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汉朝的服饰等级森严,不同阶级之间服饰各不相同。

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的入庙服上绀色(一种深青带红的颜色)、下皂色,助蚕服上青色、下缥色(淡青色)。贵人助蚕服,上下均淡青色。公卿、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夫人入庙助祭,服为上下皂组的深衣,助蚕服则上下青白色绢。二千石夫人以上至皇后,都以助蚕服为朝服,只以其色泽和首饰区分等级。只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之日举行郊天大典时才穿着方色服。公主、贵人、妃以上,嫁娶不得服锦绮罗觳缯,采十二色,重祿袍。特进、列侯以上锦缯,采十二色。六百石以上重练,采九色,禁紫丹绀。三百石以上五色采,青绛黄红绿。二百石以上四采,青黄红绿。贾人,缃缥二采。

朝廷规定,官员的绶带是官阶的标志:身份越高,绶带越长,用色越多,编织也越为紧密。《后汉书·舆服志》载:帝王佩黄赤绶,绶有四采:黄、赤、绀、缥。太皇太后、皇太后,佩绶均与皇帝相同。诸王佩赤绶,绶有四采:赤、黄、缥、绀。长公主、皇帝贵人等,其佩绶和诸王同。诸国王公贵人,佩绿色绶,绶为三采:绿、紫、绀。公主、封君,佩紫绶,九卿二千石,佩青级,有三采:青、白、红。千石、六百石,用黑绶,有三采:青、赤、绀。四百石、三百石、二百石,佩黄绶,一采。一百石,佩青绀绶,一采。从绶带颜色一看就知道佩带者的身份。

汉成帝时(公元前32-前7年)规定,青绿为民间常服,蓝色偏暖的青紫为贵族燕居的服色,古时用靛蓝染色,经多次套染而成的深青泛红光,故怕深青乱紫,连县官也不许穿。而青、绿色在视觉上有平和后退之感,后世一直被定作平民的服色。

从东汉光武帝时期(公元25~57年)开始,朝廷规定了车、旗和服装的用色,以赤色为最尊,不仅祭服为红色,戎装也为红色。民间妇女讲究衣着者,亦以红紫为美。古诗《陌上桑》“紫绮为上襦”,《羽林郎》“结我红罗襦”等,均是这一习俗的真实反映。蔡邕在《女诫》中重复《论语》所说“红紫不以为亵服”,既说明其受孔子影响,也足见对红色的重视。

至水平二年(公元59年),这一规定仍然继续推行。穿祭服时,内用白色布帛的中衣,必须用红色边缘,并以赤袜、赤舄相配。如,汉制王妃命妇礼服服色有六论:布衣玄,榆翟衣青,阙翟衣赤,鞠衣黄,展衣白,缘衣黑。前三种分别穿用于祭祀,后三种分别用于桑蚕、见宾客、侍御帝王床上等场合。公卿百官命妇礼服服色降等依王后鞠衣、展衣、缘衣黄、白、黑而来,私居常服依夫爵禄级别而定,所有九种、五种(青、绛、黄、赤、绿)、四种(青、黄、赤、绿)等制服色。工商之妇汉服制也有规定,交际场合只服湘缥色(赤黄)一色袍裙。各种服色均指底质色,绘、绣纹饰图案、色彩可多种花色,但图案样式、种数、级别不同也要递减。最多为12色、12种图案(天子王后),平民及罪人、军吏也有等级服色,平民常服青绿,头巾苍(黑青)色。罪人以赭,军人以红,吏人以黑色为主以制规定,帝御乘有金银,车和立车,车轮涂红色;分和列候的乘车朱轮黑盖,黑色屏障;中三千石,三千石的乘车黑色车盖,车的两边屏障涂红色;千石,六百石的乘车在则只有一倒屏涂红,二百石以下的乘车为白布盖。

汉朝,百官随季节更换服装。按“四时”迎气,立春之日春手东郊,车,旗和服饰用青色;立夏之目迎夏于南郊,车,旗和服饰用红色;立秋之目迎秋于西郊,车,旗和服饰用黄色;立冬之日冬于北郊,车,旗和服饰用黑色。因为无法从服色上别识君臣上下,官位高低,朝廷又规定,官员必须随身携带自己的官印,并在腰上配组经,作为官阶高低的标志,使人一望即知佩经者身份。

印是一种用来系腰的丝带编成的饰物;经是官印上的丝带,故又称“印经”,是朝廷统一发放的官员权力的象征。皇帝佩长为二丈九尺的黄赤经;诸侯三王佩长二文二尺的赤经;诸国贵人,相国佩长二大一尺的绿经;公,侯、将军佩长七尺的紫线;千石,六百石佩长一丈六尺的黑;四百石,三百石长一丈六尺的黄线;二百石佩长一丈五尺的黄经;百石佩长一丈二尺的青绀线。按当时的制度规定,官员平时在外,必须将官印装在腰间挂的囊里,将经带垂在外边。

汉元帝(公元前48-前33年)时,帧(巾之一种)正式进入庙堂,纳入礼仪,有平巾帧,介、空丁帧等,并以职位大小区分的颜色东汉时,流行绀,青、缃(浅黄色)、绿,赤,黑等多种颜色巾,依据职业不同面用不同的颜色。如,车夫用红色,轿夫用黄色,官奴,农人用青色,卑贱执事者如厨子杂役之流只佩戴绿帻。(汉书,东方朔传》说,汉武帝某日突然驾临其姑母馆陶公主府。馆陶公主虽然已是五十多岁的半老徐娘,但丈大死后仍想再嫁给家奴重。为了得到皇帝的恩准,她把董僵打扮成执役者模样,头戴绿头巾,到武帝面前跑伏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