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三过家门而不入,是指大禹与涂山氏女娇新婚不久,就离开了家乡,踏上治理水患的道路,但为了竭尽全力治理洪水,尽快解除民众所受的水患之苦,大禹争分夺秒,三次路过家门口而不回家探望家人,颂扬大禹一生为公的崇高行为,与大禹治水典故一样为我们所熟知。

大禹治水的故事是怎样的

“大禹治水”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同样被很多人认为是一个神话传说,话说尧还在世的时候,中原地带洪水泛滥,无边无际,不但淹没了庄稼,淹没了山陵,更淹没了房屋,导致百姓流离失所,背井离乡。

对于水患给百姓带来无边的灾难,尧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便开始寻访能治理洪水的人,起初使用了鲧,但是鲧治水九年而无果,等到舜即位之后,任用了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接到这个任务,禹深知责任重大,不敢掉以轻心。

在治水的过程中,禹带领着伯益、后稷以及一批助手,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走遍了当时中原大地的山山水水,其间,更是“三过家门而不入”,此后,经过十三年的艰苦疏导,终于治水成功,让天下百姓重新过上了幸福富足的生活。

公元前24-21世纪,北半球水患,从尧帝到舜都找治水人才。期初大禹的父亲鲧受命治水,但治水失败被杀。大禹子承父业,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吸取了父亲治水失败的经验教训改堵为疏,终于治好了水患。

大禹治水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吗

“大禹治水”究竟是神话还是真实的历史呢?如果翻看先秦时代的众多典籍就会发现,上面都记载有“大禹治水”的故事,《山海经海内经》中记载:“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禹治洪水,通轘辕山,化为熊”,《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孟子膝文公上》:“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等等。

而经过考古学家和地质学家们的不懈研究,如今已经可以确定,在大禹生活的那个时代,确实曾经发生过一场足以毁灭华夏大部分聚落的大洪水,既然证明了大洪水存在的真实性,那么,治水一说就并非只是无稽之谈了。

无独有偶,在一九九八年,曾经也发生一场特大洪水,虽然已经过去了二 十年,至今依旧令很多人刻骨铭心,毫不夸张的说,当时几乎是倾全国之力,才艰苦的挺过了这场天大的难关。

而这样一场洪水今天治理起来都困难重重,放在上古时期会如何呢?当时的先人们应付得了吗?这样高的水位,可能漫过大运河一带底矮的平原吗?这个平原,是一个冲积平原,也就是说,洪水的水面,应该远远高出这个平原。

所以,当发生洪水的时候,即使没有大运河,河水也一样会漫过这个区域,进入太湖流域的,因此,太湖是个洪泛区,底部是不可能有大量文化遗存的,然而,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大量的文化遗存却明明存在。

这就说明一件事,在文明诞生的那个时代,并没有如此大的洪水,所以,如果不是大禹拓宽了三峡,那就一定是气候变化了的原因,但是,不管气候怎样变化,只要有冲击平原存在,就证明曾经有过无数次漫过平原的大洪水。

如此一来,我们便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拓宽三峡”,确有其事,而这也恰恰证明了“大禹治水”的可靠性,而他以疏导为主的治水方法,当然也不能仅仅用神话传说来解释了,因为这就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真相是什么

那么,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真是因为没有时间,真是因为一心为公……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一语点破,仅在“三过家门而不入”中增加了一个字,却颠覆了我们的传统认知,大禹这么做另有残酷真相。

鲜为人知的是,大禹治理的洪水,并非是突然而至,而是持续了多年,至于严重程度可能也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史记·夏本纪》:“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尧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曰鲧可……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于是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早在帝尧时期,就已经存在洪水之患了,但一句“下民其忧”,说明洪水影响很大,但并非是生死存亡的威胁,后来决定让鲧(gǔn)来治理,但因为9年没有治理好,舜建议将鲧处以极刑,并让鲧的儿子大禹继续治理。

既然舜杀死了鲧,为何又让禹继续治理呢?主要可能有三个原因:一是舜杀鲧,“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杀得非常合理,让人说不出话来;二是舜胸怀宽广,且对大禹品行和能力看好,史书记载大禹“为人敏给克勤”;三是舜借机想要再一次除掉大禹,这一点比较黑暗,但未必不存在,下文有展开讲述。

