发晕,内心还恬适宁静,还要赞山喜水,这真是一种常人无法效仿的伟大。

陶渊明无疑是国人心中的一个标杆,国学大师王国维曰:“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文章者,殆未之有也。”

而看他所列这四人,其实精神境界是不一样的,屈原忧国;杜子忧民,东坡潇洒,而陶渊明更多的是恬静;自古消极出世和积极入世是两种截然不同处世态度,最高境界应该是如范仲淹那样,“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但陶渊明却并不符合这一标准,他有点“万事不关心”的意味,一生最大的遗憾不是没有赚到大钱,当成大官,留得千秋万世名,而是酒没喝够。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乐天安命,固穷守节,及时行乐,今日有酒今日醉的虚无主义,同杜甫的忧国忧民完全是两个境界,而国人一方面在推崇杜甫的同时,又欣赏陶渊明的追求,这是不是很矛盾啊。

他的人生之路最终选择归隐,还是经历了一个过程,年轻时他是“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壮年时他是“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直到看透了官场的不堪,方才将心底的那份宿愿拾起,“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虽心有不甘,却也是他对心灵的尊重,张显的是他悠然洒脱的天然禀赋。

世人都喜欢陶渊明,但那却不是能学得来的,“本欲起身离红尘,奈何影子落人间。”李白再不想“摧眉折腰事权贵”,但还是不得不去当那诗待诏;王维终日高呤要“归卧南山陲”,却也长期混迹于庙堂,所以,他们只能在内心的痛苦中,对陶渊明产生一种羡慕,而要让他们放下一切去超然物外,那是万万做不到的。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对陶渊明诗的评价是车载斗量,太多太多,归纳起来就两个字,一个是“真”,一个是“淡”,前者指的是他对周围的一切,都怀着一颗诚真之心对话;后者是指他的用词诗不事雕琢,自然流露;所谓味极淡而情至深是也。

这首诗是他的代表作,东坡先生对陶诗有着很精妙的论述,他说:“渊明诗初视若散缓,熟读有奇趣。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又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奇妙,遂能如此,如大匠运斤,无斧凿痕,不知者则疲精力,至死不悟。”

他的诗歌在当时其实并没有很响亮的声名,钟嵘在《诗品》中仅将其列为中品,将他的诗文视为“田家语”,是作为一个隐士的牢骚之言,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时人的眼中,他只不过是一位有“高趣”的山人罢了,绝算不上是一个有高才的诗人。可以说,陶渊明的诗文在他生活的时代时被冷落甚至被忽视的,还是昭明太子萧统在《昭明文选》中,才将其提高到崇高的地位,可以说,不是萧统的慧眼识珠,陶渊明很可能会被埋没。。

唐人的田园诗歌的兴起,陶渊明的地位日盛,但远没有达到其就有的高度,因为盛唐诗歌风崇尚刚健壮丽,陶渊明清新淡雅的诗,显然不是很对胃口。

虽然有李白杜甫一众大佬级人物的追捧,但还是在有限范围内,唐人并不欣赏隐居避世,李白说“龌龊东篱下,渊明不足群”;杜甫说“观其著诗集,颇亦恨枯槁。”可见,陶渊明在唐代并不是很爱待见的。

陶渊明文学巨匠的地位是在宋代才被最终确立,才真正受到人们普遍的认可,成为晋宋之间一人而已,而且被认为是历代“诗人之冠冕”,甚至被推到了连“李杜诸人皆莫及”的高度;而那个当年令陶渊明望尘莫及的谢灵运,则被宋人看作是二流的诗人,是不是有点怪异啊。

在中国很长的历史时期中,人们只是在入世受挫时才想起了归隐,真隐士实在是没几人,更有人是将其作为入仕的一种手段,或者求得更大声名,比如那“终南捷径”“山中宰相”一类,而象陶渊明或林和靖那样的真隐士,那是少之又少。

古人的普世价值观同今人是有着很大差别的,比如商人和伶人是被人鄙视的,不但他们被人看不起,而且连后代都没有参加高考的资格,比如李白同学,一辈子就没上过考场;而现在这却又成为两个最热门的行当,问现在的小朋友有何理想,不是当老板就是成明星,所以,以古人的价值观同今人对话,那是件很奢侈的事情。

这也可以理解,当今之从业人员,压力之大,节奏之快是难以想象的,生活、工作、升迁、车房等等,压力山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去侈谈悠闲和恬淡,明知长假堵,偏向堵路行,不是不明白,而是没办法。

作为一位品格高洁之士,古人对精神层面的追求往往高于对物质的追求,甚至同生命发生冲突时也在所不惜,难得的是,陶渊明是将这种追求充分地体现在了他的诗歌中,成为融化在他血液中的组成部分,从而也形成了沉淀在中国士人心中特有的普世价值观。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自陶渊明之后的文士心中,菊花成为君子,南山视为乐园,官场为险恶樊笼,归隐乃最后退路,尽管这些传统的儒家积极入世的主流意识相悖,却也是人生旅途中最后的坚守和永远那道白月光。

陶渊明的隐是真隐,世上真正的隐士能有几人哉?不在官场上碰得头破血流,是没有几人谈归隐的,所以,陶渊明的伟大之处,正是在于他隐得彻底,隐得潇洒,隐得周遭一片地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