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皇帝宋仁宗是昏君还是明君?

宋仁宗赵祯是北宋王朝的第四任皇帝,关于他的身世,至今有一个离奇的传说 ,那就是“狸猫换太子”的故事。

故事中的李皇后就是宋仁宗的生母。乾兴元年(1022年)宋真宗病死,太子赵祯继位,是为宋仁宗,当时他才13岁,宋仁宗赵祯性格随和,为政宽松。终其一朝,出了许多名垂千古的大文豪。著名的有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包拯、苏轼、苏辙、晏殊、欧阳修等。为什么能这样呢?林语堂说的好,因为这时是中国文人所处的最好时代,文化氛围轻松。

自从宋太祖赵匡胤确立了重文抑武的国策之后,宋朝的历任统治者对文人都非常宽容。宋仁宗这个时代便更加如此,即便是有读书人写文章指责他为政过失,他也不会降罪。

嘉佑年间,历史上有名的“三苏”之一苏辙参加进士考试。胆大妄为的他居然在试卷里公然指责宋仁宗终日里饮酒作乐,纸醉金迷。既不关心老百姓的疾苦,也不跟大臣们商量治国安邦的大计。字里行间把宋仁宗描绘成了一个沉湎女色、不理朝政的昏君。

如此大胆诋毁专制制度下的国家最高统治者,哪朝哪代能放过你?考官们大惊失色,不敢怠慢,赶紧上报宋仁宗。没想到,宋仁宗看了后却说:“朕设立科举考试,本来就是要欢迎敢言之士。苏辙一个小民,敢于如此直言,应该特与功名。”宋仁宗皇帝的大气,后世之人有几人能比?

因其施仁政,在他一朝,不只出大文豪,而且出大政治家,出能臣,出忠臣,如范仲淹,富弼,韩琦,文彦博,包拯等。

包拯“包青天”之所以能名扬天下,流芳千古,是与宋仁宗以仁待人,心胸宽阔,善于纳谏分不开的。

在专制社会象包青天这样的人物只能出现在政治清明时期,想想吧,如果皇帝不清明,哪会有包青天产生的政治环境?史书记载,在担任监察御史和言官期间,包拯屡屡犯颜直谏,有时说话急了,连唾沫星子都飞溅到仁宗的脸上,但是仁宗一面用衣袖擦脸,一面还是接受了他的建议。

在宋朝,宋仁宗在位时间最长,有四十二年之久,他统治时期,国家安定太平,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他的仁政手段。

“仁政”,一直是传统政治的最高理想,宋仁宗之前,没有一个帝王能称为仁君,“为仁君,止于仁”“仁”可以说是对一个专制帝王的最高赞誉。

史书记载:宋仁宗死后,“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以至天日无光。一个国家的最高领袖做到这份境界,不论是在哪里,在何时,都会赢得世人的尊敬和爱戴。

宋仁宗在位期间,边境安定,经济繁荣,科技文化发达,人民生活幸福美满,史称“仁宗盛治”。然而历史又怎么会那样的完美?

当时。由于对夏战争的失败,加之土地兼并及冗官、冗兵、冗费现象日益严重,仁宗启用起用范仲淹进行改革,史称“庆历新政“。

但是这场改革在坚持了一年零四个月后,就在保守派的打击下宣告失败。

范仲淹的改革措施不仅仅损害到了皇家利益,而是触碰了整个既得利益集团。所以改革失败是必然的,它并非败给了保守派,而是败给了豢养既得利益集团的专制制度。其实,翻开中国的历史,哪朝哪代的改革不是如此失败的呢?

所以宋仁宗无论做的多好,无论受到当时和后世多少人的赞誉,他也只能是个明君,而成不了“华盛顿”。

但是在那样的年代,在那样的制度下,一个国家最高统治者能做到宋仁宗那样,也是难能可贵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