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东方朔的形象,在今日多为诙谐幽默、插科打诨式的,属于滑稽逗乐性的,他还被相声界尊为祖师爷。

东方朔究竟会不会说相声,这不好说,但从《史记》和《汉书》中的记载来看,他在汉武帝的朝廷里地位不高,是个透明人。

东方朔是一个能言善辩的人,这一点是人们所公认的。为此司马迁将其列入了《滑稽列出传》。司马迁的“滑稽”并不是今天搞笑喜剧人的意思,而是带着那么点名家的色彩,形容能言善辩,能把错的说的对的,那种特别擅长诡辩的人。

《汉书》里对东方朔的评价更低了,班固把他和武帝宠幸的搞笑艺人(倡优)郭舍人归为了一类人,可能东方朔好歹是个文人,没有郭舍人那么豁得出去不要脸面地逗汉武帝开心,所以他虽在朝,却并不受重视。

权臣们视东方朔为解闷的“倡优”戏子,而有那么点“名家”才能的他生在汉武帝的时代也算是比较悲哀,这已经不是六国争霸,苏秦可以凭一张嘴挂六国相印的时代。汉武帝掌握了天下生杀予夺的绝对权力,时代未给东方朔留下自由驰骋的空间。

东方朔曾自己夸自己“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汉武帝刚做皇帝时,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东方朔上书自荐:“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十九学孙吴兵法……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

从这个自荐书里面看来,东方朔是一个十分博学的人,一般能言善辩的人,所掌握的知识量也是惊人的。班固在《汉书》里虽然对东方朔评价不高,将其归为杂家,但对他的博学多识也是认可的。

建章宫内有一次出现了一个类似麋的动物,汉武帝诏问裙臣,大家都不知道,唯有东方朔说:“所谓驺牙者也。远方当来归义,而驺牙先见。其齿前后若一,齐等无牙,故谓之驺牙。”

无论东方朔说得对不对,但他能说得头头是道这也并非一般人能办到的。

东方朔还是汉代一个多产的辞赋家、重要的散文家,《答客难》、《非有先生论》是他的代表作,汉代文坛士人们对他的文学水平也是公认的。

他是一个博学而有思想,渴望着做一番大事业的名士,可他的想法和见解却常常被忽视,“积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屡屡而不得志。这种空有才华而不得施展的苦闷,他自然会发出怀才不遇的惆怅,“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就是他用来表达内心的愤懑和无奈之语,这一句也成为了历代文人抒发郁闷感受的经典名句。

东方朔对后世最大的影响,大概就是后人们从他的人生经历中总结出来的“朝隐”思想。这种思想从他开始慢慢发展起来,所谓朝隐,就是在朝堂保留自己的官职,但又不与朝廷“共进退”“的做法。

但就东方朔的文学作品来看,他本人并没有这种思想,苦于不得重用,所以为了表达这种愤懑就表现得脱离尘俗,一副求神慕仙的状态,在云雾缥缈的山林顶峰寻求心灵的自由。

东方朔的博学、加上他郁郁不得志还在朝为官,状态上一副超凡脱俗的样子,使得后人们对他的形象,做出了过度的解读,特别是在魏晋南北朝那个“放浪形骸”的时代里,东方朔化身为出名的隐士、博才的名士、世间的神仙。

总而言之,东方朔确实很有才华,但在政治上却并没有什么大的贡献,毕竟他一生都不得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