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孙子兵法》开篇就说战争事关生死,不可轻易开启。若一定要进行战争,那么“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一场战争,不仅是两方“国力”的较量,还是双方统帅之间的较量。一个合格的统帅,至少也得符合孙子说的“知己知彼”。只有知道彼此的优势与劣势,才能以自己的优势去打敌人的劣势,或者规避自己的劣势,防止被敌人利用。
在两晋时代,有两场相似的战争:司马炎的灭吴之战和苻坚的伐晋之战。
这两场战争都是攻打拥有长江天堑的南方政权,为的是一统天下。甚至进攻路线都十分相似襄阳——荆州,彭城——广陵。但结果却是天壤之别,晋国一战平定东吴,苻坚却饮恨淝水。
至于这两场战争结果为何截然不同,我们下面来慢慢分析这两场战争的异同。
前秦战前的失误
前秦苻坚伐晋前,并未做什么大的战略布局,仅仅是打开荆州(拿下襄阳)、扬州的门户(夺下彭城),剩下的对苻坚来说就是靠着人数莽过去就行了。
苻坚对秦晋双方形势的判断,大多停留在自己的主观印象,而非客观实际情况。他认为自己还算贤明,军队数量又多,攻打偏安一隅的东晋,这就足够了。
《晋书·苻坚载记》
今有众百万,资仗如山,吾虽未称令主,亦不为暗劣。以累捷之威,击垂亡之寇,何不克之有乎!
苻坚认为自己的优势便在于军队众多,然后在加上苻坚自己亲自领兵。“贤主强军”自然攻无不克。苻坚虽然明着让群臣讨论该不该伐吴,心里却早已认定:必须亲征南下。
今略计吾士卒,可得九十七万,吾欲自将以讨之,何如?《资治通鉴》
久而久之,苻坚认为平定江东,也就是睡一觉的事情。
坚谓江东可平, 寝不暇旦。《晋书·苻坚载记》
当一个人听不进去别人意见的时候,他就已经看不到全局了。群臣的作用除了辅佐君主之外,也是为君主查漏补缺。君主就得从臣下的建议中,选取符合国情,而非符合个人喜好的建议来实行。
这一点,苻坚比不上司马炎。
司马炎伐吴同样也是群臣反对,但司马炎却一意孤行,并且最后拿下东吴。
苻坚看到司马炎与自己的境遇相似,认为既然司马炎能做到,那么自己也能做到。
晋武平吴,所仗者张、杜二三臣而已,若从朝众之言,岂有混壹之功乎!”《资治通鉴》
司马炎想要伐吴时,也确实是大多数大臣都反对南下。支持司马炎伐吴仅有羊祜、杜预、张华三人。以此来看,司马炎与苻坚都是一意孤行南下,但其有本质的区别:那就是司马炎经过深思熟虑,并且羊祜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案后,才开始伐吴。
我们先不说西晋、前秦是否已经具有南下的时机,但战争并不是说把士兵们召集起来,然后开打就行了。而是需要围绕战争采取一系列的行动:士兵训练、情报收集、后勤补给、将帅任命等等,这些都关乎一场战争的胜败。
羊祜坐镇襄阳十年之久,他拿出的伐吴战略,必是针对晋吴彼此长短之处来陈述的。司马炎看过之后,也认为可行并且以此进行布局。
西晋在咸宁初,就任命王浚在益州造船训练士卒,为伐吴做准备。这一准备就准备了两年之久。
表留浚监益州诸军事,加龙骧将军,密令修舟楫,为顺流之计。《晋书·羊祜传》
那么苻坚伐晋呢?
