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朱棣怎么上位成功的呢?

明成祖朱棣,从始至终,他都不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储君人选。在洪武三年,他就被册封为燕王,离开京都前往封地历练。作为朱元璋众多儿子中极不起眼的那一个,为了能够让父亲看重自己,他努力提升自己,并且亲自率领军队打败了北元,因此在军队和朝堂上都拥有了非常高的地位,名列诸王之首。但是尽管如此,朱元璋仍然将皇位传给了建文帝。

在建文帝登基后,为了牢牢地控制住自己手中的权利,他发动靖难之役,一举夺下了南京,成功的登上了皇位。登上帝位之后,他励精图治继续实行父亲留下的政策,恢复连年战乱带来的影响。除此之外,他还从多个方面入手,积极改变国家政治局面:

在政治上,他花费精力和时间改革官制机构,并且设置了内阁和东厂。

在军事上,多次御驾亲征蒙古,维护了主权的稳定。

在对外交流上,他派遣郑和七次下西洋,加强了与外国的联系,宣扬了国威。

在他统治期间,国家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政治局面也一片祥和,百姓生活也日渐富庶。

出生便不受重视,青年时便体验民生

与众星捧月的皇长孙建文不同,朱棣在他出生的时候,他便收到了父亲的忽视。在他出生那晚,前线突然传来了陈友谅进攻太平的告急文书,要知道如果陈友谅贡献了太平,那么就会对局势造成非常大的影响。虽然儿子即将出生,但是无奈军情紧急,朱元璋甚至来不及看儿子一眼,便又到前线去指挥军队打仗了。

受到出生背景的影响,朱棣直到七岁才有了自己的名字。渐渐地,朱元璋也成功地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明朝,而作为皇子的朱棣便必须和其他的兄弟一起到外地去当藩王。或许是为了让儿子们体验到治国的艰辛和百姓生活的困苦,朱元璋将所有的儿子全部安排到安徽凤阳的老家中,让他们感受自己小时候曾有的经历。

在老家住了三四年后,或许是看到百姓们生活的艰苦,朱棣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在他登基之后,他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来保护百姓的利益,在这段生活结束之后他就被朱元璋派到外地去当藩王了。

掌握重权,终得皇位

朱棣是藩王期间,或许与从小受到的教育有关,他礼对下属并且在每次战役中都冲在最前面,这样一来他就赢得了众多士兵的支持。再加上朱元璋为了防止外族势力的入侵,在位期间曾经多次纷纷自己的儿子为藩王,使藩王的权力不断增加,拥有的军队数量也不断提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朱棣的实力也在不断的提高而,当建文皇帝继位之后颇为忌惮朱棣,为了巩固自己统治,他开始削弱藩王势力,但是这时的朱棣已经不受控制,再加上后来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所以他们也正式变成了敌对关系。而这朱棣本来就是一名骁勇善战的将军,所以在他麾上有许多将领跟随。经历了长达四年的战斗,最后他终于战胜了朱允文,带领军队攻陷了南京,夺得了皇位。在他登基之后,他便开始论功行赏,封赏了一大批追随他的大臣,以此来安抚了人心,巩固了皇权。

采取措施巩固皇权,开创永乐盛世

在夺得了皇位之后,朱棣便开始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巩固自己统治。首先他开始排除异己,将一大批支持建文皇帝的大臣纷纷下狱,但与此同时他也起用了一些建文太子手下真正有才能的人。此外,他还十分重视监察机构的作用,设立分遣御史巡行天下的制度,还鼓励各级官员可以相互批评,相互举报。甚至还设置了东厂和锦衣卫,这样一来就极大地强化了专制统治。

早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为了避免出现宰相专权局面的出现,就已经废除了宰相制度,但是这样一来,皇帝处理的事物便格外繁多,于是朱棣便完善了文官制度,也就是后来内阁制度的雏形。

从这些制度可以看出,朱棣确实拥有治理国家的才能,经过这些政策,不仅能牢牢的控制住朝政大权,还能起到很好的监察作用,使官员不得有异心。

除了这些,在他的统治之中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那就是从南京迁都北京。,朱棣还只是藩王的时候就在北京一带,对北京比较了解,统治也相对稳定。再加上北京交通便利,地势险要,是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进行贸易交换的中心,也是自古以来北方的政治基地,如果定都在北京不仅可以反抗蒙古人,还可以进一步的控制东北地区,从而维护全国的统一。在他的带领下,北方的经济也有了非常大的发展,逐渐出现永乐盛世的现象。

结语

《明史·成祖本纪》中记载: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在明成祖朱棣的统治之下,整个国家的发展也逐渐走上了正轨。他拥有极强的军事天赋,在他的指挥下,明朝不仅捍卫了领土的完整,还迫使其他国家都臣服在明朝的大国威望下,不得不说,他确实是一位有勇有谋的皇帝。

除此之外,他还知人善用,认真听取大臣们的意见,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下,明朝的发展也越来越好。在他诸多的政绩中,郑和下西洋则是非常亮眼的,这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进步。或许郑和下西洋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满足统治者对奇珍异宝的需求,但不可否认,郑和下西洋打开了中西方交往的另一扇大门,开拓了世人的视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