大禹接到舜的命令之后,立即投入工作,传说大禹娶涂山氏女娇的第四天就出家治水,涂山氏女娇生启(夏启)时,大禹在门口听到儿子呱呱坠地的声音,但一想到开山导流刻不容缓,便顾不上回家。第三次路过家门时,儿子已经懂得叫爸爸,挥动小手,和大禹打招呼,大禹只是向妻儿挥挥手,不想因公废私,又继续奔走在治水第一线。这就是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传说,让人看到了一个一心为公的大禹。

三过家门而不入真的是因为没有时间吗

然而,“三过家门而不入”又难免让人怀疑,大禹真的没有一点时间,真的如此不近人情,哪怕回家看几分钟都来不及?显然不可能,真相又会是什么呢?司马迁一语点破。

《史记·夏本纪》: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原来,大禹不是过家门而不入,而是“不敢入”,比我们熟知的传说多了一个“敢”字!

可以想象一下,因为鲧“功之不成受诛”的教训在,所以大禹不敢进入家门,只能故意的从家门口路过,顺便见一见家人,不然如何解释大禹为何偏偏要从家门口路过?总不至于家门口就在大禹的必经之路上吧!

我们知道,很多上古传说的历史真相,如今已经不可考,但通过考古和文献记载,却能尽可能地还原。司马迁说大禹过家门“不敢入”,原因是鲧“功之不成受诛”的教训,那么事实真相果真如此吗?山西陶寺遗址考古发现,却揭示了另一种可能:舜想借机除掉大禹!

经过考证,陶寺遗址最可能是尧帝首都平阳,所谓尧都平阳。但在这座遗址中,却出现了惊人的一幕,即大量贵族甚至王墓的尸骨遭到破坏,其中珍贵的陪葬品并未丢失,像是有目的的发泄,就是为了毁掉别人的尸骨。不少专家解读认为,尧舜禹的权力交接,很可能并非我们熟知的禅让制,也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平静和美好,反而充满了暴力,犹如《竹书记年》中所写的血腥残忍。

这种可能性高度存在,尧舜禹并非一个部落的人,而是各有部落,只是共同组建了华夏联盟,比如鲧和禹是某部落酋长,华夏联盟的盟主由最强部落的酋长担任,但其他有强大势力的部落必然对之虎视眈眈,想要取而代之。史书里说舜是一穷小子,基本上不可能,舜应该是一个部落首领。

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历朝历代都要削藩,尧舜在位时,对于其他强大部落,也不会坐视不见,肯定有所打压,导致后来者的报复,由此才会出现陶寺遗址的毁尸行为。

结合陶寺遗址和文献记载可见,舜杀了鲧之后,继续让禹治水,很可能是一场阴谋,目的就是找机会杀死禹,或削弱禹部的实力,清扫未来的隐患。因此,大禹治水时才“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就是怕被舜抓住把柄,从而一举除之。禹之前的鲧,很可能就被舜抓住了小辫子,从而“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所以大禹不得不小心谨慎,很可能特意来到家门口,看一看家人以解思念之情,却不敢直接回家。

大禹治水的功劳和精神

大禹在治水一共花了十三年的时间,正是在他的治理之下,咆哮的河水失去了往日的凶猛,慢慢的平缓地向东流去。被水淹没的山陵露了出来,农田也变成了米粮仓,人们又开始能建筑新的房屋过上了幸福的日子。后来人民为感谢他的恩德,为他修建庙宇尊他为"禹神"我们的中国也被称为"禹城"

由此可见,大禹的治水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治水的过程中大于依靠艰苦奋斗因势利导科学知识以人为本的理念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取得了治水的成功,由此形成了以公而忘私,其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象征。

怎么看待“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

在以往的印象中,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虽然可歌可泣,但总感觉不近人情,甚至有点夸大其词。但从《史记》的记载来看,大禹不进家门的原因并非是不想入、不能入,而是不敢入。虽然这样的描述并没有传说故事中那么正能量,但这样却让我们看到一个更加真情实感、有血有肉的大禹,而不是一个被理想化了的大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