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西汉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周本纪》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襃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其後不信,诸侯益亦不至。”

故事大概就是说西周周幽王做君主的时候。为了取悦不爱笑的王妃褒姒,周幽王下令燃起烽火,让各路诸侯率大军赶到都城救援。而周幽王就和褒姒看着城下疲惫受骗的大军,拍手大笑。后来,戎族率军入侵,周幽王派人点燃烽火,诸侯没有一个前来救援。结果导致戎族破城,幽王身死,西周也随之灭亡了。后人将这一段故事称为“烽火戏诸侯”,用来谴责周幽王的荒淫无道。

可根据现有的各种证据表明,“烽火戏诸侯”实际上出自于司马迁的个人杜撰。理由主要有三点:

1.西周时期并无烽火台。

首先,根据比《史记》成书早的战国时期秦国吕不韦等人合著的《吕氏春秋》有记载:

“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当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褒姒大悦而笑,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数至而无寇。至于后戎冠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骊山之下,为天下笑。”

这里提到幽王联络诸侯国军队的方式是击鼓,而并不是什么烽火。而在考古发现来看,我国最早的烽火台建造于西汉时期。所以除了司马迁的《史记》之外,并没有任何关于西周时期烽火台的记载。

而为何司马迁会如此记载呢?考虑到其生活的年代是西汉武帝时期。当时的汉朝几乎年年与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作战。每当匈奴南下入侵时,边疆上的烽火台便会向后方发出预警和各种信息,以方便后方军队做出相应的战略部署、《史记·匈奴列传》:“胡骑入代句注边,烽火通於甘泉、长安。数月,汉兵至边,匈奴亦去远塞,汉兵亦罢。”另外钱穆先生所著的《国史大纲》里也有“举烽传警,乃汉人备匈奴事耳”的观点。

2.诸侯无法同时到达,镐京本身容易被戎族击破。

西周的都城镐京位于当时帝国版图的西部,函谷关以内的关中地区。而在西周初期当时的君主为了防范东方殷族故地的势力叛乱,就加强了对东方的军事力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东重西轻的局面。而当时都城内驻守的所谓“西六师”,经过长年累月的安逸,乏于训练,虽然有时因为猃狁的入侵而出兵作战,但战斗力早已不如武王伐纣时期。都城附近的小国如程国、樊国等,十分弱小,更是不堪一击。

至于齐、鲁、晋等大国,想要出兵勤王,在当时只能骑马而没有飞机汽车的年代,想要到达就要花费至少一年的时间才能到达。

而戎族就位于周都城镐京的西边不远处,再根据《古本竹书纪年》,当时还有西周的贵族申侯公和诸侯国缯国的接应,戎族入侵也就轻而易举了。

3.无笑点存在。

根据钱穆先生《国史大纲》有言:“诸侯并不能见烽同至,至而闻无寇,亦必休兵信宿而去,此有何可笑?”按常识来说,即使各国诸侯真的赶到了都城镐京,知道了实情。也可在城下就地驻扎或者离去,有什么好笑的地方。何况《史记》也说了“褒姒不好笑”,所以很明显褒姒是一个笑点高的人。对于这种毫无笑点的情况,她更不可能露出笑容了。

那么,司马迁为何要杜撰这样一段子虚乌有的记载呢?

考虑到司马迁著作的根据主要有四:

1.史馆里的档案。(“史记石室金鐀之书。”)

2.现成的书籍。(“整齐百家杂语。”)

3.父亲司马谈的旧稿。(“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

4.自己的见闻与推断。

而“烽火戏诸侯”这一段的内容是根据哪一点呢?

第一点,由于历史的久远,里面都藏了些什么,今天已不得而知。

第二点,唯一记载这一段历史的百家书籍,前面也提到了,就是吕不韦领衔的《吕氏春秋》。可前面也提到了,《吕氏春秋》的记与《史记》的不符,所以可以排除。

第三点,根据李长之先生的研究得出,《史记》中出于司马谈之笔的主要有《殷本纪》、《秦本纪》、《燕召公世家》等九篇。而记载“烽火戏诸侯”的《周本纪》不在其列,故排除。

于是,可以得出《周本纪》是司马迁根据史馆的记载并加上自己的所见所闻而写出的。

司马迁年少的时候,就十分喜欢到各地旅行,东至江淮,南到会稽,北入长沙。中年后担任的职位是负责书写历史的太史令,必须经常跟在皇帝身边。而当时的汉武帝又是出了名的喜欢到处跑的野皇帝,于是司马迁就跟着他在全国各地登山踏水。这其中就听了不少各地乡村父老的野史传说,例如项羽在乌江自刎和无言见江东父老一事。像有“烽火戏诸侯”这种戏剧式的记载,也就见怪不怪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