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巨鹿之战,是诸侯联军灭秦的转折之战。虽然这场战争一开始看似只是秦军围赵,其它诸侯国进行增援的战争,像楚国的统帅宋义甚至打算坐山观虎斗,其它联军也“莫敢纵兵"“皆从壁上观”,但是这场战争是在章邯消灭楚国项梁后,与王离、涉间合计四十万大军发起的灭赵战争。显然章邯的目的不止为了赵国,他是打算趁此机会消灭六国起义军的有生力量。

一、巨鹿之战的两匹黑马

在这场看似六国必亡的战役中,出现了两匹黑马,其一是项羽,其二是赵高。

为何说项羽和赵高是黑马呢?我们先来看看两军的实力对比,《汉书》中记载:初,宋义与项羽将五万。距秦三将,当王离与羽大战时,精兵四十万众,并章邯军故也。

也就是说,楚国经历项梁之败后,只能再支撑这样一支五万人的队伍。而秦国却是以战斗力卓越著称的虎狼之师,还以四十万的数量远远超过项羽所拥有的军事力量,可结果却是项羽全胜,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这场胜负之战的关键之处就在于项羽和赵高,这两匹黑马所处的位置实在很妙。

二、巨鹿之战的经过

前文说过楚军一开始的统帅是宋义,而赵高此时的身份是秦国的丞相,章邯的上司,所以从队友层面来说,项羽和章邯都是该哭泣的对象。但在巨鹿之战时,项羽却来了个逆袭,一边是因为项羽解决自己的陨石坑队友宋义后,打了几场胜仗,另一边又因为赵高对章邯的无形暴击。

项羽的运气实在不怎么好,一边权力被宋义把持,另一边敌人实力太强大。这宋义在这种情况下,不想着怎么破敌,已经谋划把儿子送到安全的齐国去做丞相了。宋义的观点是秦军强大,自身弱小,不适合硬刚,还是等赵秦碰个两败俱伤比较稳。而楚军实际情况是“天寒大雨,士卒冻饥”,这根本就拖不了,此时秦军又处于强势期,哪怕把赵国打下来,也不会伤筋动骨。

项羽眼见于此,干脆以“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名义,掌握住了兵权。而另一边的章邯却要无奈多了,先是赵高的催促,然后是另一条战线上刘邦率领的军队打败了王离在东郡的部队,并且驻扎在安阳附近。对章邯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好事情,他必须防备刘邦从白马津出兵切断自己的粮草运输。

章邯的四十万大军此时就被分化为了四个部分,一部分防止刘邦,一部分围困赵国,一部分防备诸侯联军,最后一部分正面和项羽刚。项羽此时也非孤身作战,齐国田都、田安的帮助给了他另一条选择,他在选择破釜沉舟的战法击败王离和章邯的援军后,其它诸侯国为了捡漏,已经趁火打劫,开始跟着项羽喝汤吃肉。

《史记》: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大破之,章邯引兵却。诸侯兵乃敢进击秦军,遂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自烧杀。

此时的章邯并不好受,原本的项羽以五万人马击溃王离之后,又得到了诸侯联军的拥戴,实力和他相差无几,而另一边赵高的威胁又来了。章邯的实力如果硬打的话,胜算并不低,因为楚军一开始的威胁——粮草,依旧是个大问题。从军备和战力上讲,秦军的素质并不差,但赵高的做法让章邯感受到了巨大威胁。

想想赵高的为人,先是杀了扶苏,然后是蒙氏兄弟、李斯、秦始皇的儿女,如今战事失利,他要推一个抵罪的人,那不就只有自己了吗?

章邯一念及此,使人见项羽,欲约。此时的章邯已经没有继续打下去的想法了,缺粮的项羽一拍即合同意了这个建议。

巨鹿之战,就这样在霸王的英勇果断、诸侯中有大局意识的大臣协助、赵高的步步紧逼和章邯的忧虑下,收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