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开创开元盛世的皇帝是谁?没错就是唐玄宗李隆基。在李隆基时代之前,唐朝实行的是“群相制”,就是说宰相有很多,“三省”的长官,侍中2人、中书令2人、左右仆射各1人,以及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都算是宰相团成员,都可以直接参与、商议和决定国家大事。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尽量分散宰相权力,增加皇权在朝政中的权重,避免宰相争权,危及皇帝地位;缺点是决策层臃肿,大大降低了决策的时效性和可执行性。

李隆基的心里有一个关于强唐的梦想,他通过两次兵变挽回的李唐江山,不想在自己手中走向衰败。他想有所作为,想青史留名,想在百年之后再见到李家祖先时能挺直腰杆,而这一切,要从改变施政方式开始。

而他的作法是首先调整宰相人选,把机构臃肿的宰相团解散,换成他亲自挑选的人。

强强组合会引发内耗,强弱结合才是起步阶段的最佳搭配

李隆基解散了前朝遗留的七人宰相团,换上了刘幽求和张说这两个自己的亲信,没多久,他又找来被太平公主赶出长安的姚崇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加入了宰相团。

七人缩减成三人,大大加强了宰相的决策力,同时也加强了宰相决策的垂直度和执行力,这应该是李隆基心里最佳的宰相组合了。可张说不这么想,姚崇也不这么想。

姚崇和张说都属于历史上比较强势的宰相,刘幽求又是李隆基政变时的主力,深得宠信。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当然更不能容三虎了,于是,由姚崇主导,李隆基支持的罢相行动开始了。

张说出了昏招,傍上了岐王李范,犯了皇家大忌,免除宰相职务,出任相州刺史;

刘幽求倒没犯什么错,不过被莫名扣了顶“对自己职位有怨言”的帽子,又莫名被贬到睦州当刺史。

结果是姚崇彻底掌握了话语权,李隆基给他配了个宰相叫卢怀慎,这是个道德先生,一生廉洁,性格随和,却没什么能力。

群相制终结,现在的唐朝宰相班子里只有两个人,一个是主力,另一个听话和配合。

由此可见,在李隆基执政初期的目的很明确,他想快速发展,让唐朝从数次祸乱的阴影中走出来,这需要很强的执行力。姚崇这个几乎是“一言堂”的宰相班底正是他目前所需要的。

唐玄宗赋予了姚崇极大的权限,有一次姚崇想奏报一份中下级官员任用名单,没想到玄宗只是抬头望天,压根不理睬,他又报了一次,还是不理。姚崇当上宰相后,还从没见过皇上对他这么冷淡过,姚崇真慌了。

姚崇走后,善于察言观色的宦官高力士偷偷问玄宗:“陛下为何不理姚崇呢?”唐玄宗说:“他是我的宰相,国家大事自然必须和我商量,但这种任用官员的小事,他自己做主就可以了,不需要事事都来问我。”高力士传话,姚崇才把心放进肚子里,心里更对唐玄宗充满感激。

姚崇在辅佐唐玄宗处理国事的过程中,可以说很强势,而这种强势往往表现在力排众议上面。

他力排众议,强力清理全国的假和尚道士,为国家节约大量资源浪费,同时增加税收。

他整治皇亲国戚等特权阶级,对他们横行无忌和私下许官的行为一律禁止。

姚崇最有名是事件是他顶住唐玄宗和无数官员的压力,破除迷信,在全国受蝗灾严重的地区开展灭蝗虫行动,极大程度上减少了蝗灾灾情。

姚崇凭借李隆基的支持和宰相班子里的绝对话语权,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发展经济,稳定民生,因而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执政效果,也成就了个人的名相地位。

欲扬先抑,唐玄宗的用人之道

宋璟刚直不阿,勇斗张昌宗兄弟的事迹广为流传。按理说以他的为人和才干,应该和李隆基君臣处得不错,可是在开元三年他竟然莫名其妙被贬了,而且被贬的理由很奇葩。

那一年宋璟任御史大夫,相当唐朝的纪委一把手,他在金銮殿上监督棍刑时,看到棍子打得有点轻却没有及时喝令加重,属失职。于是一个高配正部级领导就被贬到睦州做了闲职—刺史,而且不久又转任广州都督,更闲了。

对于宋璟被贬,很多人都看不懂,估计连宋璟本人也懵了。“咋就因为一点小事便被削职发配了?难道是给别人让位置?”

还真不是!

