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李冰,秦国人,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杰出的水利专家。秦昭王时李冰任蜀郡太守,由他带领当地人民修建的都江堰,是战国时期我国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2200多年以前,四川成都灌县一带,几乎年年都要发大水。流经这里的眠江,从海拔三四千米的崛山上流出,沿途山多地狭,水流很急,汹涌的江水流到灌县一带,突然进人一马平川,流速骤然减慢。这样,水中夹带的泥沙石子便沉积下来,淤塞了河床。每当春季雨水多的时候,就会江水暴涨。

李冰父子雕像大水溢出两岸,淹没了大批良田、房屋。但是大水退下之后,往往又缺水,造成旱灾。就这样,不是涝,就是旱,几乎年年庄稼欠收,老百姓流离失所,四处逃荒。在这里担任太守的李冰,亲眼看到水旱灾害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心情十分沉重。为了解除人民的苦难,李冰和他的儿子二郎走遍了这一带的山山水水,决心根治眠江,变水害为水利。通过勘察,李冰发现如果将玉垒山打开个缺口,让水流过去,不仅山东面的田园可以得到灌溉,山西面的江水也可以泄出。这样,旱灾、涝灾都可以解除了。

李冰的这一想法得到了人们的拥护。经过精心的勘察和设计,李冰决心带领老百姓开凿玉垒山。当地的百姓吃够了水旱灾害带来的苦头,如今听说太守要亲自带领大家凿山治水,一个个干劲十足。但是,由于当时工具非常简陋,工程进展很慢。于是百姓们开动脑筋,创造了火爆开石法。他们把树枝、木柴放进凿好的石槽当中,然后点火燃烧,烧到一定时候,岩石就会崩裂开来。这种开石法大大加快了凿山工程的进度。经过人们的艰苦努力,玉垒山终于凿通了。新凿开的山口很象一只瓶口,于是人们就给它取名为 “宝瓶口”。“宝瓶口”打通后,眠江水确实泄出去一部分,流向灌县的东南。但由于流量有限,山东面的旱地仍不能得到全面浇灌。而且一遇上洪水季节,崛江两岸仍然经常泛滥成灾。

为了彻底根治眠江,李冰又进一步做了勘察,最后决定采取中流作堰的办法,在 “宝瓶口”上游不远的地方,筑一道分水堰,使江水流到这里分为两股,达到分洪的目的。分水堰必须修在江中心,在滚滚的江水中修筑一道堤坝,实在不容易。工程开始后,李冰叫人们把鹅卵石装上船后运到江心倒下去,但一船石头倒下去很快就被流水冲走了。李冰父子和直姓们不知做了多少次努力,结果都失败了。

后来,李冰受农民洗土豆的启发,叫大家上山去砍竹,然后编成竹篓,把鹅卵石装进去,再把它们连起来,一层一层放到江中堆积起来。李冰还叫人在堤坝两侧用大鹅卵石筑起两道护堤,人们叫它金刚堤。这样,一道牢固的分水堰终于筑成了。分水堰的前端尖尖地伸进汹涌奔腾的眠江里,远远望去像过大鱼嘴,因此人们就叫它 “分水鱼嘴”。从此,滔滔的眠江水流到灌县附近,就一分为二:东边流人 “宝瓶口”的水流称内江,西边的水流称外江。这条分水堰筑在江中心,比两岸低一些,水少的季节,它可以堵住流走的江水,使一部分江水流向东边,去灌溉那里的数万亩农田。水大的季节,即使山洪暴发,也不会泛滥成灾,因为水位高到一定程度,江水就会从堰顶上漫过去,而不至于溢出两岸,造成水灾。自从这条分水堰筑成以后,这一带的水旱灾区就变成了旱涝保收的鱼米之乡。百姓们再也不用四处逃荒,始终过着富裕安定的生活。

李冰曾经给这道分水堰取名为 “安堰”,三国时改为“都安堰”,后来人们又叫它 “都江堰”。都江堰的建成,不仅解除了眠江的水患,而且大大方便了四川成都一带的交通。由于水流平稳,江上船只可以自由航行,山民山出产的梓、柏、大竹源源不断地运出四川,有力地促进了眠山的开发。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的数百万亩良田得到灌溉,大大提高了稻谷的产量,这样,成都平原便成为全国著名的粮仓,人称 “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在为劳动人民造福。

两千多年前,李冰带领四川劳动人民运用简陋工具建造起来的都江堰,其规模之大,布局之合理,技术之先进,不仅在中国少有,就是在世界水利建筑史上也是罕见的。它充分显示了我们祖先改造自然的无穷智慧。李冰为人民做了好事,人民也一直怀念他。四川人民尊称李冰为 “川祖”,并在都江堰建造了一座 “二王庙”,里面有李冰父子的塑像。人们常到那里参观,赞扬这位杰出水利专家的功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