苻坚在公元383年七月,征召百姓与“良家子”开始集合军队。八月就开始南下伐晋,军队根本没有经过训练。
这样的部队战斗力如何我不做评价,但其军事纪律肯定是不合格的。
这也是在淝水之战中,为何秦军一人“奔逃”,其他人都跟随逃跑的原因:军队没有训练,便不会遵守军纪的约束。
士兵一旦失控,便会产生从众的行为——一起逃跑。
而中原军队历来以“令行禁止”为主要训练科目之一,最有名的便是孙子训练吴王宫女的故事。一只强军的特征也是军纪严明。将军说冲,哪怕前面是悬崖,士兵也会提步上前;说撤,哪怕即将胜利,也得收兵回撤。
苻坚却不曾考虑过军纪对一只军队的重要性。
前秦在战中的失误
苻坚伐晋,大致采用了羊祜伐吴的战略——西略巴东,中打荆州,东攻扬州,三路大军会师建康。这个战略是可取的,毕竟司马炎就靠这个平定了东吴。
但前秦在执行的过程中出了“意外”。而意外原因便在于苻坚与苻融这一对兄弟。
西晋伐吴,三路大军同时压向东吴长江防线,但是战争的节奏把握在沿长江上游而下的王濬手里。虽然说杜预、王浑分别是荆州、扬州战场的最高指挥,但他俩攻打东吴长江防线,要等到与王濬汇合后,才能开始。
因此,西晋的战线虽长,部队虽多,战争的节奏却没有乱,一直是有条不紊地进行。就这样从西到东一点点地把东吴拿下。
但苻坚的三路大军,在一开始就彼此脱节。尤其苻融的前锋军先一步进入了战场。
《资治通鉴》
坚至项城,凉州之兵始达咸阳,蜀、汉之兵方顺流而下,幽、冀之兵至于彭城,东西万里,水陆齐进,运漕万艘。阳平公融等兵三十万,先至颍口。
苻融先进入战场也没事,毕竟有“三十万”兵力,若缓缓推进,一样会给东晋极大的压力,使得东晋不敢轻举妄动。然后待三军齐聚,对东晋长江防线发动进攻。这才是司马炎伐吴的作战方案。
但这时候,苻融又分兵了,使得本来就脱节的军队,变得更为散乱。
秦卫将军梁成等帅众五万屯于洛涧,栅淮以遏东兵。《资治通鉴》
秦军屯兵于洛涧(又名洛水。即今安徽淮南市、长丰县东淮河支流洛河),封锁淮河,既可以阻挡晋军前进,又能保护后方寿阳安全。苻融这一步其实并没有走错。
他错在错估形势,认为晋军不敢进攻。因此他的主力与梁成的部队脱节了,也就是不能及时帮助救援梁成军。
我们知道前锋军一般执行的任务既危险又重要,往往在其侧翼、后方等会有友军部队随时待援,以防不测。苻融却任由梁成前进,不去保护。反而盯着胡彬(东晋龙骧将军)的五千兵马。
他不仅自己脱节,还带的苻坚一起脱节,为了拿下胡彬,还把苻坚也叫到了寿阳。
《资治通鉴》
胡彬闻寿阳陷,退保硖石,融进攻之。
融驰使白秦王坚曰:“贼少易擒,但恐逃去,宜速赴之!”坚乃留大军于项城,引轻骑八千,兼道就融于寿阳。
苻坚身为一军元帅,不以大局为重,仅仅因“蝇头小利”,便离开大军,轻易南下。从这点看出,苻坚兄弟俩都没有军事战略的大局观。
苻融本来在整体战局上已经出现漏洞,苻坚还“主动”将这个漏洞告诉了晋军。
他派遣硃序前去劝降三谢(谢玄、谢石、谢琰)。这硃序本就是一个身在秦营心在晋的人物,立马将前秦的虚实,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三谢,并且建议三人趁前秦军立足不稳的时机,发动进攻。
序私谓石等曰:“若秦百万之众尽至,诚难与为敌。今乘诸军未集,宜速击之;若败其前锋,则彼已夺气,可遂破也。”
三谢商量之后,认为此计可行。本来前秦军队数量上就占有优势,若东晋能吃掉梁成的军队,很能提晋军气势。
于是谢玄便派刘牢之率5000千人前去梁成。若说277年的彭城之战是北府军的首秀,那么洛涧之战便是北府军的成名之战。
刘牢之以5000兵马战胜十倍于自己的敌人,北府军一战成名。
牢之直前渡水,击成,大破之,斩成及弋阳太守王咏,又分兵断其归津,秦步骑崩溃,争赴淮水,士卒死者万五千人。执秦扬州刺史王显等,尽收其器械军实。
晋军趁胜追击,与秦晋对峙于淝水。
在这个时候,苻坚却因“不知兵事”,而被谢玄忽悠了。
谢玄希望秦军退后一下,让晋军过河然后来决战。
苻坚答应了,而且还有自己的理由:“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
苻坚这一决定,便犯了两个错误。
一是军阵一变,士兵的精神状态就变了。本来秦军士兵都在蓄势,准备与对岸晋军展开对决,结果要后退,气势便会松掉。《左传》早已告诉我们:“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这也是谢玄希望秦军后退的主要原因,打掉秦军的战斗气势。
二是对退兵没有做出合理安排。古代通讯落后,将军们知道这是战略撤退,但士兵们不知道啊,还以为真的战败了呢。要不为什么晋军一来,我们就后退?于是便出现了“秦兵遂退,不可复止”的整体溃逃的情况。
谢玄本来是希望秦军泄气,在其后的战争中占有优势,没想到却直接导致秦军溃败,这却是意外之喜了。
有的时候一个人,并不足以改变战争的形势。当失败来临的时候难以抵挡,就好比项羽对刘邦。但一个愚蠢的将帅足以将优势变成劣势。
苻坚将战争看到太简单了,但当他自己亲临战场,看到前线秦军失败而回(洛涧之战),感慨而发“此亦劲敌,何谓弱也!”这时候已经对晋军,产生了畏惧心理。
这也是为何他占有优势,却想着用“半渡而击”的方法击败晋军。苻坚潜意识中已经认为正面交战,不容易战胜对方了。
一军的灵魂已经产生了畏惧心理,那么这只军队如何还能取胜?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