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2020-05-26 来源:hao86 鲁肃的功绩 鲁肃代周瑜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建安二十二年,在史书上的记载,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年份。然而这一年,无数英灵殒命。建安七子中,王粲、徐干、陈琳、应玚、刘桢五人同时去世。东吴大都督鲁肃,也在这一年身故。

这一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后汉书·本纪·孝献帝纪》记录:二十二年夏六月,丞相军师华歆为御史大夫。冬,有星孛于东北。是岁大疫。

这一年,帝国发生了瘟疫。所以许多人死亡。曹植的文章中提到: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

瘟疫到东吴,劫走了大都督鲁肃的生命。这一年,鲁肃四十六岁。

在《三国演义》中,鲁肃的死记录在第69章。曹操问卦管辂,后者曰:东吴主亡一大将,西蜀有兵犯界。曹操不信,忽然合淝来报:东吴路口守将鲁肃身故。后来,刘备进军汉中的消息也传来。

自第29章出场,鲁肃经周瑜推荐,与孙权卧榻共饮,到第69章殒命,鲁肃的戏份也不算少。但是,整部《三国演义》中,鲁肃这个角色总有点打酱油之感,存在感太弱,容易被人忽略。

实则鲁肃之才,不在周瑜之下。相比公瑾性格缺陷之大,鲁肃更加稳重,更易成就大事。《三国演义》当中,对其戏份的处理,显得有些粗糙。当然,主要是诸葛亮和周瑜之间的矛盾戏份过于精彩,导致人们常常容易忽略鲁肃。

鲁肃功绩有三:

其一为投奔孙权时提出的江东战略。“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唯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今趁北方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守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这番政论,正中孙权心怀。鲁肃死后,孙权称帝时,对下属说: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於事势矣。

其二为联刘抗曹。赤壁之战之所以南边胜,北边败,最重要的原因是孙刘联手。虽然刘备成为此次战役中收获最大一方,东吴同样收益不小。此战之后,三国鼎立之势已成。孙刘联手背后的最大推手,便是鲁肃。

曹操百万大军南下时,东吴包括张昭在内的文臣谋士,皆赞成投降。鲁肃不同,他告诉孙权,所有人都能降,唯有您不能降。这话也说到孙权心坎里了。难怪孙权这么喜欢鲁肃。

周瑜自然不会投降,但他自视过高,看不起刘备和诸葛亮。后来接触诸葛亮,又嫉妒亮之才。所以,如果没有鲁肃从中调停,孙刘难以联手,赤壁之战战局未可知。

其三是继周瑜之位,主持军政,周旋荆州。周瑜与鲁肃情谊很深,两人相识时,富豪之家的鲁肃将自己的一半家产给了周瑜练兵。周瑜也知鲁肃之才,两人惺惺相惜。周瑜死后,力荐鲁肃接位。就算他不推荐,孙权也会这样选择。

鲁肃就职大都督后,在陆口练兵,从四千人的部署,增加了上万人。鲁肃一面练兵,一面与关羽斡旋荆州。赤壁之战后,刘备占据荆州,孙刘两家生隙。为大局着想,鲁肃建议孙权借荆州于刘备。

然而,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鲁肃作为担保人,一时尴尬不已。双方力斗之时,鲁肃邀请关羽过江赴会,于是有了著名的“关云长单刀赴会”。在《三国演义》中,这出戏体现的是云长之勇,气贯长虹。实则鲁肃的胆识和谋略,也不逊色。

《三国演义》中,将鲁肃塑造为一文弱书生的角色,特别是电视剧中,这是误读。《三国志》中记录:天下将乱,(鲁肃)乃学击剑骑射,招聚少年,给其衣食,往来南山中射猎,阴相部勒,讲武习兵。所以,鲁肃纵然谈不上武艺比肩云长,却也不会像手无缚鸡之力的人。

正因为有鲁肃,孙刘之间才能相安无事,虽然有些摩擦,但南边防线一直牢固,曹操无可趁之机。鲁肃死后,吕蒙接任大都督,孙刘防线破裂。关云长败走麦城,刘备大举伐吴,两国交恶,三国进入后半场。

只可惜,建安二十二年的一场瘟疫,夺走了鲁子敬的生命,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