真实的原因是姚崇当宰相已经三年了,虽然他尽心辅佐,政绩也很出众,但毕竟唐玄宗当初给了他过大权限,为了防止尾大不掉,到了收权的时候了。

当初赋予他权力是开创局面的需要,现在要收回,是稳定的需要。现代企业的要害部门领导需要经常调换,也是基于同样的道理。

李隆基相中了宋璟,想让他接替姚崇任宰相,但从御史大夫提拔到宰相,远没有从一个毫无用处的刺史提拔成宰相更能让宋璟感恩戴德,誓死效忠。

这事李隆基的爷爷李世民也干过,他临终前给太子李治找了三个托孤重臣,其中有个李勣。不过李勣手握兵权,跟李治还没什么交情。李世民怕他不服李治管束,因此也是提前将他莫名其妙就贬出了长安,再由李治登基后将他召回。

如此一来,恩情就有了,还怕李勣不给新皇效忠吗?这就是李隆基的驭人之术。

事实上,李勣到死都一心为李治效忠。

宋璟也是鞠躬尽瘁,直到李隆基认为他和苏颋的任用周期也满了,又将换上一批新的“长江后浪”。

守业阶段,两名贤相和一个工于心计的张说

经过了姚崇和宋璟两届政府,唐朝的经济与民生状况得到巨大改善,人口数量增长,政治局面稳定,于是李隆基开始悄悄将施政风格转校稍为稳定的守业阶段。

这个阶段的宰相团配置是这样的。

源乾曜出任门下省侍中,他谨慎睿智,清廉恪守,遇事有担当,但因为他曾顶替卢怀慎跟强势的姚崇搭过班子,因此行事风格稍软,更适合当一个副手。

张嘉贞先是出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后来又官拜中书令,都是实职宰相。他长期任地方官,养成了说一不二的习惯,办事雷厉风行。缺点是性格暴躁,刚愎自用。

本届宰相团的第三个人挺有意思,他是开元元年跟姚崇斗法败下阵来得张说,他历时九年,从相州刺史一步步居然又爬回了宰相位置。

张说这人文武全才,很有心计,他曾带兵打过仗,做文官同样政绩出色。此外,他还善于揣摩皇上心思,往往做出的事都能很契合李隆基的想法,这是他的优势。

张说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在宰相团中排名第三。李隆基为何要安排这样一个宰相组合呢?

我们借一个例子来解释李隆基为何要这样安排:

都市职场类电视剧通常会有这样的情节,某跨国集团在国内有一个分公司,这个国内分公司如果业绩不错又一团和气,那没多久跨国集团会派过来一个新的实权管理者。他的作用是在公司里形成一拨新的权力核心,引发公司内部权力争斗。

为什么要这样?集团高层就不知道这样做事会破坏团结吗?

答案是,就要破坏你们的团结。公司内部团结了,集团对公司的掌控力就会下降,这是任何一个管理者都不希望看到的。

李隆基自然更不希望看到这样。

姚崇与卢怀慎、宋璟和苏颋这两届一强一弱宰相组合,特点是相权集中在一个人手里,另一个专职配合,可以放开手脚去干事。然而就像前面说的,由于一家独大而尾大不掉是必然。因此李隆基才会两三年就迅速换掉一批,否则他极容易步李治的后尘,只能任由长孙无忌把持朝政而无可奈何。

如今盛世的苗头已经出现,到了稳定发展和守业的阶段,相权分离又成了李隆基的必然选择,他的设想是这样的:

源乾曜性格中庸,但他在宰相团中位置最高,排第一;

张嘉贞强势,性格暴躁,刚愎自用,他排第二;

张说最有手段,工于心计,善于弄权,但把他排第三。

其实主角还是张说,但利用源乾曜坐镇中立,张嘉贞和张说形成对抗。

是不是很高明?

“你们之间不和睦,我坐收渔人之利;你们争斗得越凶,我的皇权就越稳固。”这就是李隆基打的如意算盘。

当相权过大,与皇权发生冲突时,国家就危险了。

李治为了跟长孙无忌争夺相权,无奈只好引入武则天当助力,结果丢了江山。

李隆基有了前车之鉴,把相权算计到了骨头里,不愧是职场用人高手。

李隆基为了配置既能够适应形势,又不至于擅权专权的宰相组合,在官员任免上动作很大。不过他有个原则,尽量让因形势需要而被淘汰的官员能够安享晚年。因此,在与唐代历朝相比,开元年间被贬黜的官员们是最幸福的,至少能落个得以善终。

有一次李隆基听说姚崇病倒了,非常着急。他一天之内竟然派出了数十名使者前往姚崇借住的罔极寺看望,基本上这个使者还没离开,下一个已经到了。为了让姚崇安心养病,唐玄宗还特意安排他住进皇家礼宾馆修养,可见唐玄宗对姚崇的爱护。

宋璟性格耿直,在工作中谁的面子都不卖,因此得罪了不少人。有一次在宫廷宴会上,唐玄宗特意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把自己正在用的一双金筷子赐给给宋璟,说:

“所赐之物,并非赐金。赐卿之箸,表卿之直也。”

表面上是用金箸彰显宋璟的正直,实际是当着众人给宋璟撑腰。

有了这样的领导,哪个下属不竭尽所能地为他卖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