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清朝历史上同治皇帝怎么死的?

历史上,同治帝对外公布的死因是死于天花,但从其死后宫内宫外就流传这样奇怪的传说:

年轻而有闲暇的同治帝和翰林院侍讲王庆祺在太监的引领下,天一黑就溜出宫,微服在北京城内寻欢作乐。在北京前门一带妓院林立,有达官显贵的子弟出入那里。同治帝害怕被人认出自己,不情愿地在地安门附近找便宜的妓女,由此染上了梅毒而去世。西太后要面子,所以对外公布其死因是死于天花。

真假姑且不论,但是这个传闻广为流传却是事实,现在一些影视剧,甚至历史书,也都采纳了这一观点,认为同治帝就是死于花柳。例如,京剧演员刘赶三在舞台上扮演医生时,在即兴表演中说着这样的台词:“东华门我是不去的,因为那门儿里头,有个阔哥儿,新近害了病,找我去治,他害的是梅毒,我还当是天花呢,一剂药下去就死啦!我要再进东华门,被人家瞧见,那还有小命儿吗?”这让观众非常吃惊。

即使是宫中太监们,在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也相信同治帝真正的死因是梅毒。在太监小德张的回忆录里也有这样的记载。

在史实中,慈禧太后在同治帝死后以品行不端为由将王庆祺罢免,“永不叙用”,并将一部分太监流放到黑龙江。有学者就将这看成是同治帝死于花柳病说的证据。但是,稍微分析一下就能看出破绽。

如果真是因为王庆祺害得同治帝得了花柳病而去世得话,那么就不是流放和罢免这么简单了。引诱皇帝招妓已经是很大的罪过,何况皇帝还为此丧了命,那么即便不被诛九族,最起码自己也是凌迟的份。

事实上,当今的学者中,有很多人认为同治帝死因同对外公布的一致,就是死于天花。其根据宫廷太医们留下的同治帝去世前37天的详细病例。如果看诊断记录的话,有这样详细的记录:最初,病情时好时坏,还算稳定。到了十一月二十日,病情急剧恶化,腰部和左右臀部出现溃烂,遗精和尿血不断,就这样去世了。

当代的专家根据病情的发展速度和症状等推断,同治帝不是死于花柳病,而是死于天花。因为临死前同治帝的症状与花柳病的症状相似,所以没有医学知识的太监们散布了得花柳病得谣言。

另外,同治帝的花柳病说,也被光绪帝的老师翁同龢的日记所否定。同治帝在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五日下午五点到七点于紫禁城的东暖阁驾崩,关于其前后的情况,翁同龢的日记记载如下。

当天,听闻皇帝病危的消息后,在太阳还未落山时,以恭亲王为首的宗室和大臣们陆续地聚集到了西暖阁。御医李德立匆忙地下了处方“麦参散”。精通医学的翁同龢厉声申斥道,“为什么不用回阳汤呢?”御医反驳说:“不可”,因此翁同龢说,“那样的话灌入药就可以了”。其间,太后不停地哭。这时,御医报告说:“牙齿紧闭,无法喂药”。

听到这个,诸位大臣起立,赶往东暖阁一看,皇帝闭着眼睛坐着。大臣们来到近前,仔细地观察,发现已经是临终的状态了。周围充满了悲伤的哭声。

精通医学达到能于御医争论程度的翁同龢,在看了皇帝的症状后,在日记其他地方明确记述了同治帝的死因是“天花”。

事实上,清朝历代皇帝都害怕天花得危险。顺治帝和同治帝都是因为天花而去世。康熙帝和咸丰帝的脸上留有年幼时患过天花的印痕。

在中国,很早就知道天花的预防方法是“种痘”。但是,那是最原始的人痘接种方法:孩子穿着痘疮患者的衣服,从鼻腔中吸入痘疮疮痂的粉末。它的效果其实很不可靠。

中国的人痘接种方法,在康熙时代经由俄罗斯传到了西洋,经过科学的改良后,于18世纪末最终形成了琴纳牛痘接种法。但是清朝的太医们没有学习西方的牛痘接种法,仍然继续使用原有的人痘接种法。

文明古国的所谓的骄傲,阻挡了新技术的传入,恐怕,这才是同治帝真正的死亡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