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黄道婆是我国棉纺业的先驱,13世纪杰出的纺织技术革新家,中国第一位女性实业家,对于她的故事你们了解多少?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说一下伟大女性黄道婆的故事,咱们一起往下看!

据记载:黄道婆,十二三岁就被卖给人家当童养媳。白天她下地干活晚上她纺织布到深夜,还要遭受公婆、丈夫的非人虐待。有一次,黄道婆被公婆、丈夫一顿毒打后,又被关在柴房不准吃饭,也不准睡觉。她再也忍受不住这种非人的折磨,决心逃出去另寻生路。半夜,她在房顶上掏洞逃了出来,躲在一条停泊在黄浦江边的海船上。后来就随船到了海南岛南端的崖州,即现在的海南崖县。

岛上的同胞十分同情黄道婆的不幸遭遇,接受了她,让她有了安身之所,并且在共同的劳动生活中,传授她纺织技术。

黄道婆聪明勤奋,虚心学习纺织技术,并且融合黎汉两族人民的纺织技术的长处,逐浙成为一个出色的纺织能手,在当地大受欢迎,和黎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黎族地区生活了将近30年。但黄道婆始终怀念自己的故乡。

元朝元贞年间,约1295年,她从崖州返回故乡,回到了乌泥泾。黄道婆重返故乡时,植棉业已经在长江流域大大普及,但纺织技术仍然很落后。她回来后,就致力于改革家乡落后的棉纺织生产工具,她根据自己几十年丰富的纺织经验,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精湛的织造技术传授给故乡人民。

一边教家乡妇女学会黎族的棉纺织技术,一边又着手改革出一套赶、弹、纺、织的工具:去籽搅车,弹棉椎弓,三锭脚踏纺纱车。虽然她回乡几年后就离开了人世,但她的辛勤劳动推动了当地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

中国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组织人力,为黄道婆重新修墓立碑,栽植青松翠柏,表彰这位女纺织技术革新家、科学家的科学功绩,寄托人民的长远哀思和深切怀念。黄道婆的奋斗精神,将永远鼓舞人们向科学的高峰攀登!

至今民间还流传歌颂黄道婆的民谣:

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

1330年,黄道婆死后,松江人民感念她的恩德,在顺帝至元二年(1336年),为她立祠,岁时享祀。

后因战乱,祠被毁。明熹宗天启六年(1626年)张之塑象于宁国寺。清嘉庆年间,在上海城内渡鹤楼西北小巷,立有黄道婆的小庙。黄道婆墓在上海县华泾镇北面的东湾村,于1957年重新修建并立有石碑。上海的南市区曾有先棉祠,建黄道婆禅院。现在上海豫院内,有清咸丰时作为布业公所的跋织亭,供奉黄道婆为始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