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一、

历史上多有骂秦始皇之言,自打嬴政整军开赴六国开始,就有骂声出现。从名人到白丁,从正史到野闻,骂声回响了两千年。

都骂秦始皇什么呢?

暴政:横扫六国,杀戮太多。

滥兴土木:修长城、修陵墓、修阿房宫。

毁灭文化:焚书坑儒、消灭六国文字。

其中被文化人骂的最多的自然是"焚书坑儒",第一个骂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是太史公司马迁,他在《史记·儒林列传》中说

"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太史公觉得"六艺从此缺"那自然是十分严重的,这算得上滔天的罪恶。

但是追溯焚书坑儒的起因,这事儿却起因于被后世一再惋惜的秦公子扶苏身上,扶苏向他爸爸进言:

"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

您看,儒生都只认孔子不认您,您可得小心着点儿了!

但是秦始皇并没有因为扶苏这么说,就开始举刀向儒生,反而后世儒学者多骂秦始皇却同情扶苏,真是岂有此理!

二、

历史上却诸多称赞汉武帝之言,扬我大汉神威,沃野千里,北击匈奴,南统百越,国力达到封建时代第一个高峰。但是对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却很少有人骂!顶多发发牢骚,"可惜了百家争鸣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之类。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丞相卫绾提出来的,他向汉武帝陈奏:"我们现在收到的人才,很多人在学习申不害、商鞅、韩非、苏秦张仪等人的学问,这哪里可以啊?这会乱国政的,皇上您还是下旨废除吧!"(《史记·武帝本纪》)。

汉武帝一听,这说的有道理呀,废除!

"谁敢?"后堂的窦太后厉声斥责到,汉武帝一看奶奶出来了,而且奶奶是黄老学说的忠实粉丝,这事儿干不成啊!于是暂时搁置了下来,六年之后,窦太后驾鹤西去,没了阻力,汉武帝终于可以放开手废除"诸家"了。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在儒士董仲舒的建议下,罢黜百家博士,独留五经博士。(《汉书》)

诸子百家彻底失去社会地位,儒家一大的局面就此奠定!

三、

秦始皇焚书坑儒被骂,汉武帝罢黜百家被彰功,合不合理?

先不说合不合理,我们再深一步,看下焚书坑儒具体焚的哪些书,坑的哪些儒。

关于焚书,司马迁是这样写的:"

除了《秦记》、医书、农书、占卜之类之外的其他六国史书,民间收藏的《诗》、《书》、诸子等书,限期30天交到官府烧毁,不交的治罪;此后如果有敢谈论《诗》、《书》的就按律处死,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

关于坑儒,司马迁又是这样写的:

秦始皇晚年到处求取长生不老药,有一个侯大仙儿,还有一个卢大仙儿,两人拿了秦皇的银子却不办事,秦皇大怒,下令捉来问罪。抓捕俩大仙儿的时候却意外发现两人正在跟一帮大仙儿白话秦皇这也不好,那也缺德。

秦皇怒上加怒,一道旨意下去,统统捉住,共计460人拉到咸阳城外,刨坑埋了。

四、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罪过显然是被夸大的,其一并没有焚所有的书,而且搜查的也并不严,不然孔府壁中就不会还藏了那么多。其二并没有杀很多真正学问人,这460人中多数是装神弄鬼想要骗些钱财之人。

所以,秦始皇滥杀无辜的罪名难以逃脱,断绝中华文化就似乎有些太大了。

也由于秦始皇的这种"疏漏",所以在汉武帝时代,诸子百家的学说依然保有着勃勃的生机。

但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汉武帝没有激烈的焚书和杀人,却在制度上彻底断绝了儒家之外学说的生路。其他学说没有了晋身之道,于是渐渐式微。

但是儒家也是时灵时不灵,唐朝好一点,宋朝又好了一段时间,到了明清两代,孔子干脆登上了"大成至正文宣王"的宝座,称霸文化界。

五、

彻底断送先秦的百家争鸣的不是秦始皇,而是汉武帝。武帝之后,文化人几乎全是孔夫子的后学,儒家也自然成了"国学",是科举的唯一学问。这也是为什么秦始皇担了千年骂名而汉武帝骂声寥寥的原因之一。

但是儒家一家独霸真的好吗?

答案是否定的,先秦之所以文化灿烂就在于思想的自由碰撞,谁没有被批判过?谁又没有批判过别人?然而就在这种批判与被批判中,思想得以完善,文明得以璀璨。

缺了老庄,中国人生命中少了多少诗意;

缺了商韩,中国人法制只从来唯皇命;

缺了孙墨,中国的科学精神几近消失。

就拿读书求知的孩童来说,我六岁就能背诵十多篇的《论语》,但是到了19岁大学将毕业才有幸阅读《管子》《商君》,这是不公平的,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正在两千多年前汉武帝和董仲舒的那一番谈话里。